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媽媽秒藏!兒童咳嗽防治“三要”

每當聽到孩子咳嗽, 爸媽總會很揪心, 咳嗽本來是一種保護呼吸道的反應, 不過也可能是因為基本引起的。 爸媽要辨別孩子咳嗽的聲音, 找出咳嗽的原因才是關鍵, 這樣才能對症下藥, 儘快的幫助孩子恢復健康。

咳是有聲, 嗽是有物, 咳嗽是既有聲又有物。 可能大多數人不知道, 咳嗽是自身的一種防護性反射動作, 可以通過氣流的快速運動, 清除氣道內的分泌物或進入氣道的異物, 以保持氣道暢通。 此外可排泄多餘的營養物質, 也就是把超過自身所需的從消化道吸收的營養物質以痰的形式排泄掉。

Advertisiment
因此, 咳嗽治療的時候必須要查明病因, 對症治療。 正如我們中醫常說, 見痰休治痰, 見咳休止咳, 針對病因治, 便為人中傑。


治咳要祛除病因

治咳要祛除病因

首先給家長介紹一下咳嗽常見的病因。

1、六淫傷肺。 所謂六淫, 是指風、寒、暑、濕、燥、火這“六氣”的運動變化超過了人之個體的耐受度而成為病因, 就會導致肺的功能失常, 出現咳嗽。 不耐寒出現的就是風寒咳嗽、不耐熱出現的就是風熱咳嗽。 由此類推, 有傷風、傷寒、傷暑、傷濕、傷燥、寒濕、濕熱、溫燥、涼燥等種種咳嗽。

2、邪毒、疫毒犯肺。 即生物因素如病毒、支原體、細菌等導致呼吸道感染、傳染引起的鼻咽炎、喉炎、氣管炎、支氣管炎和肺炎等。

3、飲食關肺。 飲食“聚於胃, 關於肺”。 飲食失節如饑飽無常、過饑、過飽;飲食不潔如腐爛、變質;飲食過鹹過甜,

Advertisiment
膏粱厚味, 香辣炙煿;飲水吃菜不足, 飲食寒溫失宜如過冷過熱等都會關係到肺, 可能引起咳嗽。

4、痰飲阻肺。 “脾為生痰之源, 肺為貯痰之器。 ”氣有餘便是火、火熱灼津成痰, 氣不足則為寒、虛寒冷凝致飲。 痰、飲滯留, 阻礙肺氣流通, 使病情加重或繼發感染。

5、七情幹肺。 喜怒憂思悲恐驚, 所欲不遂、哭鬧嚴重, 精神過度緊張或興奮等情緒變化過激都會引起咳嗽。

6、特稟體質。 接觸過敏源致咳, 形成過敏性咳嗽。

7、煙霧塵霾, 氣道異物等都會引起咳嗽。

因此孩子咳嗽時, 要及時就醫, 查明導致咳嗽的原因, 病因消除了, 咳嗽也就隨之消失。 特別是新生兒患肺炎時, 咳嗽症狀少見, 可能僅有鼻塞、氣急等症狀,

Advertisiment
容易耽誤。 查明導致咳嗽的原因, 病因消除了, 咳嗽也就隨之消失。


有痰要排痰化痰

有痰要排痰化痰

日常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可以有效防止孩子咳嗽的現象。

節食痰不生:要量腹而食, 以個體適合為標準。 特別是在孩子的餵養過程中, 晚飯要少吃, “常受三分饑”, 不宜喝飲料, 以杜絕生痰之源。 此外, 飲食太熱或者太涼都容易導致咳嗽。

肉多易生痰:隔輩親, 易溺愛, 肉食多, 反為害。 魚生火, 肉生痰, 吃蔬菜, 保平安。 飲食得宜痰不生, 健康成長不折騰。

“三浴”強體質:“三浴”指用水浴、日光浴、空氣浴來增強體質, 可以有效提高寶寶對周圍環境變化的耐受力。

早睡人安然:人體生物鐘, 是適應大自然的規律和節奏而形成的。

Advertisiment
不論孩子還是大人, 日常生活要有節奏, 動靜結合, 勞逸有度。 藥補不如食補, 食補不如神補, 早睡覺就是養神的重要措施。 “精神內守, 病安從來”。

情緒應樂觀:父母的情緒對孩子影響很大, 特別提醒家長, 應該學會調節和控制情緒, 生氣不要超過5分鐘, 不要讓負面情緒影響到孩子。

運動要恒年:運動鍛煉要從小量開始, 以自身耐受為度, 持之以恆, 堅持數年就能見到益處。

防意外傷害:嬰幼兒不要食用花生、豆粒等細小食品, 不要玩耍細小物件, 防止進入氣管形成異物影響呼吸。

防交叉感染:兒童自身抵抗力相對較弱, 外出應戴口罩、手套, 一般不要帶嬰幼兒到人群密集的地方, 不要帶嬰幼兒到醫院探望病人, 防止發生交叉感染。

Advertisiment


治療咳嗽的原則

調護要個體適宜

在咳嗽治療過程中, 通常應遵守以下原則:

晨起不止咳:晝咳莫止, 以利排痰。 白天咳嗽一般不用鎮咳藥, 因下呼吸道有分泌物(痰)時, 通過咳嗽才可排出體外, 若用鎮咳藥就會抑制咳嗽反射, 導致氣管支氣管內痰液滯留, 使病情加重或繼發感染。 但咳嗽嚴重影響呼吸、吃飯, 特別是晚上咳嗽頻繁影響睡眠時, 應請醫生幫助, 酌情選用止咳藥。

有痰宜排痰:痰之已成者, 為有形之痰, 就像身體的垃圾, 部位在肺。 有痰就排, 否則生變。 有痰不排, 堵塞發炎。 氣道通利, 呼吸順暢, 人得平安。

化痰要辨證:可用中藥、貼敷、理療、霧化、灌腸、按摩推拿等方法治療。 因咳而有痰者, 咳為重, 主治在肺;因痰而致嗽者, 痰為重, 主治在脾;咳嗽苔膩者,濕為重,主治在三焦;晨咳多食苔厚者,積為重,主治在胃;夜咳便秘腹脹者,滯為重,主治在腸;夜咳驚惕不安者,神為重,主治在膽;咳嗽面浮瞼腫遺尿者,水為重,主治在膀胱;急怒咳嗽喘悶咽癢者,氣為重,主治在肝;痰中帶血咳嗽咽痛者,血為重,主治在心;初病面紅胸痛痰黃者,毒為重,主治在衛氣;久病色黯多吐痰涎者,虛為重,主治在腎。

主治在脾;咳嗽苔膩者,濕為重,主治在三焦;晨咳多食苔厚者,積為重,主治在胃;夜咳便秘腹脹者,滯為重,主治在腸;夜咳驚惕不安者,神為重,主治在膽;咳嗽面浮瞼腫遺尿者,水為重,主治在膀胱;急怒咳嗽喘悶咽癢者,氣為重,主治在肝;痰中帶血咳嗽咽痛者,血為重,主治在心;初病面紅胸痛痰黃者,毒為重,主治在衛氣;久病色黯多吐痰涎者,虛為重,主治在腎。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