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嬰兒腹瀉怎麼辦 注意病毒感染很重要

快滿周歲的嬰兒患腹瀉, 因季節不同, 治療的方法也不同。 從 6月份到9月份間, 嬰兒突然腹瀉, 多少有點發熱, 情緒也不好時, 首先應該考慮是不是在飲食過程中混進了哪種細菌 (痢疾桿菌、病源性大腸桿菌)。 大便中除了黏液還帶有膿血時, 這種可能性就更大, 必須馬上看醫生。 到醫生那兒去時, 要把帶嬰兒便的尿布, 拿給醫生看看。 細菌性的腹瀉, 如果及早使用抗生素, 不會加重, 所以要儘早與醫生聯繫。

有的嬰兒腹瀉時, 精神狀態良好, 也不發熱, 食欲也不錯。 即便如此, 如果是地方性的痢疾流行或者是母親二三天前患了腹瀉,

Advertisiment
這種情況最好也要儘早請醫生看。 總之, 夏季的腹瀉應予重視, 才能保證嬰兒的安全。

從11 月末到1 月末的腹瀉, 伴有嬰兒反復嘔吐時, 應首先考慮是"秋季腹瀉"。 如果不知道有這種病, 嬰兒長時間持續腹瀉, 會使人害怕。

天氣好的時候患腹瀉, 多是由於吃多了或者吃了沒吃慣的水果而導致的。 在便稀軟的時候, 要給嬰兒吃粥, 不給奶油和油多的食物吃, 一二天即可痊癒。 不過, 即使懷疑是因為吃多了, 或者是吃了不易消化的食物而引起的腹瀉, 如果伴有嘔吐、發熱、嬰兒沒精神、食欲不振、膿血便等症狀時, 最好不要採用家庭療法, 而是要請醫生看看。

有的嬰兒完全沒有過食、吃了不易消化的食物的情況而發生了腹瀉。

Advertisiment
這一般認為是腹部著涼了, 或者是因為天氣寒冷的原因所致, 實際上有不少是由病毒引起的。 給嬰兒做食物時, 徹底消毒只是預防的一個方面, 病毒從鼻子侵入人體則是防不勝防。

有的嬰兒便總是稀軟的, 母親非常在意這件事, 於是就只給嬰兒喝牛奶、喂煮得很軟的粥。 可是, 便還是一直呈稀軟狀, 而不像鄰居嬰兒的大便呈棒狀。 儘管如此, 嬰兒仍然精精神神地玩耍, 只是因為母親總不給嬰兒吃飽, 所以, 與其他的嬰兒相比體重要輕一些。

1 次接1 次地到醫生那裡去看病, 診斷為消化不良, 每換1 個醫生時都要施行減食療法, 這也是嬰兒不能胖的原因之一。 這樣的嬰兒, 如果逐漸地喂稍硬一點的粥, 慢慢地向喂米飯過度,

Advertisiment
便就會逐漸成形。 副食也可以給雞蛋、肉末、魚。

對便的形狀別太在意, 只要保證給嬰兒飯菜的衛生, 嬰兒的體重能逐漸增加(每天5~10 克)就可以。 體重增加的同時, 大便也會逐漸成形。 母親過分地在意嬰兒的大便而限制嬰兒的飲食, 是腹瀉的主要原因, 這一點是後來才明白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