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嬰兒奶瓶

嬰兒奶瓶的類型

奶瓶, 是用來裝牛奶的一種器具, 對於奶瓶中的嬰兒奶瓶, 在原料上來說, 可以分為:玻璃奶瓶, pp奶瓶, pc奶瓶。

市面上奶瓶是種類非常多, 而且品質也有高低之分, 所以購買時要看清是否適合自己的寶寶。

嬰兒奶瓶:玻璃瓶好還是塑膠瓶好?

市售奶瓶有玻璃的和塑膠的兩種。 玻璃奶瓶內壁光滑, 容易清洗, 蒸煮消毒不變形, 適用於不會自抱奶瓶吃奶的嬰兒。 塑膠奶瓶時間長久後易變黃或不透明, 不易查看。 奶瓶是否洗淨, 有的經蒸煮消毒後還會變形, 但對能夠自抱奶瓶吃奶的嬰兒則比較安全。

Advertisiment
有種奶瓶附帶的橡皮乳☆禁☆頭有自動進氣裝置, 當嬰兒吸食奶瓶中的奶時, 因瓶內呈負壓而使進氣裝置開放, 以保持奶瓶內外壓力差別不大, 利於嬰兒吸吮奶汁, 省去了餵奶過程中反復拔出乳☆禁☆頭使空氣由奶孔進入的麻煩並避免對嬰兒吃奶的干擾。

應當使用帶瓶帽的奶瓶, 以便蓋住消毒後的乳☆禁☆頭和瓶口, 防止污染。 如果用不帶帽的奶瓶, 可用白布自製瓶帽, 大小超過奶瓶直徑, 以便能罩住乳☆禁☆頭和奶瓶上端。 奶瓶瓶口宜大不宜小, 便於裝奶和清洗。 最好買240毫升容量的大奶瓶, 可以一直用到斷奶不需更換。 但要說明一點, 240 毫升不是嬰兒一次應吃的奶量, 小於6個月嬰兒的一次奶量不應超過200毫升、大於6個月的嬰兒一次最大量不應超過220毫升。

Advertisiment

奶瓶的數量應相當於嬰兒每日餵奶和喂水的次數或更 多一些, 以便奶瓶破損時不耽誤使用。 有的家長只買2、3個奶瓶交替使用, 只在餵奶後洗一洗或用開水涮一涮, 未經蒸煮消毒就再次使用, 這種清洗馬虎的奶瓶很易滋生病菌, 引起嬰兒腸道感染。 足夠的奶瓶和乳☆禁☆頭, 便於將用過的奶瓶和乳☆禁☆頭積攢下來, 集中清洗消毒。 消毒的奶瓶應用瓶帽蓋好以備第二天使用。 千萬不可為節約奶瓶而因小失大。

一般而言, 餵養初生嬰兒使用玻璃奶瓶為主。 3個月後, 用塑膠奶瓶多一些。

奶瓶的分年齡段選購

不同材質的奶瓶各有優點與用途: 目前市場上的奶瓶從製作材料上分主要有兩種PC(聚碳纖維, 一種無毒塑膠,

Advertisiment
俗稱太空玻璃)制和玻璃制的。 玻璃奶瓶, 因為它可以蒸煮消毒、容易洗涮乾淨, 也可以放微波爐消毒或加熱牛奶, 而不致產生不利健康的化學元素。 而PC質輕, 而且不易碎, 適合外出及較大寶寶自己拿。 但經受反復消毒的"耐力"就不如玻璃制的了。 形狀不同的奶瓶適合不同月份的嬰兒:

圓形奶瓶:

適合0——3個月的寶寶用。 這一時期, 寶寶吃奶、喝水主要是靠媽媽喂, 圓形奶瓶內頸平滑, 裡面的液體流動順暢。 母乳餵養的寶寶喝水時最好用小號, 儲存母乳可用大號的。 用其他方式餵養的寶寶則應用大號餵奶, 讓寶寶一次吃飽。

