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孕婦痔瘡出血怎麼辦?偏方推薦

痔瘡一般都會在孕晚期的時候出現, 這是因為隨著寶寶一天天的長大, 孕媽咪的子宮也隨之膨脹繼而壓迫靜脈導致的。 另外, 由於直腸肛門部位受到子宮壓迫而血行淤滯, 這也會導致痔瘡的發生。

孕婦痔瘡的症狀

1.便秘。 孕婦長痔瘡可導致便秘、便後肛門出血, 但無血便或黑便。

2.疼痛。 痔瘡突出於肛門外, 呈暗紫色長圓形腫塊, 表面皮膚水腫, 四周正常, 質硬, 壓之很痛, 小能活動。 內痔脫出肛門外時, 可見暗紫色痔塊。

3.貧血。 孕婦痔瘡如果長時間得不到改善, 會引起不同程度的貧血。

4.中毒。 痔瘡導致的排便不順暢易使人體垃圾滯留在腸管內,

Advertisiment
時間長了體內代謝物中的水分被蒸發掉, 就更難以排出體外, 同時還會散播出一些毒素, 原本應該排泄的代謝產物又被人體吸收, 導致中毒。

孕婦痔瘡出血怎麼辦

懷孕期間, 由於盆腔靜脈受壓迫, 血液迴圈受到妨礙, 因此孕婦常會發生痔瘡。 患痔瘡後肛門內腫大扭曲的靜脈壁就會變得很薄, 因此排便時極易破裂, 造成出血。

內痔是長在肛門管起始處的痔, 如果膨脹的靜脈位於更下方, 幾乎是在肛管口上, 這種曲張的靜脈就叫外痔。 外痔有時會脫出或突現于肛管口外。 但這種情形只有在排便時才會發生, 排便後它又會縮回原來的位置。 無論內痔還是外痔, 都可能發生血栓。 發生血栓時,

Advertisiment
痔中的血液凝結成塊, 從而引起疼痛。

孕婦痔瘡出血時, 由於用藥有禁忌, 最好通過飲食和護理來緩解症狀。 應多攝取高纖維食物, 避免酒及刺激性食物, 預防便秘, 多吃水果、蔬菜、蜂蜜、牛奶, 養成良好如廁習慣, 必要時吃輕瀉劑, 做到廁時應速戰速決。

此外, 患者還需避免久站、久蹲, 多做肛門收縮及放鬆的運動。 便後避免用力擦拭肛門, 以溫水清洗肛門應多行溫熱水坐浴, 可以促進血行舒暢病灶。

孕婦痔瘡的治療方法

雖然痔瘡可以經手術治療, 但妊娠後期一般不宜手術。 而且, 由於產後腹內壓力降低, 靜脈回流障礙解除, 痔瘡常在3~4個月內可自行變小萎縮, 不再需要手術治療, 孕婦患痔瘡後應主要靠飲食調節和每天熏洗坐浴來治療,

Advertisiment
一般不採用手術。 即使病情非常嚴重, 也要等到產褥期後, 才進行手術治療。

1.停止吃辛辣有刺激的食品, 如酒、辣椒、花椒、胡椒、薑、蔥、蒜等。 少吃不易消化的食物, 以免引起便秘, 加重痔瘡。 多吃含纖維素、有潤暢通便作用的蔬菜和水果, 如菠菜、黃花菜、木耳和蘋果、桃、梨、香蕉、瓜類等。 若有排便困難, 可食用蜂蜜或一些含植物油的食物, 如芝麻、核桃仁等。

2.熏洗坐浴可用大黃、黃柏、黃岑、苦參煎水, 每日便後或早晚兩次, 趁熱先熏後洗患處, 每次15~20分鐘。 還可用艾葉、花椒、槐角或槐花、馬齒莧、無花果、側柏葉等煎湯熏洗坐浴。 或是用棉球或紗布蘸湯敷於患處, 每天2~3次, 每次20分鐘, 即可有效緩解痔瘡。

