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嬰兒智慧在指尖

嬰幼兒在成長過程中, 智力發展的速度是不平衡的。 據中外不少教育家、心理學家、神經學家, 通過實驗觀察研究表明, 人的大腦在出生後1歲以內發育最快, 到第二年末基本上完成了它的生長過程。 由此可見, 嬰兒時期是人生智力發展的關鍵時期, 家長要重視早期的智力教育。  
人們常說“心靈手巧”, 這是為什麼呢?從生理角度來講, 生理學家把人的大腦皮層比喻成為“智慧的海洋”。 因為它是思維的物質基礎, 而這個物質基礎還需要通過大腦的很大區域得到訓練來實現。 而在大腦中用來處理來自手的感覺資訊和指揮手的運動的部分占的比例最大。
Advertisiment
大腦有許多細胞專門處理手指、手心、手背、腕關節的感覺和運動資訊。 因此手指的動作, 越精巧熟練, 就越能在大腦皮層建立更多的神經聯繫, 從而使大腦更聰明。  
手的第一個運動機能就是抓握。 為了順利發展手的動作, 嬰兒在頭一年必須完成哪些練習呢? 
1--4個月:可以交替地把一個2--2.5公分的小球放在他的手掌上, 讓他抓握, 以鍛煉手的皮膚感覺。 球的重量要有區別, 材料要有軟有硬(如:塑膠球、木球、皮球、絨布球等)。 球要用線繩吊起來, 剛好能讓孩子握住。 也可用帆布、毛巾布、花布終身制的小布包, 也有助於手的抓握動作的訓練, 尤其對大拇指的訓練很有好處, 可以增強手掌觸覺的靈敏度。
Advertisiment
 
5--6個月:孩子能看到的東西, 能夠著的東西, 就會去拿, 而且能拿著玩具玩上一陣子。 從這時起就可以教給孩子各種抓握的方法了。 開始時, 大人要把著孩子的手比劃----不接近物體的路線, 然後孩子再獨立去做。 這些動作要經過幾個月的練習才能做好。  
6--8個月:這個時期孩子開始形成各種姿勢的抓握技巧。 這時就要選擇一些練習, 促進大拇指的運動。 可以將一些有柄的玩具給孩子玩, 比如撥浪鼓。 由於這類玩具品種不多, 所以大人可自製一些布偶玩具, 不過要有手有腳, 帶胳膊帶腿兒的, 便於孩子抓握。  
8--10個月:不僅要抓緊大拇指的練習, 還要抓緊食指的練習。 孩子這時可以完成一些幼小的動作, 比如給他各種形狀的盒子,
Advertisiment
讓他把蓋子打開。 盒子與蓋子連接在一起的, 又讓他練習蓋上, 用推拉方式開關盒子也可以試試, 比如空火柴盒。  
10個月--1歲2、3個月:孩子出現了所謂的機能動作, 能夠體現出物體的用途, 比如用碗喝水、讓汽車滾動、擺積木塊等等。 先前練習過的動作開始完善並向新物體遷移。 這時, 孩子手指的動作就比較靈活自如了, 緊握著的小拳頭就完全張開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