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妙招對付“倔強”寶寶

我們常常聽到父母們有這樣的抱怨——

“我們家孩子頑皮得要命!一點也不聽話!”

“是啊, 不管我怎麼教導, 她就喜歡事事跟你對著幹。 ”

“現在那麼小就不聽話以後長大了該怎麼辦啊?”

“寶寶是不是在‘變壞’呀, 這可怎麼辦?”

其實, 父母的擔心有點杞人憂天了。 幼兒心理學家們研究證明, 寶寶兩歲以後, 由於自我意識越來越強烈, 對成人的要求和安排才會表現出越來越大的自主選擇性, 喜歡說“不”、“我就要……”等, 這個時候無論你多麼有權威, 只要不對他的胃口, 他就會反抗到底。 所以寶寶的這些行為是正常的, 並不是什麼“變壞”的徵兆。

Advertisiment
父母應首先認清這一點。 對於寶寶的反抗行為和想法以一種尊重的態度來看待。 如果父母們能夠想到寶寶的反抗並非反叛, 而是表達自我想法的一種方式時是否更能容易接受孩子的想法呢?

解析寶寶的“反抗”

1. 寶寶運動能力的發展

隨著寶寶體格的快速發展, 身體活動能力也逐漸成熟, 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可以自己做。 因此他們異常渴望擴大自己獨立的活動空間, 不斷地去獨立嘗試去做新的事情。 但很多家長由於害怕寶寶受傷等原因, 都會加以阻攔和限制, 於是寶寶就會產生了反抗的情緒。

2. 寶寶自我意識的發展

在最早的時候寶寶還不能區分自己的意願和別人的意願。 而在寶寶兩歲後,

Advertisiment
他們可以漸漸分清哪些事情是別人讓我做的, 哪些是我自己想做的。 因此在他們剛形成這樣的思維時,對於表現自我的態度也變得異常的頑強。 但這種表現往往與成年人的規範相抵觸, 進而讓寶寶產生了挫折感, 最終導致寶寶的反抗行為。

3. 寶寶自我情緒控制的不成熟

對於沒有經歷過很多事的寶寶來說他們的情緒控制能力還很弱, 一旦感到不滿, 就會毫無掩飾地表現出來。 吵嚷、哭鬧通常是他們主要的宣洩方式。 而父母們就認為這是孩子們在無理取鬧, 是他們反叛的表現, 於是便去制止和反對他們, 從而導致了寶寶的反抗行為。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