弧形、環形奶瓶:

4個月以上的寶寶有了強烈的抓握東西的欲望, 弧形瓶像一隻小啞鈴, 環形瓶是一個長圓的“O”字型,

Advertisiment
它們都便於寶寶的小手握住, 以滿足他們自己吃奶的願望。

帶柄小奶瓶:

一歲左右的寶寶就可以自己抱著奶瓶吃東西了, 但又往往抱不穩, 這種類似練習杯的奶瓶就是專為他們準備的, 兩個可移動的把柄便於寶寶用小手握住, 還可以根據姿勢調整把柄, 坐著、躺著都行。

奶瓶奶嘴的選購方法

奶瓶分為瓶身和奶嘴兩部分, 所以在給寶寶挑奶瓶時也要關注這兩個方面。 奶瓶+奶嘴, 是小寶寶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 好比媽媽的“第三個乳☆禁☆房”。 但是面對市場上林林總總的奶瓶、奶嘴, “選哪個”和“選幾個”的問題頗讓人頭疼。 准爸媽們趕緊看過來, 我們將一步一步教你選擇方法, 保證能為你的寶寶選出合適的“乳☆禁☆房替身”。

Advertisiment

【奶瓶瓶身】

第一步:確定材質:塑膠 VS 玻璃

市面上的奶瓶材質, 大體上可以分為玻璃類和塑膠類。 其中, 塑膠類又包括PC(聚碳酯, 也稱聚碳纖維)、PES(聚醚碸樹脂)、PP(聚丙烯),PPSU(聚苯碸樹脂)。 面對一堆化學名詞, 是不是有點暈頭轉向了?看看下面的表格吧, 你就能迅速瞭解各種奶瓶材質的特點, 做出比較和選擇。

玻璃奶瓶除了強度不夠, 易碎之外, 其他品質都優於塑膠奶瓶。 但塑膠奶瓶有個最大的優點就在於其輕巧不易碎, 可以讓寶寶自己拿, 可以出門時攜帶。 所以, 玻璃奶瓶主要還是適合小嬰兒, 父母在家親自餵養時可以用。 當寶寶長大些, 想自己拿奶瓶時, 塑膠奶瓶就要開始派上大用場了。

塑膠中, PES、PC, 質輕強度高, 不易破碎, 高度透明, 性能都不錯, 不考慮價格因素的話,是首選。尤其新新材料PES,比PC更易洗、耐用,幾近於玻璃。 但是PES奶瓶價格非常貴,同時可供選擇的品牌也較少。選擇時,爸媽可根據實際需要購買合適的材質。一般而言,餵養初生嬰兒使用玻璃奶瓶為主。3個月後,用塑膠奶瓶多一些。

第二步:確定容量大小

奶瓶分為120ml、160ml、200ml、240ml四種容量,可根據寶寶一次的食量挑選。一般說來,未滿1個月的寶寶的哺乳量1次約100~120ml。滿1個月以上的寶寶的哺乳量1次應為120~200ml,一天宜控制在800~1000ml左右。也有些寶寶喝的較少。

所以,0~1個月的寶寶需至少120ml容量的奶瓶。有些媽媽出於經濟考慮,直接買240ml的奶瓶使用。但有媽媽反映,如果一開始用大容量的奶瓶,餵奶的時候總是覺得寶寶吃得少,不知不覺就多喂了。而且,一般奶瓶4~6個月就需要淘汰更新。所以,最初選擇120ml的奶瓶比較合適。而60ml的奶瓶體積小,特別容易清洗,很適合給初生嬰兒少量多次喝水。

