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嬰幼兒的成長離不開撫觸刺激

兒童保健專家認為, 嬰幼兒的生長發育的確離不開父母的親密撫摸, 適當採取撫觸刺激既能滿足嬰兒心理需要, 同是也可以促進嬰兒被動運動, 這對嬰兒新陳代謝及大腦發育都有益處。 具體可採用“抱、按、捏”等方式。

抱:是母子感情資訊的傳遞, 是嬰兒最輕微得體的活動, 有的父母怕“慣壞了孩子”而不願意抱, 其實這是不對的。 當嬰兒在哭鬧不止的時候, 恰恰是最需要抱從而得到精神安慰的時候。 因為每當頭與頭。 胸與胸的全身性接觸, 伴隨著父母充滿愛意的表情, 嬰幼兒是可以感覺和領會到的,

Advertisiment
由於能起到放鬆身體的效果。 所以, 在孩子那種哭鬧的“特殊語言”的要求下, 大人不要挫傷幼兒心靈的積極性, 要多抱一抱你的小寶寶, 這也有助於培養嬰兒的感情思維。

按:是家長用手掌對嬰兒做輕微的按摩。 可先取俯臥位, 按摩從背部至臀部下肢;再取仰臥位, 從胸至腹部下肢, 每行10-20次。 按摩不僅能增加胸背腹肌的鍛煉, 減少脂肪細胞的沉積, 促進全身血液迴圈, 還可以增強心肺活動量和腸胃的消化功能。 抱在懷中時也可做局部按摩, 比如:用手摩擦嬰兒手臂、手指, 或用臉或手輕輕撫摸小兒的前額和臉頰等。

捏:是家長用手指對嬰兒進行捏揉, 捏比按稍用力, 捏揉的作用是可以便全身和四肢肌肉更加堅實。 一般先從兩上肢至兩下肢,

Advertisiment
再從兩肩至胸腹, 每次行10-20次。 經有關醫學研究, 在捏揉過程中, 小兒胃泌素的分泌和小腸的吸收功能均有改變, 捏揉對脾胃功能虛弱, 消化不良的嬰兒效果非常顯著。

除了抱外, 按摩、捏揉不宜在進食當中或食後不久進行, 否則易致吐出或食物嗆人氣管。 上述方法最好選擇食後2小時進行。 操作手法要輕柔, 稍用力時也要以嬰兒感到舒適為度, 注意不要讓其受涼, 以防感冒。 父母在撫觸孩子時, 笑態表情要自然大方, 別過多做擠眉、歪嘴等怪誕動作, 以避免嬰兒模仿形成不良習慣, 將來不好糾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