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如何護理寶寶的口腔

寶寶的口腔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媽媽比較關心的, 因為在孩子還不懂事的時候, 他們根本不知道什麼東西能吃, 什麼東西不能吃, 所以會見到感興趣的東西, 就會往嘴裡塞, 這樣難免會讓家長擔心。 那麼媽媽如何護理寶寶的口腔?母嬰專家調查發現, 在育兒的過程中, 我們發現寶寶會出現打鼾的情況, 有些寶寶還會出現鵝口瘡的等等問題。

6個月前的寶寶, 見到任何東西都想放進嘴巴舔一舔、咬一咬, 如同成人, 他們對甜味會有愉悅的反應, 對於味道較苦、酸的則會皺眉。 健康的寶寶唇色是紅色, 如果嘴唇顏色出現異狀,

Advertisiment
可能是寶寶體內的氧氣濃度不足, 有心肺問題, 應就醫診治。

口腔護理:新生兒口腔黏膜薄嫩易損傷, 而且損傷後極易造成感染, 故不宜經常擦洗口腔, 尤其不能挑破馬牙(位於口腔上齶中線和齒齦部位的黃白色、米粒大小的點狀物)。 要注意奶瓶乳☆禁☆頭的消毒, 以預防鵝口瘡及腸炎。 有的父母喜歡經常用布給小嬰兒揩洗口腔, 這樣做是不好的, 因為小嬰兒的口腔黏膜嬌嫩, 很容易引起破損而造成感染。 正確的做法應在兩次餵奶之間, 喂幾口溫開水即可。

寶寶會打鼾?

正常的呼吸應是安靜無聲的。 打鼾是呼吸時氣流進出鼻腔及口腔後部(口咽及喉嚨)時, 附近黏膜或肌肉振動所發出的聲音。 當寶寶神智不清時(如熟睡),

Advertisiment
也是全身肌肉呈放鬆的休息狀態, 口咽周圍的軟肉也鬆弛著, 所以呼吸阻力增加, 當氣流經過此部位時, 鬆弛的軟肉會忽閉忽開地隨著氣流振動起來, 即有鼾聲出現。 可請教兒科醫生仔細檢查鼻腔、咽喉、下巴骨部位有無異常或長腫瘤, 或是寶寶神經肌肉的功能有無異常之處。

Q:請問什麼是鵝口瘡?該怎麼治療呢?

A:鵝口瘡, 即是整個口腔黏膜出現白白的、類似奶塊的東西, 需請醫生開藥, 用藥擦拭所有患部, 一天1~2次。 2~3天后就會好, 家長不用太過擔心。

Q:寶寶嘴巴有異味, 這是怎麼回事?

A:有些人不論進不進食, 口腔內都有異常味道, 這預示了某些疾病存在的可能, 即使是新生寶寶也一樣。 可以讓寶寶多喝水, 清洗口腔;或是每次喝完奶後,

Advertisiment
幫寶寶用紗布清潔口腔, 避免味道產生。

Q:寶寶一出生就有牙齒, 這是異常現象嗎?

A:有的寶寶一出生就有牙齒, 如果牙齒堅固, 可暫時不要理會。 等寶寶大一點牙齒開始成長時, 若影響新長出來的牙齒, 再帶寶寶赴牙醫處診治。 如果出生時寶寶的牙齒就搖搖晃晃, 可讓醫生拔除。 有的寶寶牙齦上出現一顆顆珍珠狀的突起物, 其實無大礙, 這些情形會自己消除, 家長不用過度緊張。

知道了媽媽如何護理寶寶的口腔, 如果寶寶出現以上的口腔健康問題, 媽媽要注意了, 如果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要適當的做出調整, 如果不是, 需要儘快就醫檢查。 新生兒的口腔是非常容易受到傷害的, 所以在哺乳的過程中,

Advertisiment
尤其是用奶瓶餵奶的話, 一定要注意寶寶的口腔衛生, 最好是在兩次餵奶之間, 給寶寶喝溫開水。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