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孕前口腔檢查及保健

處在現代社會, 不少年輕夫婦在計畫懷孕時, 會考慮先進行一次健康檢查, 以確定雙方的身體狀況是否適合生育。 女性朋友都會有意識地到醫院做內科、婦科的相關身體檢查及化驗。 不過, 你們有沒有想過去拜訪一下口腔科醫生, 做一次口腔檢查?也許你們會問:有這個必要嗎?回答是肯定的。 懷孕會引起許多生理變化, 使孕媽咪的口腔疾患增多。 孕前未加控制的口腔疾病, 可能會給你的妊娠帶來不少隱患。 如果孕期牙齒痛起來, 孕媽咪情緒焦慮, 又擔心用藥對胎兒有影響, 治療很棘手。 那時, 可真苦不堪言了!那麼,

Advertisiment
接下來就聽聽口腔科專家為你們提供的口腔護理常識和建議吧!

懷孕會使口腔疾病增多

將口腔疾病在懷孕之前治癒, 不僅能避免孕期不必要的麻煩, 而且對寶寶和准媽媽的健康也是有好處的。 一般來說, 全面的口腔檢查可以在孕前6個月進行。 那麼, 口腔隱患有哪些呢?

1、牙周病

懷孕後, 孕婦體內雌激素水準升高, 免疫功能較差, 牙菌斑微生物群生態改變, 這些變化會使孕婦牙齦血管增生, 牙周組織對牙菌斑產生的局部刺激反應增強, 原有的牙齦炎就會加重。 醫學上稱之為妊娠期牙齦炎。

其他牙周問題, 如牙周炎、牙齒鬆動、牙周膿腫等也比非孕期容易發生。

研究發現, 孕婦牙周疾病越重, 發生早產和新生兒低體重的幾率越大。

Advertisiment

建議:婦女在懷孕前應進行口腔檢查以及系統性治療, 去除牙菌斑、牙結石等局部刺激因素, 消除牙齦炎症。

2、齲齒

齲齒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蛀牙”, 不少孕婦由於口味改變而喜歡吃帶酸味兒的零食以及身體狀況的改變, 孕媽咪容易忽略口腔衛生, 由於食物殘渣附著在牙面上, 使口腔內細菌增多, 而且食物殘渣中的碳水化合物發酵產酸, 會導致牙齒脫鈣, 形成齲齒。

孕前若有齲齒, 常常因為懷孕而加重蛀牙的發展。 如果孕前未填充齲洞而發展至深齲或急性牙髓炎, 劇痛會令人輾轉反側, 夜不能眠。 並且有調查顯示, 母親有蛀牙, 下一代患蛀牙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

很多地方有母親嚼食後口對口喂嬰兒的陋習。

Advertisiment
研究表明, 寶寶口腔中的致齲菌, 通常是由媽媽口對口餵食並與嬰兒不分餐傳播的。 所以, 孕前治癒蛀牙, 對自己和小寶寶的健康都是負責任的。

建議:孕前徹底治療齲齒。 如果未治療齲齒, 請母親不要口對口喂嬰兒或與嬰兒分餐。

3、阻生智齒

阻生智齒是指口腔中最後一隻磨牙(俗稱“後槽牙”), 如果這顆牙齒不能完全萌出, 部分牙體被牙齦所覆蓋, 即稱為智齒阻生。

若懷孕前有阻生牙未拔除, 再加上牙菌斑堆積, 阻生牙四周的牙齦就會發炎腫脹, 隨時會導致冠周炎發作, 伴隨的組織間隙感染, 令你的腮部腫脹, 張口困難, 無法進食。 假如炎症控制不及時, 還會出現海綿竇靜脈炎, 嚴重時會威脅孕媽咪的生命。

Advertisiment

建議:如果在孕前口腔檢查時, 如發現有阻生的智齒應儘早拔除, 以免後患。

4、殘根、殘冠

如果懷孕前有殘根、殘冠而未及時處理, 孕媽咪容易因其周圍的炎症而出現牙齦腫痛。

建議:殘冠、殘根或以前已做根管治療而明顯地有根尖病灶的牙齒, 都應該及早治療, 或拔牙、或補綴, 以避免懷孕期間疼痛。

5、修復缺失牙

修復缺失牙俗稱鑲牙

建議:如果有缺失牙, 應在孕前及時修復, 以恢復咀嚼功能, 利於孕媽咪及寶寶的健康如果有假牙, 應請口腔科醫生進行檢查, 以確定是否需要拆除或重新進行修復。

健齒小要點

● 每日早、晚刷牙。 掌握正確刷牙方法, 應分上、下、左、右區進行刷牙。 上牙從上向下刷, 下牙從下向上刷, 牙齒內外都要刷到,

Advertisiment
各區牙齒應反復刷洗10--20次。

● 養成餐後清水漱口的良好習慣, 可去除牙齒上的菌斑和軟垢, 並對牙周組織(主要是牙齦)起到一定的按摩作用, 以增強牙齒的抗病能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