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嬰兒肚臍護理方案

臍帶是胎兒的生命線, 胎兒靠這條生命線從母體獲取營養而生長發育。 在臍帶裡包著和胎盤相連的3條血管。 是母親供給胎兒營養和胎兒排泄廢物的必經之道, 但在胎兒娩出後, 胎兒與母親“脫離關係”, 臍帶就被剪斷, 從而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  

臍帶結紮剪斷後3—7日, 就可乾燥脫落, 血管閉死變成韌帶, 外部傷口癒合向內凹陷。 此凹陷就是俗稱的:“肚臍眼”, 醫學上稱之為臍部。  

臍部是新生兒感染經常發生的部位。 時間長了經常有些淡黃色的液體滲出;如果長出肉芽組織, 分泌物還會更多。 由於臍帶殘端血管與新生兒的血管相連,

Advertisiment
如果護理不好, 就會被細菌感染, 引起臍炎而出現膿性分沁物, 嚴重時細菌可由局部進入人體內引起敗血症, 甚至危急生命。 因此, 新生兒的肚臍是個大傷口, 要精心護理, 避免感染。  

如何保護好新生兒的肚臍呢? 

新生兒臍部的護理主要是保持局部的乾燥和清潔, 不要將濕衣服或尿布捂在肚臍上, 也不要用髒手或髒布去擦肚臍。 如果發現有分泌物, 可用消毒過的棉簽蘸75%酒精擦拭臍窩, 以進行消毒。 擦時從臍窩將臍帶殘瑞提起並以螺旋樣動作向四周擦拭, 不可來回亂擦, 以免把周圍皮膚上的細菌帶入臍窩。 臍帶脫落後, 在臍窩有一層痂皮, 自然脫落後, 局部會有些潮濕或米湯樣液體滲出。

Advertisiment
可用消毒棉簽蘸75%酒精擦淨或先用2%碘酒, 再用75%酒精塗在臍窩及其周圍皮膚上。 不要用龍膽紫或臍帶粉塗臍, 以免影響觀查臍部有無感染。 如在臍窩發現有肉芽組織, 膿性分泌物, 紅腫或臭味, 說明有感染存在, 應請醫生及早處理, 防止發生敗血症。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