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婆婆們的這些坑娃育兒法,千萬要制止!

老人家給孩子“把尿”“咀嚼食物餵食”之類的情況, 基本上每個家庭都是存在的, 而這些行為對於寶寶以後的健康成長都是非常不好的。

兩代人帶孩子的觀念完全不同, 老一輩總是會用自己的“經驗”帶孩子, 然後還會指責兒媳婦的矯情, 可是不管怎麼樣, 為了孩子的健康, 如果遇到下面情況還是請你盡力制止吧!

1、習慣給孩子“把尿”

由於現在工作非常多, 年輕的小家庭都請父母來照顧剛剛出生的孩子。 老人家覺得孩子還小, 抱在手上把尿對於孩子來說是比較好的, 孩子也能夠更加舒服, 所以慢慢地就有了把尿的不良習慣。

Advertisiment

其實, 孩子在小的時候最好能夠養成自己上廁所的好習慣, 這樣其實能夠幫助孩子提高他們的排便能力, 促進消化系統迴圈, 這樣基本上就不會出現消化不好、便秘之類的情況了。 長時間的把尿對於孩子以後學會生活自理其實是起到了反作用的, 對於孩子來說容易養成依賴的不良習慣, 對於孩子的健康成長也是非常不好的。

2、咀嚼食物後餵食孩子

孩子的牙齒還沒有長好, 很多的爺爺奶奶害怕孩子咀嚼不了食物, 就自己先咀嚼爛之後餵食給孩子吃, 看起來這是對孩子好的一種方式, 實際上是“害”孩子的舉措。

成人的口腔裡面有著非常多的細菌, 而這些細菌當中除了有益菌之外更多的是有害的細菌,

Advertisiment
這些細菌會通過唾液進入到食物當中, 接著就會到達孩子的口腔和消化道, 其實對於抵抗力不強的孩子來說, 這是一種非常大的傷害。

3.小孩子小要穿金戴銀辟邪

在小孩子過滿月的時候, 不少老人家喜歡給孩子買些金銀首飾帶到身上。 曾經有位奶奶給孫子帶了金首飾不肯取下來, 兒媳婦勸都勸不住。

這其實是老人在表達對孩子的疼愛, 卻不知暗藏危機, 金銀是惰性物質, 孩子不過敏還好, 要是過敏受罪了。 就算要帶也最好帶那種沒有掛飾的, 以免孩子不小心吞進嘴巴。 還有一個注意事項就是不能給孩子帶過重的飾物, 孩子骨骼還很脆弱, 戴太重的掛飾影響正常發育。 所以建議老人家, 還是等孩子三歲以後再給他帶這些裝飾品吧。

Advertisiment

4、不帶孩子外出或玩耍

老人家帶孩子的時候總是非常擔心孩子的安全, 所以不喜歡帶孩子去外面玩, 生怕一出去磕了碰了, 孩子出什麼事情, 自己也會非常心疼。 不過要是一直都呆在家裡的話非常不利於孩子綜合能力的提高。

孩子應該多到外面玩耍, 多和大自然接觸, 能夠提高動手能力、思維能力、交流能力等綜合能力。

5.一出生就喝黃連水

孩子呱呱落地了, 家裡人都開開心心的迎接小嬰兒的出生, 婆婆公公也開開心心的從外地趕過來看看自己的孫子, 一進家門就幫孩子準備黃連水, 說剛出生的孩子喝點黃連水去胎毒, 真是讓人感到驚訝。

民間有胎毒之說, 其實這在醫學上根本就沒有科學依據,

Advertisiment
所謂的胎毒其實是因為母親懷孕期間內熱才引起的寶寶脂溢性皮炎, 這會導致寶寶皮膚上長疹子。 但是喝黃連水卻並沒有任何作用, 反倒是由於黃連苦寒會對胃部尚未發育完全的寶寶造成傷害, 輕則嘔吐, 重則出血, 所以當有老人按照老方法給小孩子喂藥的時候一定要諮詢醫生。

6.很小就喂米糊糊

米飯一直是大家傳統的食物, 老人家以前或多或少都經歷過糧食短缺, 當年沒有奶水的孩子都是用米粥代替的, 所以潛意識裡老人家覺得米飯就是最好的食物。

一位媽媽請婆婆帶孩子卻沒想到, 自己沒太注意的時候婆婆在喂孩子米糊。 孩子還沒有滿月, 太小了, 而且孩子根本就不吃,

Advertisiment
非常抵觸的哭鬧。 可是婆婆居然灌孩子, 看不下去了說了婆婆兩句沒想到還反被罵了一頓, “米飯怎麼就不能吃了, 你平時不就吃米飯的嗎?”

孩子還小, 消化系統非常脆弱, 最好的食物當然是母乳。 一歲以內的寶寶還是堅持母乳餵養比較好, 如果沒有母乳或母乳不足, 可以選擇嬰幼兒配方奶粉。

7.有一種冷叫奶奶覺得孫子冷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 在老人的照顧下, 很多小孩子穿的很多, 天氣稍有變化便被捂得嚴嚴實實。 老人認為孩子太小了, 抵抗力不行, 總是特別擔心孩子著涼, 於是便給孩子穿了一件又一件。

小寶寶調解體溫的能力還不夠完善, 需要比大人多穿一件衣服, 但是當孩子會爬會走的時候, 跟大人穿差不多就可以了。 孩子好動,容易出汗,如果穿太多出汗吹到風反到容易感冒。要告訴老人,孩子體溫略高於大人,不要擔心孩子會著涼。如果給孩子穿太多,將他捂得嚴嚴實實,絲毫不見風反而影響抵抗力,稍微吹到點風就容易感冒。

孩子好動,容易出汗,如果穿太多出汗吹到風反到容易感冒。要告訴老人,孩子體溫略高於大人,不要擔心孩子會著涼。如果給孩子穿太多,將他捂得嚴嚴實實,絲毫不見風反而影響抵抗力,稍微吹到點風就容易感冒。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