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媽媽健康>孕婦健康常識>正文

子宮肌瘤

【臨床表現】 子宮肌瘤的臨床表現常與肌瘤的生長部位、大小、生長速度等有關。
1.癥狀
(1)月經改變是最常見癥狀為月經過多, 經期延長或不規則、陰☆禁☆道流血等。
(2)腹部腫塊常于清晨空腹膀胱充盈時下腹部恥骨上觸及包塊。
(3)白帶常增多。
(4)壓迫癥狀壓迫膀胱、直腸、輸尿管與髂內外靜脈和神經而引起相應癥狀。
(5)疼痛肌瘤本身不引起疼痛, 一般最常見的癥狀是下腹墜脹、腰背酸痛等。
(6)不孕有時肌瘤壓迫輸卵管而引起不孕。
【輔助檢查】+超聲檢查 目前國內超聲(B超、c超、彩超)檢查較為普遍, 無痛苦且可反復檢查, 對于鑒別子宮肌瘤的準確率可達93. 1%t它可顯示子宮大小、形態、肌核的部位、大小、數目及是否變性。
Advertisiment
同時可探測與周圍臟器的關系, 有助于卵巢瘤和其他盆腔包塊的鑒別。
2探測官腔 子宮肌壁間肌瘤或黏膜下肌瘤常使宮腔增大、變形、可用子宮探針探測官腔的大小及方向, 或者體會肌瘤的所在部位。 但須注意肌瘤較多或較大時宮腔迂回彎曲一探針不熊完全探入, 操作不當易造成子宮穿孔。 另外子宮漿膜下肌瘤官腔不增大。 3-診斷性刮宮如黏膜下肌瘤, 刮匙在官腔內可有凸, 或感到宮腔內有物體在滑動。 刮宮可刮破肌瘤面引起、感染、壞死, 甚至敗血癥, 應嚴格無菌操作, 動作輕柔。 物送病理檢查。
診斷
根據病史、癥狀和體征, 結合雙合診檢查,
Advertisiment
典的子宮肌瘤診斷多無困難。 對于較小的子宮肌瘤, 癥狀不顯或囊性變及惡性變的肌瘤, 有時診斷較困難, 可借助輔檢查, 尤其是超聲檢查, 多能確定診斷
【治療】
根據患者的年齡、生育要求、結合肌瘤的大小、部位及癥狀等情況全面考慮。 治療方法分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
1.保守治療子宮肌瘤較小, 又無癥狀, 無需治療, 可隨訪觀察, 尤其是近絕經期的患者, 因為絕經后, 雌激素水平降低, 肌核可自然萎縮或消失。 每36月隨訪1次, 如發現肌瘤增大或癥狀明顯時, 可考慮進一步治療。 藥物治療子宮肌瘤, 適合于腫瘤在2個月妊娠子宮大小以內, 癥狀輕, 近絕經年齡及全身情況不能耐受手術者, 需內膜檢查除外惡性變。 常用甲基睪丸素口服,
Advertisiment
每日1~2次;或丙酸睪丸酮25mg, 肌肉注射, 每天1次。 上述藥物每月總量不宜超過300mg, 以免引起男性化。 或者月經來潮時, 丙酸睪丸酮25mg, 肌肉注射, 每日1次, 共3次。 丹那唑200mg, 1日3次口服, 從月經第二天開始連續服6個月。 副反應為潮熱、出汗、體重增加、痤瘡、谷丙轉氨酶升高, 用藥期間應檢查肝功能。 三苯氧胺lOmg, 1日3次口服, 連服3個月為一療程。 副反應為輕度潮熱、惡心、出汗、月經延遲等。
2.手術治療適合于子宮肌瘤大于2個月妊娠子宮大小或臨床癥狀明顯, 導致繼發性貧血, 經藥物治療無效以及黏膜下肌瘤的患者。 手術方式有:
(1)予宮肌瘤摘除術適合于40歲以下, 已有子女, 亦應采取肌瘤摘除術。 黏膜下肌瘤已脫出陰☆禁☆道內可行陰☆禁☆道內肌瘤摘除術,
Advertisiment
未脫出者, 可經腹子宮切開行肌瘤摘除術, 術后應避孕l~2年。
(2)子宮切除術在保守療法、藥物療法尚不能改善病人癥狀, 年齡較大, 宜行子宮切除術, 50歲以下卵巢外觀正常者可保留卵巢。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