第三步:確定購買數量

奶瓶的購買數量,取決於兩點,媽媽的餵養方式和使用奶瓶的方法。不同的餵養方式,對奶瓶有不同的要求。

★母乳餵養——1~2個250ml和1~2個120ml

媽媽全天在家,只需要準備1~2個250 ml的大奶瓶、1~2個120 ml的飲水、果汁的小奶瓶就可。在媽媽有事外出時,可以將母乳擠在奶瓶中,保證寶寶餓了隨時吃到母乳。

有些媽媽休完產假,必須返回職場奮鬥。雖然不得不把寶寶交給別人帶,但又想讓寶寶儘量喝多點母乳,除了需要儲存母乳的奶袋外,還需要3~4個250ml的大奶瓶以及1~2個150 ml給寶寶飲水、果汁的小奶瓶。

★混合餵養——4~6個250ml和1~2個120ml

按照寶寶喝牛奶的頓數,計算購買奶瓶的數量。

★人工餵養——4~6個240ml、1~2個120ml

根據人工餵養嬰兒食奶量的計算方法計算,孩子在0~6個月期間,每天需要喂6次以上。未滿1個月的寶寶一天哺乳6~8次,2~3個月的寶寶則一天6次,往後可減少為5次。每個奶瓶從清洗、消毒到晾乾,至少需要3~4小時。

媽媽在家時間充裕的話,至少要準備4~6個240ml奶瓶以及1~2個小奶瓶。但每個奶瓶一用完,媽媽要馬上清洗。想偷懶、或者父母時間都很緊張的話,準備6~8個240ml奶瓶以及2~3個小奶瓶。那麼每天可以把所有用完的奶瓶集中在一起清洗掉,可以省時省力。

到底要買多少奶瓶,一次無法決定。首先考慮,不斷變化的“需要”。最初1個月玻璃奶瓶為主,但到寶寶自己拿奶瓶時,玻璃奶瓶用的機會就大大減少。如果先前買了一堆玻璃奶瓶,那就浪費了。

其次考慮,奶瓶的淘汰率。玻璃奶瓶使用壽命最長,PC奶瓶基本上6個月就需要更換,PES奶瓶可以用得比PC奶瓶時間長些,PP奶瓶壽命最短。所以,基本上過了6個月,又得添置新奶瓶了。

最後,上面的數位裡面已經包括了1~2個作為應急備用的奶瓶數。

【奶嘴】

材質

乳膠 天然橡膠,富有彈性,很柔軟,寶寶吸吮起來的口感更接近于媽媽的乳☆禁☆頭。缺點是奶嘴邊緣軟,旋緊的時候容易脫位,容易滲漏。而且有橡膠特有的氣味,有些寶寶可能不喜歡。

