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懷孕期>懷孕常識>正文

妙招教你怎麼給孩子講道理

丫丫會說的第一個有意義的字就是“不”(不是“媽媽”也不是“爸爸”)。 從8個月大開始, 她就“不不”個不停, 非常明確地表示著自己對大人命令的反應。 媽媽周女士很苦惱, 她明白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對孩子講道理, 問題是那麼小的孩子能聽懂道理麼?

早教中心老師表示, 其實2歲以下的寶寶已經能購能讀懂父母的表情, 能聽懂讚揚和批評, 能知道誰喜歡他等等。 林曉娜給父母支出了以下三種給孩子講道理的妙招。

妙招1 抓住孩子切身體會講道理

什麼事情都是自己經歷過才最能記憶深刻。 丫丫不到1歲時,

Advertisiment
對家裡的電飯煲煮飯時冒的蒸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老想伸手去觸摸, 任憑媽媽怎麼解釋都無濟於事。 有一次, 她剛摸到碗沿時被燙了一下, 媽媽告訴她這就叫“燙” , 於是她記住了。 當她再伸手去摸鍋裡的蒸汽時, 媽媽就告訴她“白氣也很燙”, 還帶她走到電飯煲邊上。 這時她就開始邊說“燙”邊後退, 也就不再靠近蒸汽了。

妙招2 面部表情表達傳遞道理

孩子其實非常善於察言觀色, 他們經常在大人不注意的時候觀察模仿, 大人有不高興的情緒, 他們也會琢磨這個表情的含義。 丫丫不愛吃青菜, 媽媽板起臉來告訴她, 青菜必須吃。 她看著媽媽的表情, 低著頭也不高興了, 抓起媽媽的手就咬, 這時媽媽告訴她手被咬疼了, 表情痛苦。

Advertisiment
丫丫想了想, 用小手輕輕地摸了摸媽媽的手, 接下來雖然她不想吃青菜, 但是也含在嘴裡。 最重要的是, 她以後很少再咬人了。

妙招3 言傳身教代替說教道理

孩子可能聽不懂複雜的語言, 但是父母的示範能使他們瞭解很多說教代替不了的事情。 如果不希望孩子登到高處向下看, 大人也最好不要當孩子的面站在凳子上或床上關窗戶。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