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嬰兒有鵝口瘡要儘量常換尿布

黴菌感染

因為合成物取代自然纖維成為制衣的主要材料, 一些黴菌感染的疾患因而明顯增加了, 其他黴菌感染傳播的原因, 則是導因於抗生素對細菌感染的抑制。 這類疾患以往只局限於會暴露在極潮濕環境的特定職業、衛生狀況不好的人群身上, 或是每個家庭中身體極端虛弱的病人。 目前全世界抗黴菌藥物用量的增加, 顯示出控制黴菌疾患的大規模努力;不管我們現在的習慣是促進或抑制黴菌, 它們確實是持續在增加的。

1.口腔的鵝口瘡與包尿布的區域

口腔的鵝口瘡是白色的網狀物,

Advertisiment
或是質地細緻或粗糙且易碎的一層物質。 斑點最可能出現在兩頰裡面及舌頭處, 但是有時候這層黴菌會擴散到嘴唇。 如果舌上的白色覆蓋物沒有侵犯到兩頰的黏膜的話, 那就不一定是鵝口瘡。

起初, 肛門周圍的鵝口瘡呈現如點狀, 通常是滲血結節, 但這些結節很快地擴散, 且至少有部分會合並, 並在其邊緣形成鱗片的小環狀。 這種感染通常從口腔開始, 然後經消化道移至肛門。 在此階段, 可以從糞便檢測出來。 對嚴重虛弱的兒童或同時接受廣效抗生素治療的患者而言, 腸道鵝口瘡非常不易治癒。 在這樣的病例中, 患者的糞便聞起來有酵母的味道。

治療

一般說來, 假如願意耐心等待的話, 您可以相信口腔與臀部局部治療的療效;就算是先前以Nystatin或Miconazole(抗黴菌藥物)治療而只有短暫效果的人亦然。

Advertisiment
原則很簡單:在口腔, 可以以棉棒沾些稀釋的天然漱口水或護唇膏刷洗黏膜;或者像在南非一樣, 使用濃度1%的Gentian Violet(龍膽紫)也可以去除一些黴菌。 雖然黴菌不會像使用口服抗黴菌治療時那樣快速消失, 但這並不一定是缺點, 因為採用這樣的方式, 反而較少復發。

對尿布區的黴菌感染而言, 最重要的是要瞭解黴菌多生長於潮濕陰暗處的特性(有一些需熱些才長得好, 有些則需要涼爽些)。 它們也無法在油脂中生長, 特別是含乙太精油時, 所以您可以自己斟酌該怎麼做比較好。 以水清洗皮膚後, 還要以純葵花子油再次清潔才算完成(以需要的量來看,

Advertisiment
使用葵花油會比市售的嬰兒油便宜很多)。 然後塗抹含有適量乙太精油的軟膏, 如濃度10%的熏衣草油、金盞花油或兩者的混合(百里香油與尤加利油太過刺激), 之後再塗一層護膚乳霜。

如果您的嬰兒有鵝口瘡, 要儘量常換尿布, 連半夜都要換1~2次, 因為潮濕及尿液的分解物都將使您治療的努力功虧一簣。 我們建議使用紗布尿布, 外面再包上一層厚實但加工最少的羊毛制吸水尿褲(編織法請參閱附錄2“編織指南”)。 在這段期間, 請以海綿為寶寶擦浴;當必須為他洗澡時, 時間上請儘量簡短, 以免他的皮膚軟化而致黴菌滲透更深。

不管是什麼原因使皮膚潮濕了, 隨時都要保持完全乾燥;如果必要, 您甚至可以使用低速吹風機吹幹,

Advertisiment
之後, 要塗抹大量前面所提到的防護油。 這樣即使可能會出現一些新的斑點, 但可以預期的是, 您在3~4天后將看到改善;然而, 完全痊癒需要2~3周。 在持續性病況的案例中, 可以殺菌消毒液(如0.1% Pyoktanin)塗抹包尿布的範圍, 再以吹風機徹底吹幹, 然後塗上一層氧化鋅軟膏。

如果沒有改善的話, 請您的醫師再次確認診斷無誤。 所有病例都可以採用一種更全面且有效的方式:讓嬰兒不穿衣服。 但是要在搖籃中間系上細壓條或木棒, 然後掛上一條毛毯, 以儘量保持下方空間的溫暖(要確定小嬰兒不會使毛毯移位)。 只將嬰兒腰部以上穿上衣服, 把臀部放在好幾層的尿布上, 再將他置放于毛毯下方的空間。 您需要將房間保持得非常溫暖,

Advertisiment
或者在床墊下放一個熱水瓶以避免太冷。

2.足癬

足癬的特徵為趾間或腳底粗糙部分的皮膚會有脫皮、脫屑的現象。

治療原則:儘量多通風, 儘量少使用水與肥皂(但也要足夠, 以免因為異味而致社會孤立)。 在鼠尾草或橡樹皮茶水裡做比平時更快速的淋浴, 或短暫足浴之後, 將患部及其周圍皮膚徹底擦乾(或吹幹), 然後以一些上述的油或只含天然乙太精油(不含刺激的添加劑)的按摩油擦拭。 要儘量讓您的孩子赤腳、穿短襪或穿拖鞋在房子裡走。 不要穿合成纖維制的襪子, 要選擇毛料或棉質的, 並每天更換。 請務必讓孩子減少穿上橡膠靴或合成鞋的時間。 在一些不易治癒的病例中, 可以使用一般的軟膏或噴劑, 因為黴菌會侵犯指(趾)甲。

3.黴菌性趾甲感染

黴菌性趾甲感染很少發生在嬰兒與幼童身上,但常見於學齡兒童。趾甲(指甲很罕見)會從邊緣開始增厚且變成黃棕色。導因是趾甲受到傷害,例如穿不合腳的鞋、有傷口及趾間的黴菌感染。這需要看醫師,並接受長時間的治療(數月至數年)。

因為黴菌會侵犯指(趾)甲。

3.黴菌性趾甲感染

黴菌性趾甲感染很少發生在嬰兒與幼童身上,但常見於學齡兒童。趾甲(指甲很罕見)會從邊緣開始增厚且變成黃棕色。導因是趾甲受到傷害,例如穿不合腳的鞋、有傷口及趾間的黴菌感染。這需要看醫師,並接受長時間的治療(數月至數年)。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