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嬰兒吸吮手指是餓了嗎 寶寶餓了有什麼表現

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嬰兒有吃手指的現象, 嬰兒吸手指使父母錯覺以為是寶寶餓了的表現, 那麼嬰兒吸允手指是什麼原因呢?我們今天就來瞭解一下吧!

嬰兒吸吮手指是什麼原因

吮手指是為了減輕內心的焦慮和不安全感

嬰兒時期的寶寶, 往往對這個世界既好奇又驚恐, 如果出現一些突發事件, 如摔到地上, 很容易使孩子從此產生不安全感以及情緒焦慮等現象。

在孩子獨自耍玩一段時間後, 如出現哭鬧、煩躁的現象, 應及時把孩子抱在懷裡, 用手輕輕撫摸孩子的後背, 並輕聲細語與其對話,

Advertisiment
這樣會給孩子帶來親切和愉快的感覺。

吮手指是表明媽媽餵奶方式不當

當我們在餵奶時, 由於抱孩子的姿勢不當, 不能使孩子躺在臂彎裡感到很舒服, 或餵奶的方法不正確, 餵食的速度太快, 沒能滿足孩子吸吮的欲望。 即使寶寶的肚子吃飽了, 但是在心理上還沒能得到充分的滿足, 因此便會通過吸吮手指來滿足自己的需要。 這就需要我們在餵奶的時候不要心急, 等孩子主動吐出乳☆禁☆頭的時候再離開。

吮手指是奶瓶嘴口大小不適

如果寶寶已經能夠用奶瓶喝奶了, 那麼一定要注意奶瓶嘴口的大小一定要適中, 過大容易使寶寶喝奶過程中得不到足夠的滿足, 從而導致寶寶吃手指頭。

寶寶餓了有什麼表現

覓食有反射

Advertisiment

寶寶的頭轉向媽媽的乳☆禁☆房, 同時張大嘴巴, 舌頭向前下方伸出。 寶寶做出吸吮的動作或將小手放進口裡。 哭鬧(較遲的表現)。 最好不要等到寶寶哭鬧才餵奶。 在出生的頭幾天, 寶寶可能會很想睡覺, 並很難被喚醒。 但如果與上次餵奶已相隔約三小時, 切記要喚寶寶吃奶。

看吃奶方式

寶寶吃過奶後能安靜地睡覺, 直到下次吃奶前才有些哭鬧。 或有時猛吸一陣, 就把乳☆禁☆頭吐出來哭鬧, 體重不增加, 這是寶寶吃不飽的表現。

如果吃奶時很費勁兒, 吮吸不久便睡著了, 睡不到1~2小時又醒來哭鬧, 或有時猛吸奶, 這也是寶寶吃不飽的表現。

寶寶吃飽的表現

每天要吃8~12次母乳, 每次吃完母乳後, 媽媽至少有一側乳☆禁☆房已排空。

在吃母乳時,

Advertisiment
寶寶會發出有節律的吸吮聲, 並伴有聽得見的吞咽聲音。

在寶寶出生後的頭兩天, 至少排尿1~2次。 從出生後第3天開始, 每24小時排尿達到6~8次。

每24小時至少排便3~4次, 每次大便多於1大湯匙。 出生第3天后, 每天可排軟黃便達4(量多)~10(量少)次。

看寶寶的體重

用嬰兒體重增加的情況和日常行為來判斷寶寶是否吃飽是比較可靠的。 如果寶寶清醒時精神好、情緒愉快, 體重逐日增加, 說明寶寶吃飽了;如果寶寶體重長時間增長緩慢, 並且排除了患有某種疾病的可能, 則說明通常認為寶寶吃飽的時候他並沒有吃飽。

如何解決吃手指的習慣

不要變成衝突

別跟孩子說“你以後再也不許吃手指了”這類話, 嘗試在他沒有吃手指的時候給予肯定和誇獎,

Advertisiment
而不是批評。 如果孩子沒有吃手指, 適時給予獎勵、積極的關注和獎品同樣有助於孩子改掉習慣。 舉個栗子, 在日曆上標注出哪些天孩子做到了不吃手指, 當達到某個說好的天數後, 與孩子一起慶祝目標達成。

與孩子討論吃手指

與孩子討論吃手指的行為, 讓孩子知道當他想停止這個行為的時候, 爸爸媽媽隨時準備好幫助他。 這樣子做的話, 孩子最終會跑向你, 告訴你“媽媽我再也不想吃手指了”, 這正是你給了他勇氣這樣做。

建立孩子的自我意識

當他吃手指時, 問他:“你知道自己正在吃手指嗎?”如果孩子給予否定回答, 説明他認識到自己的行為, 有必要的話找其他合適的方法給予安撫, 如一張柔軟的毯子和填充玩具。

Advertisiment

想一些有創意的方法

想一些有創意的方法, 説明孩子認識到他正在長大, 有一天他會不再吃手指。 問問孩子:“你覺得家明哥哥還在吃手指嗎?”這個時候他就會思考, 是否自己還需要吃手指。

為孩子戴上手套

有專家建議為孩子戴上手套, 大拇指纏上膠布或者布條以提醒孩子不要吃手指。 但請不要指望達到立刻戒斷的目的。 這種做法會打擊孩子, 造成情緒上的焦慮。 相反, 最大的可能是當他們長大到可以自己取下手套的時候, 只會更想吃手指。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