3.減少長期站立或坐的時間,

Advertisiment
讓血液迴圈更順暢。

4.提肛運動, 併攏大腿, 吸氣時收縮肛門, 呼氣時放鬆肛門。 如此反復, 每日3次, 每次30下, 以增強骨盆底部的肌肉力量, 有利於排便和預防痔瘡發生。

5.按摩療法, 按摩部位有兩處, 即肛門和腹部。 大便後用熱毛巾按壓肛門, 按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各按摩15分鐘, 改善局部血循環;腹部按摩取仰臥位, 雙手在下腹部按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各按摩15次, 每日早晚各進行一次, 有利於排便, 防止便秘, 有利於痔瘡的好轉。 這一療法可以幫助食物通過腸道, 有助於預防便秘出現, 後者在痔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具體做法:平臥, 用手指或手掌對腹部進行長距離水準撫摸, 可重複數次。 從左側開始, 由肋骨向下, 朝腳的方向撫摸。

Advertisiment
然後在胸廊下緣, 從右向左撫摸。 最後, 將指尖指向腳, 在腹右側將手從骨盆方向拉向肋骨。

6.此外, 婦女在妊娠期, 特別是妊娠後期, 還應避免久坐久立, 適當做些戶外活動。 注意肛門衛生, 不要用不乾淨的紙和硬紙擦肛門, 便後用溫水洗肛門, 養成良好的定時排便的習慣, 會使孕婦受益匪淺。

孕婦痔瘡的偏方

痔瘡對患者的生活造成嚴重的困擾, 治療痔瘡除了手術、藥物治療外, 偏方治療也是一種方法。 下面4個偏方, 僅供參考。

1.將無花果葉放入瓷盆中煮20分鐘, 趁熱熏洗患處。 每日3次。 療效:此方對外痔療效特佳。

2.紅糖100克, 金針菜120克。 將金針菜用水2碗煎至1碗, 加入紅糖, 溫服, 每日1次。 本方活血消腫, 適用于初起痔瘡。

3.黑木耳30克。 將木耳摘去汙物, 洗淨,加水少許,文火煮成羹,服食。本方益氣、涼血、止血,適用于內外痔瘡患者。

4.槐花、地榆各10克,仙鶴草、旱蓮草、側柏葉各15克,枳殼10克,黃芩5克,胡麻仁15克,勒萊莧30克。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另外,可用此藥煎液熏洗肛門。本方為黃洪坤方,功能:清腸利濕,止血,適用於痔瘡。

孕婦痔瘡的食療方法

薑汁豬血菠菜

菠菜300克,薑25克,豬血100克,醬油15毫升,香油3毫升,精鹽2克,醋、味精、花椒油各少許。將菠菜帶根洗淨,.切成約5釐米長的段,于滾開水中焯2分鐘後取十,瀝去水分,裝盤抖散。豬血洗淨切片後先人熱油鍋爆炒,熟後取出與菠菜混勻。姜去皮,洗淨後搗爛取汁。待菠菜,豬血涼後加入薑汁和其他調料即可。佐餐食。功效生津補血,降血壓,通腸利便,解酒毒。適用於便秘,痔瘡,高血壓等症。

米醋煮羊血

羊血200克,醋、精鹽各適量。將羊血切小塊,加入醋1碗煮熟,以精鹽調味,食羊血。功效化瘀止血。適用於內痔出血,大便下血等症。

清蒸黃鱔

黃鱔250克,植物油、精鹽各適量。將黃鱔占腸雜洗淨,切段,加植物油、精鹽調味,隔水蒸熟。佐餐頓服。功效補虛損,通血脈,祛風溫。適用於痔瘡及痔瘡出血等症。 ④白糖燉魚肚

色肚25克—52克,白砂糖50克。將魚肚和白砂糖同放沙鍋內,加水適量燉熟。每日服1次,連續服用。功效補腎益精,止血消腫。適用於痔瘡。

木耳柿餅湯

黑木耳6克,柿餅、紅糖各50克。將上3味同置鍋中,加水適量,煮湯。每日服1劑,連服5—6日。功效活血祛瘀。適用于痔瘡,痔核初發,粘膜淤血,肛門瘙癢不適,伴有異物感,或輕微出血,疼痛等症。

