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媽媽熱點>正文

嬰兒捂熱綜合症 冬季特別要當心

導語:“捂熱綜合征”是兒科的一種急症, 必須緊急救治。 當症狀出現時, 家長應該首先去除捂熱或蒙被的原因, 擺脫高溫和缺氧的環境, 讓孩子儘快呼吸到新鮮空氣……

Advertisiment

什麼是嬰兒捂熱綜合症

嬰兒捂熱綜合症又稱悶熱綜合症、捂被綜合症、蒙被綜合症等。 這種病主要因為給孩子過度保暖或捂悶過久而引起。

在家給孩子蓋被過嚴、過厚;居室內溫度過高或在外出時給孩子包裹過多、過緊時均可以發生。 多見於1歲以內的嬰兒, 未滿月的新生兒尤其多見。 一般都發生在寒冷季節, 每年11月至次年4月為發病高峰期。 患兒多數來自農村。

大多數孩子起病前身體健康, 少數有咳嗽、流涕、發熱、腹瀉等感冒或腸道感染症狀。 新生兒或小嬰兒的體表面積相對比成人大, 因此, 散熱也比成人快, 如果捂的過久或保暖過度, 孩子身體周圍的溫度會急劇上升, 而此時又因包裹太多影響散熱而使機體處於高熱狀態。

Advertisiment
這時候, 人體皮膚上的小血管可出現代償性擴張, 以通過皮膚蒸發也就是出汗和呼吸增快來加速散熱, 所以孩子會大量出汗, 甚至脫水。

嬰兒捂熱綜合症發病原因

這種病主要因為給孩子過度保暖或捂悶過久而引起。 在家給孩子蓋被過嚴、過厚;居室內溫度過高或在外出時給孩子包裹過多、過緊時均可以發生。 多見於1歲以內的嬰兒, 未滿月的新生兒尤其多見。 一般都發生在寒冷季節, 每年11月至次年4月為發病高峰期。

嬰兒捂熱綜合症的臨床表現

嬰兒為稚陰稚陽之體, 臟腑嬌嫩, 體溫調節中樞尚未發育完善, 且排汗散熱功能弱, 反應能力較差, 包裹過暖時又無力掙扎擺脫不利環境,

Advertisiment
其結果常導致嬰兒身體高熱、大汗淋漓, 嚴重者會造成脫水和電解質紊亂, 甚至迴圈衰竭。 此時室內若通風不良或空氣污濁, 還將會造成嬰兒呼吸困難, 出現呼吸急促或不規則、臉色發灰、口唇及指甲發青等呼吸衰竭症狀, 嚴重時可導致機體缺氧而發生驚厥抽搐或昏迷。 若搶救不及時, 可很快休克乃至死亡。 僥倖存活的患兒, 也會遺留有智力低下、運動障礙、呆傻、聾啞、癲癇等嚴重的腦損傷後遺症。

Advertisiment

嬰兒捂熱綜合症怎樣救治

降溫

降溫退熱是治療的基本措施。 家長應該首先去除捂熱的原因, 撤離高溫的環境, 讓孩子儘快呼吸到新鮮的空氣, 並儘快把孩子送到醫院救治。 孩子體溫很高, 要迅速降溫。 最好採用物理降溫法, 如用冰墊、溫水擦浴等, 不要用發汗藥, 以免出汗過多加重虛脫。 給氧迅速給氧是治療的必須手段。 給氧可以提高血氧分壓, 血氧飽和度和血氧含量, 改善機體缺氧症狀和呼吸狀態。 如有腦水腫出現, 應該採取高壓氧治療。

液體療法

液體療法也是搶救治療的一項重要措施。

Advertisiment
由於患兒高熱大汗後使水液大量丟失, 會引起脫水和酸中毒, 因此必須積極補充水分, 糾正酸中毒。 應採用靜脈補液, 補充葡萄糖、生理鹽水和碳酸氫鈉。

其他方法

除以上治療措施外, 對抽搐的患兒要應用抗驚厥藥, 如安定、魯米那、水合氯醛等。 在綜合治療的基礎上, 給予能量合劑和維生素C等藥物, 以促進腦功能的恢復。 同時要注意加強全身支持療法並保證營養的供給。

