孕婦腹瀉時用藥的一些原則

女性在懷孕後身體的健康就顯得尤為重要。 孕期疾病中腹瀉是最容易出現也最常見的一種疾病。 孕婦患腹瀉後, 不僅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 還會影響食欲。 有些孕婦想要止瀉, 就擅自用了一些止瀉藥, 往往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後果。 這裡小編為您總結了一下孕婦用藥的原則, 希望對您能有所幫助。

根據相關專家建議:准媽媽腹瀉後, 要慎用藥物

首先造成腹瀉的原因有很多, 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從腸道感染, 病原菌多是沙門氏菌、痢疾桿菌、病毒或者原蟲等等。 如果是夏天腹瀉, 還應該考慮食物中毒。

Advertisiment
孕婦一旦出現腹瀉的情況, 應該馬上就醫, 由醫生檢查出病因, 再對症治療。

一般來說懷孕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 極少能引起腹瀉, 更不會加重腹瀉。 但是腹瀉對於妊娠來說是非常危險的, 孕婦一旦出現了腹瀉切記不可大意。 如果在妊娠期出現頻繁的、劇烈的腹瀉, 如果不吃藥止瀉的話, 不僅可能會導致宮縮流產或早產, 還會影響身體對營養物質的吸收。

孕婦腹瀉後, 要適當的補充體液, 腹瀉丟失了身體大量的體液, 所以要及時補充電解質, 尤其是鉀離子, 更需要補充因為腹瀉丟失的能量。 同時密切觀察胎兒的情況是否良好, 有沒有流產或者早產的徵兆。 孕婦與正常人不同, 孕婦服用抗生素要格外慎重, 很多常用的抗生素與抗原蟲藥物,

Advertisiment
除了一些不良反應外, 還有很多潛在的對胎兒的致畸可能。

孕婦需要慎用抗生素

我們常見的抗生素和抗原蟲藥物有磺胺類、氨基甙類、喹諾酮類以及四環素、病毒唑、甲硝唑等等, 對於感染性腹瀉都非常有效, 但是這些藥物對胎兒有致畸作用和潛在的危害, 所以不能服用這些藥物。 比如說甲硝唑, 動物實驗中有致畸作用。 在妊娠期, 尤其是懷孕的前三個月是禁用藥。 其他的抗生素, 比如說四環素類、喹諾酮類、磺胺類等不僅對母體, 還對胎兒有不良反應, 都應該禁用。

一些較緩和的止瀉藥, 比如說果膠、高嶺土等可以使用, 這些藥物吸收腸道內的水分, 從而減少腸蠕動。 活性炭片也有此功效。 思密達是一種八面蒙脫石,

Advertisiment
此藥具有較大的吸附面, 人體不能吸收, 除了由以上特效外, 還能吸附一些致病菌, 因此安全有效。

還有一些像紅黴素、氨苄青黴素對母體或者胎兒都是安全的, 可以服用。 切記不可服用鴉☆禁☆片類藥物止瀉, 因為這類藥物可能造成細菌過度生長而造成的重複感染, 使腹瀉加重。

一般來說, 經過上述治療後, 患有腹瀉的孕婦在24-96小時後可恢復正常排便。 如果經過上述治療無效, 必須馬上進行糞便細菌學培養和藥物敏感試驗, 同時還應該檢查腸道原蟲和寄生蟲。 如果有必要, 慎行纖維乙狀結腸鏡檢查, 排除炎症性腸病。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