矽膠 合成橡膠。比起乳膠,比較硬,但不易老化、抗熱、抗腐蝕,無味無臭。雖然沒有滲漏的問題,但有的寶寶吸吮時可能會產生排異感。

奶嘴形狀

奶嘴形狀分為圓形和大拇指形兩種。大拇指形,或者說扁圓形的奶嘴,是根據寶寶吸吮時媽媽乳☆禁☆頭被擠壓後的形狀來設計的,接近乳首的感覺,相比圓形,寶寶的接受度更高。

奶嘴孔

寶寶的吸吮力和吸吮方式各有不同,不同形狀的奶嘴孔,奶液的流速也會不同,適合不同的寶寶。

圓孔型 這是最常見的類型,圓孔型的奶嘴,奶水會自動流出,寶寶吸吮起來不費力,適合無法控制奶水流出量的小寶寶。

孔型大小一般分為S、M、L三種。小圓孔適合喝水,中圓孔適合喝奶,大圓孔則更適合用來喝米糊等輔食。

十字形 十字形孔型可以根據寶寶的吸吮力來控制奶水的流量,不容易漏☆禁☆奶,孔型偏大可以用來喝果汁、米粉或其它粗顆粒飲品。適合各個年齡段的寶寶。

Y字型 奶水流量穩定,能避免奶嘴凹陷。就算寶寶用力吸吮,吸孔也不會裂大。孔型較大,可以在添加輔食時使用。適合習慣用奶瓶喝奶2~3個月以上的寶寶。

奶瓶的消毒方法

奶瓶是有使用期限的,塑膠PC奶瓶品質較不穩定,使用一段時間後,瓶身就會因為刷洗和氧化,出現模糊的霧狀及奶垢不易清除等情況,所以建議六個月左右更換一次,但如果表面有破損及磨損現象時,則一定要換新。而奶嘴屬於消耗品,長期使用過後,會有變硬、變質等情形,且在清洗的過程中,也有可能使奶嘴變大,導致寶寶喝奶時發生嗆奶危險,因此建議三個月左右更換一次,但有破損時,則不論時間是否到一定要換新。清潔完奶瓶之後,就要進行消毒了,一般嬰兒奶瓶的消毒方式,可以分為煮沸法及蒸汽鍋消毒法,其消毒方式及步驟如下:

A.煮沸消毒法

1、準備一個不銹鋼的煮鍋,裡面裝滿了冷水,水的深度,要能完全覆蓋所有已經清洗過的餵奶用具。(不銹鋼鍋須消毒奶瓶專用,不可與家中其他烹調食物混用)

2、如果是玻璃的奶瓶可與冷水一起放入鍋中,等水燒開後5~10分鐘再放入奶嘴、瓶蓋等塑膠製品,蓋上鍋蓋再煮3~5分鐘後關火,等到水稍涼後,再用消毒過的奶瓶夾取出奶嘴、瓶蓋,待幹了之後再套回奶瓶上備用。若是塑膠的奶瓶,則要等水燒開之後,再將奶瓶、奶嘴、奶瓶蓋一起放入鍋中消毒,約再煮3~5分鐘即可,最後以消毒過的奶瓶夾夾起所有的食具,並置於乾淨通風處,倒扣瀝幹。

3、要提醒的是,塑膠製成的食具,都不宜煮久,所以建議在水滾後再放入,煮3~5分鐘即可,否則很容易變質。也可以注意奶瓶上的耐溫標示,如果不耐高溫最好使用蒸汽鍋消毒。

B.蒸氣鍋消毒法

目前市面上有多種功能、品牌的電動蒸汽鍋,家長可以依照自己的需要來選擇,消毒的方式只靄要遵照說明書操作,就可以達到消毒餵奶用具的目的。但需注意的是,使用蒸汽鍋消毒前,仍先將所有的奶瓶、奶嘴、奶瓶蓋等物品徹底清洗乾淨,然後再一起放入,按上開關,待其消毒完畢,會自動切斷電源。

寶寶的奶瓶消毒完成後,應將留在瓶身內的水徹底倒淨,之後倒扣瀝幹,並以消毒過的奶瓶夾,將消毒過的奶瓶、奶嘴、奶瓶蓋等,夾放置通風、乾淨處放涼備用,並蓋上紗布或蓋子。此外,若於消毒24小時後仍舊沒有使用奶瓶,就需重新進行一次消毒工作,以免細菌滋生。寶寶每次喝完奶後,媽媽可以先用奶瓶刷將奶瓶清洗乾淨,搜集放置於奶瓶架上晾乾,待累積到一定的數量或消毒鍋可容納的大小,再一起進行消毒工作。所以媽媽一次必須準備很多支奶瓶,才足以應付寶寶一天所需。

C.微波消毒法

將清洗後的奶瓶盛上清水放入微波爐,打開高火10分鐘即可。切不可將乳☆禁☆頭及連接蓋放入微波爐,以免變形、損壞。

用奶瓶喂寶寶的詳細步驟

奶瓶與寶寶似乎有著不解之緣,不管是母乳寶寶還是人工餵養的寶寶,都需要與奶瓶打交道。對於新媽媽來說,奶瓶餵養可有不少技巧需要學習,怎樣用奶瓶餵養寶寶?

