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嬰幼兒的親子遊戲有哪些

0~2個月

手足蹬物

玩法

1、爸爸媽媽將軟球或柔軟的玩具放在寶寶小床的一側, 大人把柔軟玩具推到寶寶手邊, 寶寶便會用手推開柔軟玩具;

2、大人再將玩具推到寶寶的小腳附近, 寶寶會用小腳去蹬玩具。

目的

訓練寶寶的手、腳的靈活能力。

小貼士:寶寶的小手小腳都不能被衣物、睡袋、襪子等妨礙住, 否則寶寶感覺不到玩具, 就不能引起活動了。
2~4個月

全身活動打響球

玩法

1、將一個大的響球掛在寶寶能看到的地方, 用一根繩子連載一個鬆緊帶的環上, 再講鬆緊帶環套在寶寶的右手腕上;

2、大人拿著寶寶的右腕搖動,

Advertisiment
打響響球, 然後放手;這時, 寶寶會靠全身活動來自己打響響球;

3、經過幾次活動後, 寶寶會覺察到只動右腕就可以打響響球了, 可讓寶寶熟練地玩一會兒;

4、過一段時間, 大人再將鬆緊帶環移到寶寶的左腕上, 同寶寶玩一會兒, 然後讓寶寶自己玩;

5、寶寶會先用右腕, 當發現不能打響響球後, 又會活動全身來使響球發出聲音, 經過幾次練習, 便會察覺只動左腕就能打響了;

6、用同樣的方法, 大人再將鬆緊帶換移到寶寶的左踝上和右踝上, 寶寶同樣會找出打響響球的方法。

目的

這是一個全身的動作配合, 同時還能促進腦神經纖維的連接, 促進寶寶大腦的發育。 小貼士:這個遊戲說明80~90天的寶寶就能從活動中總結經驗了,

Advertisiment
在遊戲時, 大人要認真監督。 若要離開, 記得除去鬆緊帶環, 以防寶寶自己把肢體纏住, 阻礙血液迴圈。
6~8個月

爬大山

玩法

1、爸爸躺在地上, 讓寶寶從右邊爬過爸爸的身體到左邊, 再從左邊爬回右邊;

2、待寶寶爬到爸爸身體上時, 爸爸把身體抬高, 然後慢慢下降, 使寶寶感到真的爬高了。

目的

練習寶寶的爬行能力。

小貼士:爸爸同寶寶做爬行遊戲, 可以增加寶寶學爬的積極性。

鑽山洞

玩法

1、爸爸四肢著地成山洞狀, 讓寶寶從爸爸的腹部鑽過去;

2、寶寶最喜歡鑽山洞了, 最好爸爸每天回家都和寶寶玩。

目的

練習寶寶的爬行能力。

小貼士:爸爸經常同寶寶做遊戲, 還可以增進父子感情。

追球爬行

玩法

1、在花球上穿一條繩子, 把花球放在寶寶的前面,

Advertisiment
讓寶寶爬過去拿;

2、待寶寶快爬到花球前面時, 爸爸拉繩子, 花球便往前跑;

3、寶寶會追著花球再往前爬, 讓寶寶爬行的距離逐漸增加;

4、待寶寶爬得熟練一些後, 寶寶在前面, 讓寶寶追著寶寶爬行。

目的

訓練寶寶的爬行能力。

小貼士:不要在寶寶剛吃完奶後進行此遊戲。

穿衣伸袖

玩法

1、父母拿起衣服, 告訴寶寶把手放進袖子裡, 並幫助寶寶把手伸進袖子裡;

2、下次只要提起衣服, 寶寶就會主動地把第一隻手和第二隻手從後面伸進袖子裡。

目的

訓練寶寶的自理能力。

小貼士:媽媽對於寶寶的進步要及時稱讚, 多說“寶寶乖”、“寶寶能幹”等, 使寶寶樂於配合穿衣服。

8~10個月

爬上斜坡

玩法

1、將被子疊成一個方塊, 把寶寶放到四周方有障礙物的床上;

