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媽媽須知:兒童預防接種後不良反應

預防接種是把生物製品接種於人體。 對於機體, 任何體外的生物製品都是外來的異物, 刺激機體產生一系列的反應, 這些反應大部分是正常的, 多數極輕微, 極少因體質或生物製品的原因而產生異常反應。

正常反應:是由製品刺激機體引起的, 並由於製品的性質、接種的途徑不同, 引起反應的程度不同。 若是採用注射途徑, 一般在28小時左右局部有紅腫熱痛現象, 偶爾也有局部淋巴結腫痛或有體溫上升等。

接種活疫苗反應出現的較晚, 可有三種不同程度的反應:

弱反應, 紅腫塊小於2釐米, 兩天內消失,

Advertisiment
體溫可有輕度上升(37.1℃~37.5℃);

中反應, 紅腫塊2.5~5釐米, 體溫37.6℃~38.5℃;

強反應, 紅腫塊直徑大於5釐米, 局部淋巴結腫大, 體溫38.6℃以上。

以上這些反應都屬正常反應, 一般都是輕微的、暫時的, 不要做任何處理, 經適當休息即可恢復正常。 局部反應較重的, 可做熱敷, 並應注意感染。 全身反應嚴重者, 可對症治療。

異常反應:是指同一批製品同時接種許多人, 只有極個別人有與正常反應不同的反應。 一般極少見, 但若不及時發現和搶救, 有可能引起嚴重後果, 搶救及時可避免不良後果。

如暈厥(又稱暈針), 在注射後數分鐘內發生, 輕者感覺心慌、輕度噁心等, 短時內可恢復;重者臉色蒼白, 心跳快、噁心、出冷汗, 有時失去知覺。 過敏症, 有過敏性皮疹等。 此外還有血清病等。

Advertisiment
對於異常反應, 要給予恰當的處置, 最好就醫治療, 以免耽擱。

一般情況下, 預防接種後極少見異常反應, 只要保教醫護人員在接種後能注意觀察及時發現並處理或搶救, 是能避免出現嚴重後果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