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媽媽支招 這樣讓寶寶戒奶瓶

戒奶瓶真的很重要嗎?

許多媽媽都知道斷奶的重要, 可是對斷奶瓶的重要性就不那麼清楚了。 其實, 看看長期使用奶瓶對寶寶的危害就一目了然了。

1、易造成“奶瓶性蛀牙”和“奶嘴性牙齒”

“奶瓶性蛀牙”大多發生在離不開奶瓶, 含著奶瓶邊吃邊睡, 年齡在18個月以內的嬰幼兒身上。 因為奶液和果汁等甜味飲料都是酸性的, 會侵蝕牙齒的保護層琺瑯質, 使牙齒表面粗糙、空洞化, 最終出現蛀牙, 間接或直接影響到以後牙齒的發育。

“奶嘴性牙齒”, 即通常所說的“暴牙”等。 寶寶睡著後, 仍然含著奶嘴睡覺, 久而久之,

Advertisiment
造成牙齒和嘴唇變形, 形成扒牙、地包天、切牙突出、上唇上翹、下唇懸掛、發音不准、說話漏風、馬臉等不正常現象。

2、造成營養不良

為了寶寶多進食和大人餵食方便, 媽媽便把米粉、奶糊、蛋黃, 甚至魚肉等輔食都灌入奶瓶裡, 把奶瓶當作“餵食器”, 讓寶寶吸取。 結果, 寶寶錯失練習咀嚼的機會, 許多固體食物難以攝食, 生長發育所需營養將無法足量供給, 導致營養不良。

3、影響寶寶心理健康

有的寶寶上幼稚園了還無法戒掉奶瓶, 吃飯的時候, 別的小朋友都開心地拿勺子吃飯, 他只能孤單地吃保育員沖的奶粉、米糊。 這樣的“與眾不同”和“另類”, 可能會受到同齡夥伴的排斥, 讓寶寶產生自卑感, 心理上受到傷害。

訓練用飲水杯的最佳時間

Advertisiment

寶寶4-6個月, 開始添加輔食。 與此同時, 媽媽開始逐漸減少使用奶瓶餵食的次數, 改用碗筷、勺子、杯子等工具餵食, 直至徹底扔掉奶瓶, 這就是“戒奶瓶”的最佳時間。

Tips::建議媽媽們最好在寶寶6個月大時就開始讓他嘗試用水杯飲水, 最晚也要從寶寶1周歲開始, 逐漸減少使用奶瓶的次數, 讓其慢慢適應沒有奶瓶的生活。

戒奶瓶的4招數

1、不把奶瓶當成“餵食器”給寶寶喂輔食和飲料。 儘量嘗試用勺子餵食。

2、寶寶哭鬧時, 不要用奶瓶哄他, 使他產生依賴感。 不讓寶寶含著奶瓶入睡。

Tips:選擇寶寶心情愉快的時候使用杯子, 渴、餓和累時不適宜。

3、多提供模仿機會, 利用寶寶的好奇心使他對杯子產生好感。 如給寶寶玩具杯玩, 經常讓寶寶看大家愉快地用杯子喝水喝果汁的場景。

Advertisiment

Tips:一開始選擇不易破碎, 有緊扣的蓋子、小吸嘴、雙把手的水杯, 等寶寶適應後再過渡到普通水杯。

4、及早開始培養寶寶用水杯喝水、喝飲料的習慣。 吃飯時, 給寶寶準備一個專用水杯, 他會在模仿大人喝水的同時, 逐漸學會使用杯子的技巧。

Tips:很多母乳餵養的寶寶都會抗拒奶瓶。 其實, 寶寶出生後就能用小量杯來喂水, 所以, 如果寶寶不接受奶瓶, 或者對奶瓶失去興趣時, 媽媽可以直接改用杯子給寶寶喂水。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