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嬰兒"哮喘" 治療適當的運動會有幫助

嗓子內常發出噝噝的痰鳴聲.的嬰兒, 在滿7 個月後的某天晚上, 會突然出現呼吸困難, 胸內發出呼嚕呼嚕的聲響, 吸氣時兩肩上抬, 呼氣時帶有長長的尾音, 慌忙抱到醫院, 被醫生診斷為"哮喘"。 面對突然發生的呼吸困難, 一直有積痰的孩子的家裡人, 可能因為多少有些習慣了而不會那麼害怕, 可是對於那些從來沒有發生過這種情況的嬰兒的家人, 一看到這種狀態則可能被嚇得六神無主。

專家不贊成給這樣的嬰兒戴上"哮喘"的帽子。 即使多少有些呼吸困難, 但這種"發作"與因痰多而胸內發出噝噝痰鳴聲只不過是程度上的不同罷了。

Advertisiment
無論是哪一種症狀, 只要堅持不懈地鍛煉, 到上學的時候都能消失的。 因此, 這類嬰兒把他作為"氣管分泌物多的孩子"來對待就可以了, 否則一旦認為是"哮喘"病, 就會讓孩子服用各種各樣的治療哮喘的藥物, 還要小心翼翼地保護孩子, 把孩于整天關在家裡, 這樣一來孩子就會真的成為哮喘病的患者。 因此, 有"哮喘病"是人為病之說, 而給嬰兒確定病名則是第一步。

這樣的孩子在室內時可以與正常的孩子一樣玩, 天氣暖和的時候, 要到室外活動。 在飲食方面也不需要特殊的照顧, 只是在胸內發出痰鳴聲時不要給孩子洗澡。 這種把他當成正常的孩子來對待的撫養方法, 也能夠給孩子以自信,

Advertisiment
一旦孩子感覺到父母給予他特別的照顧的話, 他就會有依賴思想, 只要一有積痰發作時, 就會誇張地表現出精疲力盡的樣子, 事事依賴父母親。 還有, 確定孩子是"哮喘"後, 就要給他注射"改善體質"類的藥物, 這更會使孩子感覺到他與一般的孩子不同。

實際上胸內發痰鳴聲的孩子很多, 其中只有極少數患哮喘病, 而這些患者正是那些被當成"哮喘病"治療了的孩子。

最初, 在深夜孩子"發作"時, 多數父母親都急忙請醫生看一看, 可是, 以後慢慢地發現, 抱一抱孩子症狀就可以自然地緩解;另外又感覺到注射了"改善體質"的藥物也沒有什麼效果, 於是也就漸漸地不太緊張這件事了。 最後, 父母們終於認識到了不用把這樣的嬰兒當成"哮喘病"的患者來對待,

Advertisiment
但這一認識過程是經歷了很多波折的。

總之, 最初的"哮喘""發作"時, 可以請醫生看一看。 既然請醫生看了, 就應該接受各種各樣的治療。 但是在治療沒有效果的時候, 不要悲觀失望。 這就是你醒悟的第一步。 最後應注意的是, 絕對不要用外行人的藥和他提供的治療方法, 噴霧式的吸入劑則更不能用。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