奶瓶餵養前的準備工作:

1、媽媽需紮好或夾好頭髮,避免餵奶時散落在寶寶臉上引起不適。

2、除去手錶、戒指等物品,並將雙手沖洗乾淨。

3、尋找好一個舒適、安靜的餵奶環境。

4、不管是解凍加熱後的預存母乳還是剛;中泡好的配方奶,先滴幾滴奶水在媽媽的手腕內側,試試溫度是否合適。

安全舒適的奶瓶餵養法:

媽媽先用輕柔的聲音和寶寶說話,安撫其情緒,並幫寶寶系上圍嘴。

小心地將寶寶從嬰兒床上抱起,抱起時用手托住寶寶的頸部。

以搖籃式的手法將寶寶斜抱(成45度角),並在餵奶椅上坐穩。

媽媽用手托住奶瓶瓶身,讓奶水充滿整個奶嘴和瓶頸後再放入寶寶口中,避免他吸入過多的空氣。

在餵奶的過程中,媽媽應與寶寶說話互動,使寶寶保持愉快的情緒。

喂完奶後,用紗布巾將寶寶的嘴巴擦拭乾淨。

用直立式抱法將寶寶的下巴靠在媽媽的肩膀上,用空心掌由下往上地輕拍寶寶的背部,直到寶寶打出嗝為止。

奶瓶餵養的注意事項:

如果你正在給寶寶使用奶瓶,還有一些細節需要格外注意

a、喂的時候媽媽一定要將寶寶抱緊,讓他能聞到你身上的氣味,以增加他的安全感。

b、要留意奶嘴孔的大小是否合適。因為奶嘴孔的大小會影響到奶水的流量,如果孔太小,寶寶吸奶就非常費勁,時間一長就會使他對吸奶失去興趣;如果孔太大,奶水流量過快,容易使寶寶嗆著。

c、不要讓寶寶獨自一人躺著吸奶,那樣容易連成窒息。

d、不要強迫寶寶每餐一定喝完奶瓶裡的奶,勉強只會讓寶寶吐奶。

不考慮價格因素的話,是首選。尤其新新材料PES,比PC更易洗、耐用,幾近於玻璃。 但是PES奶瓶價格非常貴,同時可供選擇的品牌也較少。選擇時,爸媽可根據實際需要購買合適的材質。一般而言,餵養初生嬰兒使用玻璃奶瓶為主。3個月後,用塑膠奶瓶多一些。

第二步:確定容量大小

奶瓶分為120ml、160ml、200ml、240ml四種容量,可根據寶寶一次的食量挑選。一般說來,未滿1個月的寶寶的哺乳量1次約100~120ml。滿1個月以上的寶寶的哺乳量1次應為120~200ml,一天宜控制在800~1000ml左右。也有些寶寶喝的較少。

所以,0~1個月的寶寶需至少120ml容量的奶瓶。有些媽媽出於經濟考慮,直接買240ml的奶瓶使用。但有媽媽反映,如果一開始用大容量的奶瓶,餵奶的時候總是覺得寶寶吃得少,不知不覺就多喂了。而且,一般奶瓶4~6個月就需要淘汰更新。所以,最初選擇120ml的奶瓶比較合適。而60ml的奶瓶體積小,特別容易清洗,很適合給初生嬰兒少量多次喝水。

第三步:確定購買數量

奶瓶的購買數量,取決於兩點,媽媽的餵養方式和使用奶瓶的方法。不同的餵養方式,對奶瓶有不同的要求。

★母乳餵養——1~2個250ml和1~2個120ml

媽媽全天在家,只需要準備1~2個250 ml的大奶瓶、1~2個120 ml的飲水、果汁的小奶瓶就可。在媽媽有事外出時,可以將母乳擠在奶瓶中,保證寶寶餓了隨時吃到母乳。

