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孕婦不舒服怎麼辦 常見症狀及對策

女性在懷孕期間, 常常會出現一些不舒服的地方, 比如嘔吐、頭暈、水腫等, 給孕媽媽帶來了不少的苦楚。 那麼孕婦不舒服怎麼辦呢?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一些常見的症狀及對策。

孕婦不舒服怎麼辦?症狀一、孕吐

懷孕初期, 為創造利於胚胎順利著床、茁壯的環境, 人類絨毛膜激素的分泌, 正是造成孕吐的主要原因。 孕吐的輕重程度因人而異, 懷孕初期因孕吐造成體重小幅下降也屬正常現象, 醫師表示, 懷孕前三個月內, 胚胎僅有2~3公分, 至多5公分的大小, 並不需從媽咪體內獲得生長所需營養, 所以此階段應該以減緩孕吐所造成的不適為優先,

Advertisiment
而不是擔憂胎兒無法攝取足夠的營養, 強迫自己進食。

對策:

醫師表示, 懷孕前三個月內正是胎兒器官發展的關鍵期, 飲食要吃的精巧而不是一昧多吃, 應注重器官發育的健全, 而不是促使胎兒長大。

以少量多餐為原則, 避免容易誘發噁心感的食物與味道, 烹調方式儘量以清淡、少油、少鹽、少糖為主, 並以天然食物取代加工後的食品, 減少化學添加物的攝取;生薑、氣泡水可舒緩孕吐;如外務較繁忙的孕媽咪, 可善用營養保健食品, 補充營養缺口。

孕婦不舒服怎麼辦?症狀二、暈昡

醫師表示, 懷孕時全身的血液量會增加30%~40%, 相對血液濃度會被稀釋, 或是胎兒生長發育造成鐵質的流失,

Advertisiment
都是導致生理性貧血的原因;當新陳代謝增加、血氧濃度下降或是血流增加, 容易出現頭暈的現象;懷孕初期, 因孕吐影響進食, 無法供應身體代謝所需之能量, 血糖容易偏低, 也會有頭暈的現象。 而貧血與荷爾蒙分泌的影響, 讓孕媽咪很容易有突然頭昏眼花、眼前一片黑的現象發生。

對策:

注意姿勢變換所引起的頭暈現象, 尤其是躺著要坐起來或是坐著要站起來的時候, 一定要放慢速度、循序漸進。 如果突然出現頭暈的不適感, 切記要找到能夠支撐身體重量的扶手、靠背等物品, 並採取蹲姿或是坐姿, 避免因暈昡而引起重心不穩, 增加跌倒的可能性;而避免出入人潮多、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場所, 也可減少出現暈昡的機會。

Advertisiment

孕婦不舒服怎麼辦?症狀三、水腫

孕期因黃體素分泌增加, 也為生產時必定會流失的血液, 體內儲水量會比懷孕前增加45%~50%;醫師表示, 懷孕7個月的孕媽咪, 在臉部和腿部會有明顯水腫現象, 水腫的典型特徵為按壓部位, 明顯下凹, 需過一段時間才會慢慢彈回;長期維持一定的姿勢, 如於辦公室長時間採取坐姿或是像醫生上開刀房、百貨公司銷售人員、教師等需要長時間站立者, 都可能加重水腫的症狀。

對策:

紅豆水可幫助消除水腫, 每天攝取約500c.c.即可, 水分的補充則同樣以體重乘以30倍, 若是在容易流汗的夏天可增加至40倍, 切勿擔心水腫而減少水分的攝取。 減少鹽分攝取可避免加重水腫現象, 減少長時間站立、避免穿高跟鞋,

Advertisiment
睡覺時可將腳墊高於心臟的位置, 可改善迴圈, 而適度運動與按摩, 也可舒緩腿部的不適。

以上就是關於孕婦不舒服怎麼辦的介紹了, 孕期媽媽出現不舒服的現象有很多種, 媽媽要多瞭解這些知識, 以減緩苦楚, 舒服的度過孕期。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