Advertisiment

2、寶寶會克服自己身體的重量往被子上爬。

目的

使寶寶鍛煉下肢的負重能力, 為站立行走做準備。

小貼士:大人平時應多為寶寶創造爬上斜坡的機會, 如半米寬的光滑木板、支靠在椅子或箱子上, 或利用小寶寶們玩的三級滑梯的斜面等。

翻開盒子找物

玩法

1、爸爸同寶寶玩兩個有蓋的大小盒子, 把盒蓋拿掉, 來回擺弄;

2、突然爸爸把大盒子扣過來蓋住小盒子, 問:“小盒子呢?”

3、寶寶到處看, 到處摸, 最後翻開大盒子找到小盒子;

4、這時, 爸爸告訴寶寶小的在大的裡面, 再把大盒子扣到小盒子上, 讓寶寶自己練習翻開;

5、爸爸再那一塊積木, 也用盒子扣住, 讓寶寶自己找積木;

6、以後寶寶就知道可以用盒子扣住小的玩具來做“尋找”的遊戲了

Advertisiment

目的

訓練寶寶學會同別人玩遊戲, 與人相處的能力。

小貼士:當寶寶找到東西時, 大人要表揚寶寶“真棒”, 讓他有成就感。 同時這個遊戲也可以讓寶寶同爺爺、奶奶一起玩, 要教寶寶學會尊重老人。

玩轉大籠球

玩法

1、媽媽扶著寶寶的腰和臀部, 讓他在大籠球上轉;

2、待寶寶習慣後, 在大籠球前方放個玩具, 媽媽拉著他的腳踝, 讓他伸手到地上撿玩具;

3、大籠球是球體, 寶寶趴在上面轉動時, 身體會跟著球旋轉, 體位元變動需要自己不斷保持平衡;

目的:

給寶寶的前庭和小腦一定的刺激和鍛煉, 鍛煉全身動作的協調能力。

小貼士:如果沒有大籠球, 讓寶寶坐在秋千上晃動, 也有相似的效果。

10~12個月

指圖作答

玩法

1、媽媽給寶寶講小貓釣魚的故事,媽媽問“今天講誰的故事啊”,寶寶會指著封面圖中的貓;

2、媽媽可再問“貓去幹什麼呢”,寶寶又會指著魚,表示貓去釣魚。

目的

讓寶寶學會使用身體語言。

小貼士:大人每天給寶寶講故事時,一定要他回答問題,寶寶雖然不會講話,但會用手指指圖作答。另外,當寶寶指圖作答時,大人把寶寶指出的事物清楚地說一遍,為以後寶寶用聲音回答問題做準備。

聽兒歌做動作

玩法

1、大人念兒歌:“找啊,找啊,找朋友,你是我的好朋友,敬個禮,握個手,你是我的好朋友。”

2、大人一面唱,一面同寶寶做動作,寶寶很快就能學會兒歌;

3、當大人唱“找啊,找啊”時招手,唱“找朋友”時同對方擁抱;

4、唱“你是我的”時先指你,後指我自己;

5、唱“好朋友”時伸手擁抱寶寶,唱“敬個禮”時用右手敬禮;

6、唱“握個手”時與寶寶握手,唱“你是我的好朋友”時先指你後指我,然後擁抱;

目的

使寶寶的身體語言更加豐富。

小貼士:寶寶學會做動作後,以後每次大人唱歌時他都會用動作來應和。

聽兒歌做動作

玩法

1、大人念兒歌:“找啊,找啊,找朋友,你是我的好朋友,敬個禮,握個手,你是我的好朋友。”

2、大人一面唱,一面同寶寶做動作,寶寶很快就能學會兒歌;

3、當大人唱“找啊,找啊”時招手,唱“找朋友”時同對方擁抱;

4、唱“你是我的”時先指你,後指我自己;

