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嬰兒鵝口瘡治療的偏方

鵝口瘡是一種口腔疾病。 其實這種病真正可怕的是經常發生在一些剛出生的新生兒身上。 鵝口瘡最大的表現就是口腔中長滿白斑和一些白花花的像是死皮一樣的東西, 有時候很容易和奶漬搞混。 如果胎兒莫名其妙開始不願意喝奶, 嘴裡又滿是這樣的東西, 很可能就是得了鵝口瘡。 那麼鵝口瘡除了藥物治療外還有什麼偏方嗎? 

1.紅糖末

紅糖研末30克, 取適量塗於患處, 一天4~6次。 治療鵝口瘡。

星級:★★

整體評價:可試用。

溫馨提示:鵝口瘡主要病因為口腔菌群失調。 此法是否可恢復口腔正常菌群, 作用存疑,

Advertisiment
但尚安全, 可試用。

2.黃連末

取適量黃連末填在肚臍中, 每日換1次。

星級:★★

整體評價:可試用。

溫馨提示:黃連清中焦熱, 敷臍法對嬰兒影響較小, 可嘗試。 但需注意敷貼時間不宜過長, 避免皮膚損傷。

3.蜂蜜生薑汁

取蜂蜜30ml、生薑汁10ml, 混勻後塗在患處, 每日2~3次。

星級:★★

整體評價:可試用。

溫馨提示:此法作用存疑, 但無安全隱患, 可試用。

4.皮硝

取皮硝30克, 搗細, 取適量填在肚臍眼上, 外面用膠布封固, 每日換一次。

星級:☆

整體評價:不可用。

溫馨提示:皮硝與芒硝相似, 恐引起腹瀉。

5.萵筍葉

取萵筍葉6克、大棗3個用水煎服, 每日1~2次。

星級:☆

整體評價:不可用。

溫馨提示:應無治療作用。

6.冰硼蜜劑

冰片1.8克、硼砂1.8克、朱砂1.5克、玄明粉1.5克, 以上共為細未, 徐徐兌入蜂蜜適量, 隨兌隨攪,

Advertisiment
成糊狀後, 裝瓶備用。 用時應洗淨口腔, 然後以棉棒塗之。 每日3~4次, 甚則日搽5~6次有效。 清熱解毒消炎, 主治心脾積熱而致鵝口瘡。

星級:★★★★

整體評價:可用。

溫馨提示:冰硼散為中醫傳統成藥, 用於口瘡、鵝口瘡, 可以有效緩解疼痛。

7.倍明散

取五倍子、明礬(又名白礬)各等分, 冰片少許。 將五倍子、明礬分別搗碎如米粒, 和勻放於砂鍋內, 用文火炙炒, 待其熔解, 釋放出水分如枯礬狀。 離火冷固取出, 研極細粉未, 另研冰片少許加入拌勻, 貯瓶備用。 用時以淨指蘸水粘藥粉少許塗患處, 每日1至3次。 功能清熱降火解毒。 主治熱毒薰蒸而致的鵝口瘡。 若用1天無顯效者, 可加用細辛和散醋調糊, 外敷臍周。

星級:★★★★

整體評價:可用。

溫馨提示:本方清熱解毒, 收斂止痛,

Advertisiment
治療本病應有較好效果。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