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嬰幼兒運動和精細動作的發育特點

寶寶運動和精細動作發育有什麼特點, 我們來看看嬰幼兒在各個年齡段大運動和精細動作發育發展的過程吧。
0~1個月
頭豎立3~5秒鐘:給予孩子感官(視覺、聽覺、觸覺等)的刺激, 新生兒撫觸刺激(被動運動)。
2~3個月
俯臥、舉頭、頭豎立、抬頭、有翻身的意識、可以進行觸摸或抓握訓練;嬰兒操, 幫助翻身, 刺激夠物行為發生以刺激嬰兒主動和被動運動。
4~6個月
俯臥:抬頭90º, 經過訓練可以一手支撐自己自由擺動頭部, 伸一隻手拿東西。
翻身:開始家長幫助以後自己翻身, 可以逗小兒連續翻身。
坐:6個月把手坐起, 靠坐(注意時間不能過長,
Advertisiment
防止脊柱彎曲)。
脊柱、頸椎靈活性, 孩子豎抱時, 另一個人可以在孩子背後逗孩子, 引起孩子轉身;精細動作, 訓練準確抓握, 手眼動作協調, 可以開始訓練拇指與他指對捏, 繼續訓練夠物行為。
7~9個月
獨坐, 7個月獨坐片刻, 9個月穩定獨坐和動作協調, 坐著吃, 轉身爬, 由原地打轉或向後退→腹部不離主要床面→匍匐爬。 扶站:拉著床欄杆和他人的手從仰面坐起並站立或雙手放在腋下站立, 但是時間不能過長;直立跳躍 告訴孩子“跳跳”, 隨著孩子跳動的節奏給予不同的支撐力度, 掌握跳動技巧和鍛煉下肢跳躍的力量。
語言和動作關係, 通過語言告訴孩子打打球, 踢踢球。
精細動作, 捏取, 從拇指與它指→拇指與食指準確捏取,
Advertisiment
雙手玩玩具或傳遞物品或對擊玩具。
10~12個月
獨站片刻:可先扶站以後獨站, 扶欄杆行走, 從站立到坐下。
精細動作:投入、扔、訓練手的控制能力將手中的物品投入到容器或小孔裡;模仿大人用手能力, 如:攪動杯中物、開蓋關蓋、扔物品。
1~1歲半
獨立行走, 獨立活動, 訓練孩子身體靈活:側著和倒退走;動手做遊;搭積木:筆插各種筆帽;訓練手的靈活性;塗畫, 教孩子學會亂塗畫;學會翻書找自己喜歡看的東西, 撕紙
1歲半~2歲
扶欄上下樓;跑步:給孩子創造跑的機會, 使小兒較好地控制平衡;動手更複雜, 訓練手的靈活性, 搭積木, 拉力, 折紙, 穿珠子畫畫, 訓練肌肉協調能力, 模仿大人畫出準確一筆——橫線或分隔號。
2~2歲半
獨立上下樓:獨腳站立, 訓練身體的穩定性及下肢支援能力;雙腳跳,
Advertisiment
訓練身體動作靈活性和協調性;踢皮球:精細動作, 折紙, 畫畫, 積木訓練自如, 控制雙手模仿協調準確動作。
2歲半~3歲
跳高、跳遠、更穩的獨腳跳, 雙腳交替跳和上下樓, 騎小三輪車訓練動作協調力量均衡。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