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孕婦最擔心哪些胎兒姿勢?

所謂胎位, 一般來說就是胎兒在子宮內的位置, 胎兒出生前在子宮裡的姿勢非常重要, 它關係到孕婦是順產還是難產。

臨床上醫師會用一些術語來描述胎兒在子宮內的位置:軸向(lie)指的是胎兒中軸相對于母親子宮中軸的方向, 有長軸位、橫位、以及斜位。 不過軸位元無法告訴我們胎兒是那個部分先出來, 舉例來說, 長軸位可能胎頭在下面或是在上面(臀位元), 因此還需要用其它術語進一步描述詳細位置。

孕婦最擔心哪些胎兒姿勢(胎位示意圖)?

1.正常胎位--頭位

指的是胎兒身體最靠近子宮頸的部分,

Advertisiment
最先出來的部分, 一般正常生產都是頭先下降出來, 稱之為“頭骨先露”, 或是“頭位”(vertex)。

2.臀位

單臀位

複臀位:(左)全複臀位(右)不全複臀位

如果寶寶屁股在最下面呈坐姿狀, 稱之為“臀位”, 而臀位元還可根據胎兒腳的位置再細分為伸腿臀位(Frank breech)(兩腿向上伸直到頭部)、完全臀位(Complete breech)(盤腿而坐)、足式臀位(Footling breech)(其中一腿或兩腿下伸, 變成腳最低)。

3.膝位

(左)雙膝彎曲稱為全膝位

4.足位

此狀況是最難以經產道分娩的姿勢

5.肩膀位

當寶寶軸位是橫位時, 則其先露部位為肩膀, 稱之為“肩膀位”。

6.顏面位

另外有些寶寶雖然頭在下面, 但是頭卻向後仰伸, 以致於以臉部面對子宮頸口, 先露部位為臉, 稱之為“顏面位”。

胎位不正可能導致哪些風險?

以目前國內剖腹生產技術與醫療照顧水準,

Advertisiment
胎位不正行剖腹產其胎兒的安全度高於陰☆禁☆道生產, 而陰☆禁☆道生產的不確定性因素較多, 難以控制。 目前孕婦生產數少, 為了母親與胎兒安全起見, 對於胎位不正, 多數醫師仍建議以剖腹生產為優先選擇。

自然產風險高

雖然陰☆禁☆道自然生產也是胎位不正的生產方式選項之一, 但並非所有形式的胎位不正均可自然生產, 更重要的是, 自然生產對胎位不正的胎兒而言, 仍然有較高的新生兒圍產期死亡率及罹病率。

併發症高

胎位不正在生產過程中有較高的併發症, 例如破水後, 因為胎位不正胎頭不會卡住子宮頸, 臍帶容易從胎兒與子宮頸之間的縫隙脫垂滑出, 隨著宮縮及胎兒下降, 臍帶將很容易受到胎兒的壓迫,

Advertisiment
導致血液迴圈中斷, 若不緊急處理, 胎兒將因缺氧而有生命危險。

易產程遲滯

因為胎位不正, 胎兒身體各部分並非用最短徑通過產道, 很容易有產程遲滯的現象。 而正常胎頭在下時, 在生產過程中, 胎頭慢慢下降通過產道時會不斷變形, 等胎頭出生後身體自然跟著出來;但反過來, 若臀位陰☆禁☆道自然生產時, 常發生臀部生下來了, 但頭部因為沒有足夠時間變形, 以致於卡在骨盆腔內生不出來, 非常危險, 即使緊急剖腹生產, 也難保胎兒生命安全。

胎位不正仍可選自然產的情況

如果孕婦一定要行陰☆禁☆道生產, 一定要請醫師詳細檢查與評估其成功率, 並且在產程中密切觀察, 而生產的醫院有隨時能進行緊急剖腹生產的設備及醫護人員。

Advertisiment
一般可以考慮自然生的條件包括:

1.胎兒的姿勢屬於伸腿臀位。

2.胎兒不能太大。

3.孕婦骨盆腔不能太小, 產程進展正常。

4.經產婦。

若待產過程中有任何不對勁, 隨時改為緊急剖腹產, 不要太堅持陰☆禁☆道生產, 一切以胎兒的安全為考慮。

7.複合位

最後一種是胎兒的身體有兩個部分同時為先露部位, 例如在胎頭旁邊伸出一隻手, 和頭一起生出來, 稱之為“複合位”。

說明:

正常胎位指的是胎頭向下, 頸部曲屈, 以頭頂為先露部位的“頭位”, 除了頭位外, 其餘都是胎位不正。

胎位不正發生幾率多大?

正常子宮呈梨型, 也就是下面靠子宮頸處較小, 而上面子宮頂空間較大, 所以胎兒足月時自然而然會順著子宮形狀頭朝下,

Advertisiment
臀部與會活動的雙腳則在空間較大的子宮上端, 形成“頭位”。

至於胎位不正會發生, 則必須考慮到子宮形狀、羊水多寡與胎兒大小, 所以胎位不正的發生率, 在不同妊娠周數並不相同。

懷孕6個月胎位隨時在變

一般在6個月前, 胎兒還很小, 羊水相對較多, 子宮空間大, 胎兒可說是在羊水中游泳, 方位隨時在變, 幾乎一半的胎兒是胎位不正的。

懷孕8個月10%機率

隨著妊娠周數的增加, 羊水相對變少, 子宮空間逐漸變小, 胎兒會自動轉成正常的頭下腳上的產位, 胎位不正的比率便隨之減低, 在8個月左右時大約只有10%是胎位不正。

足月大時5%機率

等到足月時大約只剩下5%左右。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