綠豆糯米豬腸

綠豆60克,糯米30克,豬大腸300克。先將豬大腸洗淨,綠豆、糯米用水浸泡半小時,然後把綠豆、糯米灌人豬大腸內並加水適量,腸兩端用線紮緊,放砂鍋內加水煮2小時左右即可。隔日1次,連服7~8日為1個療程。功效補中養氣,清熱解毒,通便止痢。適用於濕熱下痢,便血,痔瘡初起,脫肛等症。

黃花萊木耳湯

黃花菜100克,木耳25克,白糖5克。將黃花菜、木耳洗淨,揀去雜質,加水煮1小時,原東加白糖調服。每日1劑。功效清熱,除濕,消腫。適用於濕熱脫肛,大便時肛門痛或便後滴血等症。

洗淨,加水少許,文火煮成羹,服食。本方益氣、涼血、止血,適用于內外痔瘡患者。

4.槐花、地榆各10克,仙鶴草、旱蓮草、側柏葉各15克,枳殼10克,黃芩5克,胡麻仁15克,勒萊莧30克。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另外,可用此藥煎液熏洗肛門。本方為黃洪坤方,功能:清腸利濕,止血,適用於痔瘡。

孕婦痔瘡的食療方法

薑汁豬血菠菜

菠菜300克,薑25克,豬血100克,醬油15毫升,香油3毫升,精鹽2克,醋、味精、花椒油各少許。將菠菜帶根洗淨,.切成約5釐米長的段,于滾開水中焯2分鐘後取十,瀝去水分,裝盤抖散。豬血洗淨切片後先人熱油鍋爆炒,熟後取出與菠菜混勻。姜去皮,洗淨後搗爛取汁。待菠菜,豬血涼後加入薑汁和其他調料即可。佐餐食。功效生津補血,降血壓,通腸利便,解酒毒。適用於便秘,痔瘡,高血壓等症。

米醋煮羊血

羊血200克,醋、精鹽各適量。將羊血切小塊,加入醋1碗煮熟,以精鹽調味,食羊血。功效化瘀止血。適用於內痔出血,大便下血等症。

清蒸黃鱔

黃鱔250克,植物油、精鹽各適量。將黃鱔占腸雜洗淨,切段,加植物油、精鹽調味,隔水蒸熟。佐餐頓服。功效補虛損,通血脈,祛風溫。適用於痔瘡及痔瘡出血等症。 ④白糖燉魚肚

色肚25克—52克,白砂糖50克。將魚肚和白砂糖同放沙鍋內,加水適量燉熟。每日服1次,連續服用。功效補腎益精,止血消腫。適用於痔瘡。

木耳柿餅湯

黑木耳6克,柿餅、紅糖各50克。將上3味同置鍋中,加水適量,煮湯。每日服1劑,連服5—6日。功效活血祛瘀。適用于痔瘡,痔核初發,粘膜淤血,肛門瘙癢不適,伴有異物感,或輕微出血,疼痛等症。

綠豆糯米豬腸

綠豆60克,糯米30克,豬大腸300克。先將豬大腸洗淨,綠豆、糯米用水浸泡半小時,然後把綠豆、糯米灌人豬大腸內並加水適量,腸兩端用線紮緊,放砂鍋內加水煮2小時左右即可。隔日1次,連服7~8日為1個療程。功效補中養氣,清熱解毒,通便止痢。適用於濕熱下痢,便血,痔瘡初起,脫肛等症。

黃花萊木耳湯

黃花菜100克,木耳25克,白糖5克。將黃花菜、木耳洗淨,揀去雜質,加水煮1小時,原東加白糖調服。每日1劑。功效清熱,除濕,消腫。適用於濕熱脫肛,大便時肛門痛或便後滴血等症。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