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媽媽必知的六大寶寶補鈣誤區

鈣是寶寶成長發育必需的營養元素, 缺鈣會影響寶寶的健康成長。 為了給寶寶補鈣, 父母們也是用盡了渾身解數, 可卻渾然不知地走進了給寶寶補鈣的誤區之中, 反而事倍功半, 收效甚微, 甚至沒有起到正面效果。

誤區一:補鈣時讓寶寶過多地攝入含磷食物

如果過多地攝入碳酸飲料、咖啡、漢堡包、比薩餅、小麥胚芽、炸薯條等大量含磷的食物, 使鈣與磷的比例高達1:10—20, 這樣, 飲食中過多的磷會把體內的鈣“趕”出體外, 從而導致身體缺鈣。 正常情況下, 人體內的鈣與磷的比例是2:1。

誤區二:補鈣時讓寶寶大量攝入高蛋白食物

Advertisiment

曾經有人做過這樣一個實驗:A:每天攝入80克的蛋白質, 將導致37毫克的鈣流失;B:每天攝入240克的蛋白質, 另補充1400毫克的鈣, 將導致137毫克鈣的流失。 這個實驗結果說明額外補充鈣並不能阻止高蛋白所引起的鈣流失, 過量攝入高蛋白食物而不注意酸堿平衡, 將導致鈣的大量流失。

誤區三:補鈣時卻不給寶寶補鎂

一般情況下, 給寶寶補鈣的時候, 只注意補充維生素D, 卻往往忽視了鎂的重要作用。 其實, 鈣與鎂就像一對雙胞胎兄弟, 總是要成雙成對地出現, 而且鈣與鎂的比例為2:1時, 最利於鈣的吸收利用。 因此, 在給寶寶補鈣的時候, 一定要均衡補充鎂。 含鎂豐富的食物有:黃豆、葵花籽、堅果(如:杏仁、腰果和花生)、穀類(如:黑麥、小米、大麥等)、海產品(如:鯖魚、金槍魚、龍蝦、小蝦等)。

Advertisiment

誤區四:補鈣時讓寶寶攝入大劑量維生素A

雖然維生素A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素, 但並不是攝入得越多越好。 因為維生素A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 它可以儲存於體內, 逐漸消耗、利用。 如果儲存過度或口服過量, 極可能會引起中毒。 嬰兒每天服用維生素A5—10萬國際單位時, 一般在半年內就可出現骨痛、脫髮、厭食等慢性中毒表現。 其實,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食材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因此, 只要通過日常飲食就可以給寶寶補充足夠的維生素A, 這樣既安全又健康。

誤區五:一說補鈣, 就給寶寶吃鈣片

市場上銷售的鈣片, 種類繁多, 口味豐富(草莓、蘋果、水蜜桃等), 顏色豐富, 深得父母和寶寶們的喜愛。

Advertisiment
說到補鈣, 這些鈣片也就自然成了父母的首選。 這些鈣片雖然吃起來方便, 但卻含有香精和人工色素, 對寶寶的生長發育沒有什麼益處。 長期給寶寶吃這些果味鈣片, 會導致寶寶食欲減退, 甚至還可能導致寶寶肥胖。 因此, 不宜多給寶寶吃鈣片。

誤區六:補鈣食物放鹽太多

近期有關研究發現:鈣與鈉在腎小管內的重吸收過程中會發生競爭, 鈉攝入量高時, 人體就會減少對鈣的吸收。 而且, 對於嬰幼兒而言, 腸胃道系統還未發育完全, 所以鹽的攝入量應該越少越好, 既能保證對鈣的吸收利用, 又能保證腸胃系統的發育。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