應該提醒每一位孩子的家長, 對孩子切不要包裹得太緊太厚, 保暖過度和缺乏新鮮空氣會使孩子發生捂熱綜合症。 這種情況病死率很高, 而且即使搶救存活, 後遺症也很容易發生。 同時也提醒醫務人員, 應提高對本病的認識, 及時診斷和處理是降低病死率、減少後遺症發生的關鍵。

嬰兒捂熱綜合症的預防

冬天家長要注意適當給孩子增減衣物,不能把孩子捂得太嚴實,否則不利於散熱。其實孩子衣物的厚度和母親的差不多就可以了。而且,中午要隨著氣溫升高而適當給孩子少穿點衣服。從戶外進到車內、室內,要及時解開孩子的厚外套。只要嬰兒的兩隻腳是暖和的,就說明衣被的厚薄是適當的。

家長應注意不要讓孩子含著乳☆禁☆頭睡在母親腋下;冬天不要給孩子蓋被過多,或與大人合蓋一條棉被;應提倡母嬰分睡,以防母親入睡後不慎捂住孩子的頭部,特別是嘴及鼻子,使孩子發生缺氧和身體周圍溫度過高,引起捂熱綜合征;此外,出門時不要用衣被包裹得太緊太厚,要注意空氣流通。一般來說,新生兒待的室內溫度最好在23-24攝氏度左右;幾個月到一歲的嬰兒所處的室內溫度最好在22攝氏度左右,晚上可適當給孩子添加一床小被子。同時,室內的濕度最好保持在50%到60%左右。另外,不宜給孩子用電褥子,否則電褥子持續供熱,孩子散熱差,也容易出現“捂熱綜合症”。

家長要學會觀察孩子的反應,如果孩子臉色發紅、發熱、出汗多,首先要看是否環境溫度過高,如果室內溫度比較適宜,就要考慮是否給孩子穿得太多了。同時要給孩子補充水分,最好在水里加一點鹽。如果孩子尿少,說明孩子存在脫水問題,也要引起家長警惕,及時到醫院就診。

嬰兒捂熱綜合症後遺症

高熱時機體代謝增快,耗氧量增加,再加上被窩內缺乏新鮮空氣,還可導致孩子發生缺氧。由於小嬰兒,特別是不滿月的新生兒無力掙脫捂熱的環境,持續下去病情往往迅速惡化,出現內環境失調和多個器官功能損害或衰竭。一般患兒表現為面色先紅後白、哭鬧不安、反應遲鈍、眼窩凹陷、口唇發青及呼吸急促、費力等。由於受到捂悶後又大量出汗失水,造成腦血流量減少,腦組織缺血缺氧,並可繼發腦水腫。嚴重者腦細胞缺血壞死,可導致中樞神經系統產生永久性損害,而遺留癲癇、弱智等後遺症。

該病起病急、病情重,容易影響心、腦、腎、胃腸道等多個器官,病死率可高達18.33%,後遺症也較多,其中以繼發性癲癇最常見,其次還有腦性癱瘓、失明、失語、智慧低下等。顯然,嬰兒捂熱綜合征完全是人為因素所造成,因後果嚴重,應引起家長足夠的重視。

嬰幼兒體溫調節中樞功能尚未健全,對外界氣溫的適應性較差,特別是出生後150天以內的嬰兒,產熱量非常大,而出汗散熱較為緩慢,產熱和散熱的不相協調使嬰兒容易在環境影響下出現高熱。捂熱過久,影響了機體散熱,體溫就會急劇上升,患兒處於高熱狀態。高溫時末梢血管會代償性擴張,出汗增多,高熱也使機體代謝亢進,耗氧量增加,加之孩子被困在被窩裡,缺乏新鮮空氣,導致缺氧。

小嬰兒尤其是新生兒根本無力掙脫“捂熱”環境,持續下去即可引起體內一系列代謝紊亂和功能衰竭。

相關閱讀:

冬季不著涼 3種嬰兒睡袋大比拼

學會8個嬰兒操 這個冬天不會冷

選購嬰兒枕要看時機尺寸和材質

什麼是嬰兒猝死 引起嬰兒猝死的原因

及時診斷和處理是降低病死率、減少後遺症發生的關鍵。

嬰兒捂熱綜合症的預防

冬天家長要注意適當給孩子增減衣物,不能把孩子捂得太嚴實,否則不利於散熱。其實孩子衣物的厚度和母親的差不多就可以了。而且,中午要隨著氣溫升高而適當給孩子少穿點衣服。從戶外進到車內、室內,要及時解開孩子的厚外套。只要嬰兒的兩隻腳是暖和的,就說明衣被的厚薄是適當的。

家長應注意不要讓孩子含著乳☆禁☆頭睡在母親腋下;冬天不要給孩子蓋被過多,或與大人合蓋一條棉被;應提倡母嬰分睡,以防母親入睡後不慎捂住孩子的頭部,特別是嘴及鼻子,使孩子發生缺氧和身體周圍溫度過高,引起捂熱綜合征;此外,出門時不要用衣被包裹得太緊太厚,要注意空氣流通。一般來說,新生兒待的室內溫度最好在23-24攝氏度左右;幾個月到一歲的嬰兒所處的室內溫度最好在22攝氏度左右,晚上可適當給孩子添加一床小被子。同時,室內的濕度最好保持在50%到60%左右。另外,不宜給孩子用電褥子,否則電褥子持續供熱,孩子散熱差,也容易出現“捂熱綜合症”。

家長要學會觀察孩子的反應,如果孩子臉色發紅、發熱、出汗多,首先要看是否環境溫度過高,如果室內溫度比較適宜,就要考慮是否給孩子穿得太多了。同時要給孩子補充水分,最好在水里加一點鹽。如果孩子尿少,說明孩子存在脫水問題,也要引起家長警惕,及時到醫院就診。

嬰兒捂熱綜合症後遺症

高熱時機體代謝增快,耗氧量增加,再加上被窩內缺乏新鮮空氣,還可導致孩子發生缺氧。由於小嬰兒,特別是不滿月的新生兒無力掙脫捂熱的環境,持續下去病情往往迅速惡化,出現內環境失調和多個器官功能損害或衰竭。一般患兒表現為面色先紅後白、哭鬧不安、反應遲鈍、眼窩凹陷、口唇發青及呼吸急促、費力等。由於受到捂悶後又大量出汗失水,造成腦血流量減少,腦組織缺血缺氧,並可繼發腦水腫。嚴重者腦細胞缺血壞死,可導致中樞神經系統產生永久性損害,而遺留癲癇、弱智等後遺症。

該病起病急、病情重,容易影響心、腦、腎、胃腸道等多個器官,病死率可高達18.33%,後遺症也較多,其中以繼發性癲癇最常見,其次還有腦性癱瘓、失明、失語、智慧低下等。顯然,嬰兒捂熱綜合征完全是人為因素所造成,因後果嚴重,應引起家長足夠的重視。

嬰幼兒體溫調節中樞功能尚未健全,對外界氣溫的適應性較差,特別是出生後150天以內的嬰兒,產熱量非常大,而出汗散熱較為緩慢,產熱和散熱的不相協調使嬰兒容易在環境影響下出現高熱。捂熱過久,影響了機體散熱,體溫就會急劇上升,患兒處於高熱狀態。高溫時末梢血管會代償性擴張,出汗增多,高熱也使機體代謝亢進,耗氧量增加,加之孩子被困在被窩裡,缺乏新鮮空氣,導致缺氧。

小嬰兒尤其是新生兒根本無力掙脫“捂熱”環境,持續下去即可引起體內一系列代謝紊亂和功能衰竭。

相關閱讀:

冬季不著涼 3種嬰兒睡袋大比拼

學會8個嬰兒操 這個冬天不會冷

選購嬰兒枕要看時機尺寸和材質

什麼是嬰兒猝死 引起嬰兒猝死的原因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