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嬰兒常見疾病的處理

小兒“夏季熱”, 醫學上稱為“暑熱症”, 是炎夏酷暑季節, 嬰幼兒常見的發熱性疾病, 多見於半歲至三歲的小兒, 主要是由於幼兒的中樞神經發育尚未成熟, 體溫調節中樞功能失常, 不能很好地維持正常的產熱和散熱的動態平衡, 難以適應酷暑環境所致。

家庭護理方法

麥門冬{去心)適量, 烏梅肉90克, 水煮5分鐘, 飯後溫服, 每天3次或生薑30克, 切碎, 加水煮, 去渣取汁, 加入米湯中溫熱服下發汗, 汗腺通暢而排汗, 體溫才能降下來。

1.熱水浴法。 水溫以患兒能耐受為限, 沐浴時用手輕輕揉其皮膚, 使周圍血管擴張, 汗孔開放,

Advertisiment
若能出汗散熱效果更佳。 每天1~2次, 每次20~30分鐘。

2.酒精浴法。 75%酒精及溫水各半, 反復擦腋窩、腹股溝大血管走行處。

3.冷鹽水灌腸法。 0.9%冷鹽水300—500毫升, 由肛門緩緩灌入, 保留10~30分鐘, 患兒有便意即可排出, 對伴有大便幹結的患兒降溫效果極佳。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