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在學習爬行時父母應該做出正確引導

寶寶在學走路之前, 都要先經過爬這一關, 而在寶寶學爬這個過程中, 有很多事項父母應當注意, 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一、父母應多加引導

父母可以將一面用特殊材料製成的鏡子(不會打碎的), 或者色彩對比強烈的圖案, 或者簡單的變臉圖形等玩具放在寶寶的前面, 以引起他的興趣, 並激發其伸手拿取的欲望, 促使其向前爬行。 之後可以將這些鏡子或圖案放於不同的方向, 以引導寶寶向不同方向爬行, 以達到訓練其靈活性的目的。

這種不斷轉換方向的爬行使寶寶認識周圍不同環境的機會增加,

Advertisiment
與在原地相比, 能看到更多更鮮豔的色彩, 各種形狀的物件, 不同表情的面孔, 以及五彩繽紛的世界。 充足的爬行訓練滿足了寶寶的好奇心理, 由此也促進了寶寶神經系統的發育的完善。

此外, 爬行的姿勢也十分重要, 剛學爬的寶寶可以說“怪樣子”百出:同手同腳、匍匐前進、向後倒爬、轉圈等。 倘若這種情況一直沒有改善, 那麼爬行將會起反作用。 因此父母們必須在一開始便引導寶寶以正確的姿勢爬行。

二、尤其注意三個階段

6個月之後:應經常讓寶寶俯臥, 在面前放個喜愛的玩具逗引他, 激發他向前爬的意識。

7個月:匍匐爬行, 動作是腹部蠕動, 四肢做不規則地劃動, 注意並非向前, 而是後退。

8~10月:發展成用四肢爬行,

Advertisiment
也就是用手和膝蓋爬行, 最後發展成兩臀與兩腿都伸直, 用手腳爬行。

只要幫寶寶不斷地練習俯臥, 反復鍛煉, 雙腿的力量及重心逐漸移動, 很快寶寶就能學會爬。

三、寶寶爬行應達到800小時

現代醫學研究證明, 爬行訓練是預防兒童成長期的感覺統合失調的重要手段。 爬行訓練對於控制眼、手、腳的協調益處很多。 通過爬行訓練, 能夠促進寶寶大腦的發育, 開發其智力潛能。 據專家介紹, 在通常早教標準中, 寶寶一生爬行的時間應該在800小時左右, 最少不能少於500小時。 通常來說, 6~8個月的寶寶從開始學爬到學走路, 爬行持續的時間足有幾個月, 而這一過程對寶寶人生有十分重大的影響。

四、溫馨提示

專家提醒各位父母, 當氣溫過低時,

Advertisiment
家長應該在中收拾出一塊供寶寶爬行的領域, 可以是硬板床, 或者是鋪上地毯的地板, 讓寶寶在上面自由自在地“摸爬滾打”。 爬行的位置必須軟硬適中, 磨擦力不能過大或者過小, 首要標準是寶寶安全舒適。

此外, 在冬天, 寶寶在家裡爬行時不需要穿太多的衣服, 一般來說, 早晚比大人多穿一件, 平時比大人少穿一件就可以了。 要知道, “捂過頭”對培養寶寶適應環境的能力不利, 也會防礙寶寶爬行。

需要家長們注意的是, 對於剛學爬的寶寶而言, 爬行是一項非常費勁的運動, 每次爬行時間需根據寶寶的興趣, 有時時間可能會很短, 大約5~l0分鐘, 然而, 家長們一定要在一天裡讓寶寶多次下地。 如果實在沒辦法讓寶寶多爬行,

Advertisiment
建議大家多給寶寶做被動操, 比如:雙腳蹬單車, 雙手劃槳等。 同樣, 時間不一定長, 但要多次進行。

各位家長們, 請按照正確的方法幫寶寶學習爬行吧, 這對寶寶的發育很有好處哦!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