有些媽媽休完產假,必須返回職場奮鬥。雖然不得不把寶寶交給別人帶,但又想讓寶寶儘量喝多點母乳,除了需要儲存母乳的奶袋外,還需要3~4個250ml的大奶瓶以及1~2個150 ml給寶寶飲水、果汁的小奶瓶。

★混合餵養——4~6個250ml和1~2個120ml

按照寶寶喝牛奶的頓數,計算購買奶瓶的數量。

★人工餵養——4~6個240ml、1~2個120ml

根據人工餵養嬰兒食奶量的計算方法計算,孩子在0~6個月期間,每天需要喂6次以上。未滿1個月的寶寶一天哺乳6~8次,2~3個月的寶寶則一天6次,往後可減少為5次。每個奶瓶從清洗、消毒到晾乾,至少需要3~4小時。

媽媽在家時間充裕的話,至少要準備4~6個240ml奶瓶以及1~2個小奶瓶。但每個奶瓶一用完,媽媽要馬上清洗。想偷懶、或者父母時間都很緊張的話,準備6~8個240ml奶瓶以及2~3個小奶瓶。那麼每天可以把所有用完的奶瓶集中在一起清洗掉,可以省時省力。

到底要買多少奶瓶,一次無法決定。首先考慮,不斷變化的“需要”。最初1個月玻璃奶瓶為主,但到寶寶自己拿奶瓶時,玻璃奶瓶用的機會就大大減少。如果先前買了一堆玻璃奶瓶,那就浪費了。

其次考慮,奶瓶的淘汰率。玻璃奶瓶使用壽命最長,PC奶瓶基本上6個月就需要更換,PES奶瓶可以用得比PC奶瓶時間長些,PP奶瓶壽命最短。所以,基本上過了6個月,又得添置新奶瓶了。

最後,上面的數位裡面已經包括了1~2個作為應急備用的奶瓶數。

【奶嘴】

材質

乳膠 天然橡膠,富有彈性,很柔軟,寶寶吸吮起來的口感更接近于媽媽的乳☆禁☆頭。缺點是奶嘴邊緣軟,旋緊的時候容易脫位,容易滲漏。而且有橡膠特有的氣味,有些寶寶可能不喜歡。

