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孕前風險評估2

孕前風險評估內容主要是基於女性自我報告的日常症狀資訊, 通過對日常症狀的中醫辨識, 評估其妊娠風險。 通過本文第二、三部分的研究我們發現, 年齡、文化程度、初潮年齡、生活方式、個人及家族疾病史、既往生育史、孕前不適症狀、辨識證型等均與女性孕前健康狀態及妊娠結局密切相關, 因此在評估過程中, 應同時掌握女性的基本資訊、生活方式、家族史、生育史等多方面資訊,

以豐富評估內容及指導健康干預方案的制定。

④家族史

第二部分研究提示, 家族糖尿病史是發生濕蘊、血疲以及陽虛型的高風險因素。

Advertisiment
文獻也多報導家族糖尿病史是妊娠期感染、妊娠高血壓、酮症酸中毒等妊娠期併發症及新生兒死胎和巨大兒等不良妊娠結局的風險因素。 第三部分研究表明, 家族糖尿病史是發生流產的風險因素。 這一結果與現有文獻報導基本吻合, 家族糖尿病史者更容易發生妊娠期糖尿病而糖尿病孕婦常因體內微血管病變, 造成絨毛幹中胎兒側小動脈阻塞, 使胎兒耗氧量增加, 從而引起胎兒宮內缺血缺氧, 而引發死胎、流產、畸形、足月嬰兒呼吸窘迫綜合征、

新生兒死亡或腦損傷等不良妊娠結局。 此外, 有研究報導有家族糖尿病史者更易發生血疲證, 此證型女性發生自然流產的風險是陰陽平和型者的8. 40倍。

Advertisiment
本文第一部分研究的資料在支援家族糖尿病史與血癖證的相關性外, 還提示該家族史和濕蘊、陽虛型的關係。

⑤生育史

自然流產、人工流產等不良生育史對女性自身及再次妊娠均可成危害。 自然流產屬中醫“滑胎”範疇, 醫家常認為素體不足、先天腎虛乃發病的基礎, 常表現為脾腎虛弱、氣血俱虛、肝鬱氣滯、陰虛腎虛血瘀、肝鬱脾虛等證型。 該病有反復發作傾向, 連續自然流產1、2、3次以後, 再次妊娠流產的發生率分別為13%、37%和84%。 本研究提示, 有自然流產史者更容易發生氣滯、血疲或陰虛型狀態, 及出現心慌氣短、尿頻、情緒低落、月經瘀塊等不適症狀, 因此再次妊娠前宜對有自然流產史者通過補腎健脾、益氣養血、調理沖任等方法進行孕前調理,

Advertisiment
以促孕保胎。

較之自然流產史的危害, 人工流產對母體的損傷更大。 人工流產是用負壓吸引的方法, 將胚胎組織吸除, 被認為是一種安全、操作簡便、時間短、出血少的方法。 中醫則認為, 人流屬於金疫之術, 易引起胞宮傷損, 瘀血內阻。 子宮記憶體癖血, 則新血不能下注胞宮, 胎元失養, 可導致反復墮胎, 屢孕屢墮, 耗傷血, 病久入絡更為癖阻。 此外, 人工流產史亦是女性生殖道感染的高危因素本研究結果也提示, 人工流產史者易發生氣血偏虛、濕蘊、血瘀或陰虛之證, 常出現疲乏困倦、心慌氣短、經前乳☆禁☆房脹痛、胸腹脹悶或面色晦暗、經帶異常等多種不適症狀。

在本文中尚未發現藥流對引起女性健康陰陽失衡的危害,

Advertisiment
但有藥流史者更易出現心慌氣短、易感冒、自汗、經前乳☆禁☆房脹痛及白帶異常的症狀。 已有研究表明, 包括人流、藥流在內的非意願妊娠後流產, 均會不同程度地對婦女的身體健康造成一定的影響, 如引起月經不調、卵巢低反應、繼發不孕、不育等

⑥日常不適症狀

自汗:本研究中發現, “自汗”是流產的孕前風險症狀。 《素問陰陽別論》說:“陽加于陰謂之汗”。 汗是由陽氣蒸化津液從玄府達于體表而成, 由津液所畫。 正常汗出有調和營衛, 滋潤皮膚等作用。 正常人在體力活動、進食辛辣、氣候炎熱、情緒激動等情況下可見汗出屬生理現象。 但是, “稍一活動就出虛汗”的現 象則為病理現象, 中醫學謂“自汗”。 該症狀常由於陽氣虧虛, 不能固護肌表,

Advertisiment
玄府不密, 津液外泄而致。 每當活動則更加耗傷陽氣。 “自汗”者常屬陰陽偏頗之氣虛或陽虛型, 據文獻報導與此二型相關的脾腎虛型發生自然流產的風險是陰陽平和型的三倍。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