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孕婦消化道出血有原因

小李婚後不久便懷上了孕, 夫妻倆高興得不得了, 豈料沒多久小李便時不時吐血, 弄得不知如何是好, 最後到醫院檢查診斷為消化道出血。 在醫生的耐心解釋下, 她終於明白了是怎麼回事。

孕婦消化道出血, 臨床表現通常為嘔血、便血, 嚴重者往往造成宮內胎兒缺血、缺氧而導致“胎死腹中”, 甚至危及孕婦生命。

然而婦女懷孕後何以會嘔血、便血呢?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產科主任朱伏凡教授這樣說, 懷孕早期, 人體內分泌功能發生明顯的改變, 血液中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濃度急劇上升, 加上胎盤激素和腎上腺皮質激素的作用,

Advertisiment
使胃粘膜充血、水腫, 這是引起早孕嘔吐的原因, 也是一種正常現象。

懷孕八九個月的時候, 由於胎兒逐漸增大, 胃腸道受到日益增大子宮的推擠, 胃向右上方移動。 這樣, 胃的內容物易返流到食道。 如果孕婦體弱或飲食不周, 就容易患食道炎, 從而進一步加重或導致消化道出血。 另一方面, 懷孕後期, 由於胎盤產生大量的孕激素, 引起全身臟器的肌肉鬆弛, 胃腸道肌肉的張力也明顯下降, 蠕動減少、減弱, 胃排空和腸道輸送食物的時間延長, 尤其是食物在食管裡停留時間長, 刺激粘膜, 容易出血。 一些孕婦感到胃有灼熱或不適, 與上述原因有關。

朱教授提醒, 患有潰瘍病的婦女, 一旦懷孕, 面臨消化道出血的威脅將更為嚴重,

Advertisiment
儘管早孕階段因胃酸分泌減少可能使原有的潰瘍病減緩, 但到了懷孕後期和坐月子時, 隨著胃酸分泌正常, 潰瘍病會加重、惡化, 甚至出現大出血, 又嘔血, 又便血, 病情可急劇變化, 出現極度危險症狀。

還有一種情況, 即患有肝臟或早期肝硬化的婦女, 一旦懷孕, 由於肝臟負擔加重, 加上腹腔靜脈壓力增加, 食道和胃底靜脈常處於曲張狀態, 如果飲食不適或其他原因致使曲張的靜脈破裂, 消化道大出血便會驟然發生, 令人措手不及。

那麼, 預防懷孕後合併消化道出血該從哪方面著手呢?朱教授提出了以下幾點忠告:

1.增強體質, 增加抗病能力。 婦女懷孕前就應當有意識、有計劃地增加營養, 合理運動,

Advertisiment
養心安神, 為懷孕創造良好的條件。

2.原有消化系統疾病的婦女應積極治療, 征得醫生同意再懷孕;不宜懷孕時, 應切實地避孕。

3.懷孕後, 針對自己的情況細心調養, 如進食細軟食物, 懷孕後期少食多餐、細嚼慢嚥。 避免吃堅硬的食物, 對酸、辣調味品也不可過量。 出現腹瀉時應立即就醫, 因為腹瀉常可誘發消化道出血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