矽膠 合成橡膠。比起乳膠,比較硬,但不易老化、抗熱、抗腐蝕,無味無臭。雖然沒有滲漏的問題,但有的寶寶吸吮時可能會產生排異感。

奶嘴形狀

奶嘴形狀分為圓形和大拇指形兩種。大拇指形,或者說扁圓形的奶嘴,是根據寶寶吸吮時媽媽乳☆禁☆頭被擠壓後的形狀來設計的,接近乳首的感覺,相比圓形,寶寶的接受度更高。

奶嘴孔

寶寶的吸吮力和吸吮方式各有不同,不同形狀的奶嘴孔,奶液的流速也會不同,適合不同的寶寶。

圓孔型 這是最常見的類型,圓孔型的奶嘴,奶水會自動流出,寶寶吸吮起來不費力,適合無法控制奶水流出量的小寶寶。

孔型大小一般分為S、M、L三種。小圓孔適合喝水,中圓孔適合喝奶,大圓孔則更適合用來喝米糊等輔食。

十字形 十字形孔型可以根據寶寶的吸吮力來控制奶水的流量,不容易漏☆禁☆奶,孔型偏大可以用來喝果汁、米粉或其它粗顆粒飲品。適合各個年齡段的寶寶。

Y字型 奶水流量穩定,能避免奶嘴凹陷。就算寶寶用力吸吮,吸孔也不會裂大。孔型較大,可以在添加輔食時使用。適合習慣用奶瓶喝奶2~3個月以上的寶寶。

奶瓶的消毒方法

奶瓶是有使用期限的,塑膠PC奶瓶品質較不穩定,使用一段時間後,瓶身就會因為刷洗和氧化,出現模糊的霧狀及奶垢不易清除等情況,所以建議六個月左右更換一次,但如果表面有破損及磨損現象時,則一定要換新。而奶嘴屬於消耗品,長期使用過後,會有變硬、變質等情形,且在清洗的過程中,也有可能使奶嘴變大,導致寶寶喝奶時發生嗆奶危險,因此建議三個月左右更換一次,但有破損時,則不論時間是否到一定要換新。清潔完奶瓶之後,就要進行消毒了,一般嬰兒奶瓶的消毒方式,可以分為煮沸法及蒸汽鍋消毒法,其消毒方式及步驟如下:

A.煮沸消毒法

1、準備一個不銹鋼的煮鍋,裡面裝滿了冷水,水的深度,要能完全覆蓋所有已經清洗過的餵奶用具。(不銹鋼鍋須消毒奶瓶專用,不可與家中其他烹調食物混用)

2、如果是玻璃的奶瓶可與冷水一起放入鍋中,等水燒開後5~10分鐘再放入奶嘴、瓶蓋等塑膠製品,蓋上鍋蓋再煮3~5分鐘後關火,等到水稍涼後,再用消毒過的奶瓶夾取出奶嘴、瓶蓋,待幹了之後再套回奶瓶上備用。若是塑膠的奶瓶,則要等水燒開之後,再將奶瓶、奶嘴、奶瓶蓋一起放入鍋中消毒,約再煮3~5分鐘即可,最後以消毒過的奶瓶夾夾起所有的食具,並置於乾淨通風處,倒扣瀝幹。

3、要提醒的是,塑膠製成的食具,都不宜煮久,所以建議在水滾後再放入,煮3~5分鐘即可,否則很容易變質。也可以注意奶瓶上的耐溫標示,如果不耐高溫最好使用蒸汽鍋消毒。

B.蒸氣鍋消毒法

目前市面上有多種功能、品牌的電動蒸汽鍋,家長可以依照自己的需要來選擇,消毒的方式只靄要遵照說明書操作,就可以達到消毒餵奶用具的目的。但需注意的是,使用蒸汽鍋消毒前,仍先將所有的奶瓶、奶嘴、奶瓶蓋等物品徹底清洗乾淨,然後再一起放入,按上開關,待其消毒完畢,會自動切斷電源。

寶寶的奶瓶消毒完成後,應將留在瓶身內的水徹底倒淨,之後倒扣瀝幹,並以消毒過的奶瓶夾,將消毒過的奶瓶、奶嘴、奶瓶蓋等,夾放置通風、乾淨處放涼備用,並蓋上紗布或蓋子。此外,若於消毒24小時後仍舊沒有使用奶瓶,就需重新進行一次消毒工作,以免細菌滋生。寶寶每次喝完奶後,媽媽可以先用奶瓶刷將奶瓶清洗乾淨,搜集放置於奶瓶架上晾乾,待累積到一定的數量或消毒鍋可容納的大小,再一起進行消毒工作。所以媽媽一次必須準備很多支奶瓶,才足以應付寶寶一天所需。

C.微波消毒法

將清洗後的奶瓶盛上清水放入微波爐,打開高火10分鐘即可。切不可將乳☆禁☆頭及連接蓋放入微波爐,以免變形、損壞。

用奶瓶喂寶寶的詳細步驟

奶瓶與寶寶似乎有著不解之緣,不管是母乳寶寶還是人工餵養的寶寶,都需要與奶瓶打交道。對於新媽媽來說,奶瓶餵養可有不少技巧需要學習,怎樣用奶瓶餵養寶寶?

