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吃手指與智力發育的關係

每個寶寶都有一個吃手的階段, 在這個過程中, 父母無數次將其小手拿出, 其無數次將其放進去。 這個問題令無數父母頭疼不已, 因為父母擔心孩子的健康問題。 其實, 寶寶吃手是智力發育的一個標誌。 >>>早教內容必須適齡勿照搬

2歲以下的寶寶吃手爸爸媽媽不用擔心:吃手是寶寶智力發展的一種信號

從媽媽的肚子裡來到人世, 外物對寶寶來說都具有強烈的吸引力。 但初到人世的寶寶大腦發育還不夠完善, 大腦的定位系統尚不成熟。 因此, 把手放在嘴裡吃對這個時期的寶寶來說還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Advertisiment
當寶寶再長大一些, 手指功能開始分化, 初期的手眼協調功能也開始顯現了。

2~3個月後的寶寶會開始出現手的動作, 他往往會揮舞著他的手臂和這件大“玩具”玩得不亦樂乎。 當寶寶真正能把手放在嘴巴裡啃的時候, 則說明寶寶的運動肌群與肌肉控制能力已經相互配合、相互協調了。 這是寶寶智力發展的一種信號, 爸爸媽媽應當為寶寶的這個舉動自豪才對。

吃手是寶寶心理發展的需要

寶寶長到2~3個月時正處於口的敏感期, 這個時期的很多寶寶喜歡含著媽媽的乳☆禁☆頭或是咬著小手睡覺。 有個東西放在嘴裡對他們來說會多些安全感, 而一旦吸吮、舔啃的需要得不到滿足就會讓他不安, 並產生暴躁、抑鬱的不良情緒。

Advertisiment

著名心理學家佛洛德和埃裡克森認為, 在寶寶吃手的活動中還包含了人類性快感需要的自然反映。 這裡的性快感只是一種近似于成人快感的情緒, 吃手可以消除寶寶的不安、煩躁、緊張, 具有鎮靜作用。 強制性的讓寶寶停止吃手, 會使得寶寶產生逆反心理或是心理上的陰影。 據國外研究發現, 在這個時期若寶寶的行為受到強制約束、口的敏感期沒有得到正確對待的話, 當他長大後將更易形成具攻擊力的性格。 男孩易具有暴力傾向, 女孩則會更愛說閒話, 諷刺挖苦人。

兩周歲以前的寶寶有吃手的行為, 爸爸媽媽不用特別擔心, 沒有必要去阻止它。 吃手是寶寶成長過程中正常的發展階段和心理需求。

Advertisiment
大部分是一種一貫性的行為, 長大後也不大會養成吃手的習慣。 爸爸媽媽要做的只是經常幫寶寶洗手, 保持寶寶的手部衛生, 以防細菌入侵引起寶寶的胃腸道感染。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