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嬰幼兒生長發育的里程碑

因為有個別的差異性, 所以需要搜集完整的懷孕、出生、疾病史與完整之家庭評估, 才能開始評估小孩的發展, 也設定了些發展里程碑。 發展里程碑代表的是某個動作在這個年紀已有75%左右的小孩會出現。 但單一動作沒達到不代表有問題, 若整體動作都慢就得就醫;另外也需注意的是發展是否停滯或退化, 而不只是慢!

如果經過協助, 孩子按他自己的步調在進步, 那也可以放心一些。 嬰幼兒在就醫的同時最好要做發展評估。 雖然絕大部分的小朋友會自己發展, 但給他支持及訓練會發展得更好!

Advertisiment

周弘傑醫師將生長與發育區分為身體成長、睡眠、大動作、精細動作、語言、認知社會性等各方面來做介紹。

◎身體成長

1.體重:

有幾個時期的資料可以參考。 足月兒出生時約3-3.5公斤, 經過3-5天的生理性體重減輕後, 每天約有30-50公克的成長速度。 因此一個月大的小嬰兒比起出生體重約多1-1.5公斤。 3-4個月大時, 體重約為出生體重的2倍。 之後成長速度便逐漸減緩, 一歲時體重約為出生體重的3倍(9到10公斤)。 1-2歲間, 因自主性增強, 胃口明顯下降, 加上活動力非常好, 增加不了多少體重, 因此2歲時體重大約在12-13公斤左右。

2.身高:

出生時身高約在48〜-52公分之間, 到1歲時約為73-79公分、到2歲時約為82-92公分。 2歲之後身高會接近父母親的綜合。

3.頭圍:

頭圍的成長很重要, 太快與太慢都是警訊。

Advertisiment
出生的頭圍在35公分左右, 前3個月一個月長2公分(3個月時約41公分);3-6個月一個月長1公分(6個月時約44公分);6-12個月一個月長0.5公分(1歲時約47公分);2歲時頭圍約49公分。

4.牙齒:

牙齒的出現雖有大致上的時間與順序, 但它們是最不按牌理出牌的。 一般是3、4個月時開始流口水(牙床癢), 5-7個月時冒出門牙(先下後上)。 大致上的順序是門牙、側門牙、前臼齒、虎牙與後臼齒。 前臼齒在虎牙之前, 所以曾發生過有媽咪很緊張地抱來問醫生怎麼牙齒會缺一顆?要注意的是, 即使是牙齒已經長完, 也還不是用他們的牙齒來磨碎食物, 給小嬰幼兒的食物還是以軟質食物為主。

◎睡眠時間

每個人的睡眠時間需求不同。 一般嬰幼兒的睡眠包含了一兩個長段的睡眠與多段的短睡眠,

Advertisiment
將睡眠時間加總起來, 一個月大之前約為16-20小時(此時期不是吃就是睡), 接下來逐漸縮短並逐漸往夜間集中。 剛開始時多呈現日夜顛倒情形, 快則2個月、慢則4個月在夜間啼哭的情況會改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