奶瓶餵養前的準備工作:

1、媽媽需紮好或夾好頭髮,避免餵奶時散落在寶寶臉上引起不適。

2、除去手錶、戒指等物品,並將雙手沖洗乾淨。

3、尋找好一個舒適、安靜的餵奶環境。

4、不管是解凍加熱後的預存母乳還是剛;中泡好的配方奶,先滴幾滴奶水在媽媽的手腕內側,試試溫度是否合適。

安全舒適的奶瓶餵養法:

媽媽先用輕柔的聲音和寶寶說話,安撫其情緒,並幫寶寶系上圍嘴。

小心地將寶寶從嬰兒床上抱起,抱起時用手托住寶寶的頸部。

以搖籃式的手法將寶寶斜抱(成45度角),並在餵奶椅上坐穩。

媽媽用手托住奶瓶瓶身,讓奶水充滿整個奶嘴和瓶頸後再放入寶寶口中,避免他吸入過多的空氣。

在餵奶的過程中,媽媽應與寶寶說話互動,使寶寶保持愉快的情緒。

喂完奶後,用紗布巾將寶寶的嘴巴擦拭乾淨。

用直立式抱法將寶寶的下巴靠在媽媽的肩膀上,用空心掌由下往上地輕拍寶寶的背部,直到寶寶打出嗝為止。

奶瓶餵養的注意事項:

如果你正在給寶寶使用奶瓶,還有一些細節需要格外注意

a、喂的時候媽媽一定要將寶寶抱緊,讓他能聞到你身上的氣味,以增加他的安全感。

b、要留意奶嘴孔的大小是否合適。因為奶嘴孔的大小會影響到奶水的流量,如果孔太小,寶寶吸奶就非常費勁,時間一長就會使他對吸奶失去興趣;如果孔太大,奶水流量過快,容易使寶寶嗆著。

c、不要讓寶寶獨自一人躺著吸奶,那樣容易連成窒息。

d、不要強迫寶寶每餐一定喝完奶瓶裡的奶,勉強只會讓寶寶吐奶。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嬰兒奶瓶玻璃瓶好還是塑膠瓶好?

    市售奶瓶有玻璃的和塑膠的兩種。玻璃奶瓶內壁光滑,容易清洗,蒸煮消毒不變形,適用於不會自抱奶瓶吃奶的嬰兒。塑膠奶瓶時間長久後易變黃或不透明,不易查看。奶瓶是否洗淨,有的經蒸煮消毒後還會變形,但對能夠自... [詳細答案]

  • 3回答

    嬰兒奶瓶應如何清洗?

    煮沸消毒法 1、準備一個不銹鋼的煮鍋,裡面裝滿了冷水,水的深度,要能完全覆蓋所有已經清洗過的餵奶用具。(不銹鋼鍋須消毒奶瓶專用,不可與家中其他烹調食物混用) 2、如果是玻璃的奶瓶可與冷水一起放入鍋中... [詳細答案]

  • 3回答

    新生嬰兒奶瓶有哪些材質呢?如何挑選?

    你好。目前所買的奶瓶有陶瓷、不銹鋼、玻璃和塑膠四種材質,新生兒因為不用自己抱著奶瓶,所以建議選用玻璃或陶瓷的。而橡皮乳☆禁☆頭有自動進氣裝置的奶瓶,可以省去餵奶過程中反復拔出乳☆禁☆頭使空氣由奶孔進入的麻煩,減... [詳細答案]

  • 1回答

    嬰兒奶瓶什麼材質好?

    不同材質的嬰兒奶瓶各有特點,父母可以根據寶寶年齡和自己的實際情況給寶寶選擇奶瓶材質。1、玻璃奶瓶:適合新生兒使用玻璃奶瓶安全無毒,價格也不貴。其光滑的奶瓶壁很容易清洗,適合需要多次哺喂的新生兒使用。... [詳細答案]

  • 3回答

    十二歲用嬰兒奶瓶有沒有壞處?`

    你好,只要沒有依賴就沒有關係,若產生依賴性習慣就不好了;一般來說12歲的孩子用她該年齡段的物品比較好,否則影響主要是來自心理方面,也是不可大意。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