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孕婦胎教:准媽咪必聽的十首樂曲

音樂有獨特的魅力和明顯促進智力發育的作用, 它對孩子的健康成長也有很大的幫助。

學習音樂, 並不是要孩子成為音樂家, 但是讓孩子學習音樂, 特別是學會欣賞音樂, 可以培養孩子的藝術修養, 豐富和美化孩子的精神生活, 給孩子送去歡樂。

讓孩子通過那美妙的旋律來感受美好的生活, 使孩子全面發展, 成為一個具有高度文化素養的人, 還可以提高孩子的聽覺感受, 促進情感體驗, 陶冶情操, 久而久之, 孩子的言談舉止變得文雅大方, 還可使左右大腦平衡發達, 手指的運動, 也促進腦的發育。

Advertisiment

所以, 學習音樂特別是學樂器的孩子更聰明。 許多學習優秀的孩子都學習過樂器。 當然, 對於3歲前的孩子來說, 學習音樂只是使孩子有一個初步的感性認識, 這就是讓孩子聽音樂, 學唱歌。

音樂的曲調、節奏、旋律、響度不同, 對人體可產生不同程度的情感和生理共鳴, 下面樂曲的大概分組產生作用可供參考:

1、催眠

如二胡曲“二泉映月”, 箏曲“漁舟唱晚”, 德國浪漫派作曲家孟德爾松的“仲夏之夢”等。

這類作品具有輕盈靈巧的旋律, 美妙活潑的情緒, 而又具有安詳柔和的情調。

2、鎮靜

如民族管弦樂曲“春江花月夜”, 琴曲“平沙落雁”等。 這類作品優美細緻, 音樂柔和平緩, 帶有詩情畫意。

3、舒心

如“江南好”、“春風得意”等。

4、解除憂鬱

如“喜洋洋”、“春天來了”,

Advertisiment
奧地利作曲家約翰·施特勞斯的“春之聲圓舞曲”等。

這類作品使人聯想到春天, 仿佛看到春天穿著美麗的衣裳, 同我們歡聚在一起, 曲調優美酣暢, 起伏跳躍, 旋律輕盈優雅。

5、消除疲勞

如“假日的海灘”、“錦上添花”、“矯健的步伐”, 奧地利作曲家海頓的樂曲“水上音樂”等。 這類作品清麗柔美, 抒情明朗。

6、振奮精神

如“娛樂升平”、“步步高”、“狂歡”、“金蛇狂舞”等。 這類作品曲調激昂, 旋律變動較快, 引人向上。

7、促進食欲

如“花好月圓”、“歡樂舞曲”等。

不同的音樂旋律、不同的節奏會帶給胎兒的不一樣的感受和影響。

以下列舉孕媽媽孕期必選的十首樂曲, 孕媽媽們, 快去聽聽吧。

普羅科菲耶夫的《彼得與狼》——做個勇敢的寶寶

·德沃夏克的e小調第九交響曲《自新大陸》第二樂章——撫平焦躁的心情

Advertisiment

·約納森的《杜鵑圓舞曲》——特別適合在早晨睡醒後傾聽

·格裡格的《培爾·金特》組曲中《在山魔王的宮殿裡》——感受力度與節奏

·羅伯特·舒曼的《夢幻曲》——感受清新與自然

·約翰·施特勞斯的《維也納森林的故事》——感受春天早晨的氣息

·貝多芬的F大調第六號交響曲《田園》——在細膩的樂曲中享受寧靜

·老約翰·施特勞斯的《拉德斯基進行曲》——激情澎湃中感受無限活力

·勃拉姆斯的《搖籃曲》——媽媽無盡的愛, 在樂曲聲中與小寶寶說說話

·維瓦爾第的小提琴協奏曲《四季·春》——體驗春季盎然的感受

以上十首樂曲, 每首的風格都是不一樣的。 孕媽媽們在一天當中的每個時刻都可以來聽。 煩躁的時候就聽一聽《自新大陸》;慵懶的時候聽一聽《杜鵑圓舞曲》;悲傷的時候聽一聽《維也納森林的故事》;發脾氣的時候聽一聽《田園》;睡醒的時候聽一聽《維也納森林的故事》;激情澎湃的時候聽一聽《拉德斯基進行曲》;跟小寶寶講話的時候聽一聽《搖籃曲》;運動的時候聽一聽《拉德斯基進行曲》;春天來臨的時候聽一聽《春》。

Advertisiment

讓您的小寶寶接觸多元的藝術, 接觸不同演奏形式, 不同藝術風格的樂曲, 不管是歡快的、悲傷的、沉靜的、夢幻的、激情的、淳樸的, 讓小寶寶在音樂的海洋中汲取營養, 培養小寶寶的藝術潛能。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