5、唱“好朋友”時伸手擁抱寶寶,唱“敬個禮”時用右手敬禮;

6、唱“握個手”時與寶寶握手,唱“你是我的好朋友”時先指你後指我,然後擁抱;

目的

使寶寶的身體語言更加豐富。

小貼士:寶寶學會做動作後,以後每次大人唱歌時他都會用動作來應和。

上臺階

玩法

1、寶寶剛會走就要上臺階,讓寶寶一手扶攔,另一隻手由大人牽著;

2、寶寶站在下面先邁一條腿跨上一級臺階,然後另一條腿也邁上這級臺階;

3、待身體完全站穩後,再伸腿邁上另一級臺階,又再兩腿站穩;

4、上臺階是高空平衡的練習,每登上一級臺階,都要重新使用。

目的

練習寶寶獨立行走的能力。

小貼士:最好在一些矮的樓梯上練習,寶寶可以雙手扶攔自己上樓梯,漸漸試著在居住的樓梯上練習,每次只練習從下面上到一段平臺,再由大人抱著下來再練習,不要讓寶寶一次上的太高。

1、媽媽給寶寶講小貓釣魚的故事,媽媽問“今天講誰的故事啊”,寶寶會指著封面圖中的貓;

2、媽媽可再問“貓去幹什麼呢”,寶寶又會指著魚,表示貓去釣魚。

目的

讓寶寶學會使用身體語言。

小貼士:大人每天給寶寶講故事時,一定要他回答問題,寶寶雖然不會講話,但會用手指指圖作答。另外,當寶寶指圖作答時,大人把寶寶指出的事物清楚地說一遍,為以後寶寶用聲音回答問題做準備。

聽兒歌做動作

玩法

1、大人念兒歌:“找啊,找啊,找朋友,你是我的好朋友,敬個禮,握個手,你是我的好朋友。”

2、大人一面唱,一面同寶寶做動作,寶寶很快就能學會兒歌;

3、當大人唱“找啊,找啊”時招手,唱“找朋友”時同對方擁抱;

4、唱“你是我的”時先指你,後指我自己;

5、唱“好朋友”時伸手擁抱寶寶,唱“敬個禮”時用右手敬禮;

6、唱“握個手”時與寶寶握手,唱“你是我的好朋友”時先指你後指我,然後擁抱;

目的

使寶寶的身體語言更加豐富。

小貼士:寶寶學會做動作後,以後每次大人唱歌時他都會用動作來應和。

聽兒歌做動作

玩法

1、大人念兒歌:“找啊,找啊,找朋友,你是我的好朋友,敬個禮,握個手,你是我的好朋友。”

2、大人一面唱,一面同寶寶做動作,寶寶很快就能學會兒歌;

3、當大人唱“找啊,找啊”時招手,唱“找朋友”時同對方擁抱;

4、唱“你是我的”時先指你,後指我自己;

5、唱“好朋友”時伸手擁抱寶寶,唱“敬個禮”時用右手敬禮;

6、唱“握個手”時與寶寶握手,唱“你是我的好朋友”時先指你後指我,然後擁抱;

目的

使寶寶的身體語言更加豐富。

小貼士:寶寶學會做動作後,以後每次大人唱歌時他都會用動作來應和。

上臺階

玩法

1、寶寶剛會走就要上臺階,讓寶寶一手扶攔,另一隻手由大人牽著;

2、寶寶站在下面先邁一條腿跨上一級臺階,然後另一條腿也邁上這級臺階;

3、待身體完全站穩後,再伸腿邁上另一級臺階,又再兩腿站穩;

4、上臺階是高空平衡的練習,每登上一級臺階,都要重新使用。

目的

練習寶寶獨立行走的能力。

小貼士:最好在一些矮的樓梯上練習,寶寶可以雙手扶攔自己上樓梯,漸漸試著在居住的樓梯上練習,每次只練習從下面上到一段平臺,再由大人抱著下來再練習,不要讓寶寶一次上的太高。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