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妊娠高血壓治療:診斷和治療

孕婦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簡稱“妊高征”, 是孕婦在妊娠24周以後出現高血壓、浮腫、蛋白尿、頭痛等症狀, 屬妊娠期特有的、常見的疾病。 妊娠高血壓綜合徵發病原因未能真正明瞭, 迄今較公認的有免疫學說, 子宮胎盤缺血, 腎素-血管緊張素-前列腺素系統平衡失調和彌漫性血管內凝血等與其發病之關係較為密切。 妊高征的基本生理變化是全身小動脈痙攣而導致腦、腎、心、肝、子宮胎盤不同程度的病理生理改變, 從而產生相應的臨床表現。 隨著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嚴重程度的不同, 其凝血功能也相應出現不同的變化,

Advertisiment
甚至可導致彌漫性毛細管內凝血(DIC)。

孕婦妊娠高血壓綜合症的臨床診斷:

孕24周以後臨床表現高血壓、浮腫、蛋白尿。 (1)高血壓:血壓>130/90mmHg, 或與基礎血壓相比, 收縮壓>30mmHg, 舒張壓>15mmHg。 (2)浮腫:經臨床休息6-8小時後, 浮腫不消退;或每週體重增加0.5公斤。 (3)尿蛋白:尿常規有蛋白或尿蛋白尿定量>0.3g/24小時。 先兆子癇為血壓>160/L10mmHg,蛋白尿++→+++, 伴水腫、頭昏、胸悶、眼花等症狀;子癇則伴發抽搐、昏迷。

孕婦妊娠高血壓綜合症的治療方法:

(1)鎮靜、降壓、解痙以防子癇發生。

(2)輔助檢杳, 瞭解心、肝、腎功能;有無血液濃縮現象, 注意水及電解質平衡。

(3)監測胎兒、胎盤功能。 (4)掌握擴容的指征, 適當應用利尿劑, 適時終止妊娠, 預防並及時識別和處理妊高征的併發症。

妊高征的表現屬祖國醫學中“子氣”、“子腫”、“子煩”、“子暈”、“子癇”等範疇。

Advertisiment
本病初起于孕婦素體脾氣虛、脾陽不足, 以致不能運化水液而發為水腫脹滿, 或脾腎陽虛水泛為全身浮腫。 脾腎兩虛陰液受阻, 水不涵木或土虛木鬱均可導致血虛肝旺, 加之精血聚以養胎, 更加重肝腎陰虛, 乃致肝陽上亢。 于妊娠晚期或分娩時, 由於陰血聚以下, 精血愈虧, 孤陽失潛, 一經情緒激動或刺激, 肝陽暴越, 神不內守, 肝風內動或氣火夾痰蒙蔽清竅, 乃致抽搐、昏迷為子癇。 這和現代醫學的妊娠水腫、妊娠高血壓、先兆子癇、子癇的階段性發展規律有相合之處。 本病常見有瘀症表現。 瘀血的形成是由於患者平素情感抑鬱, 氣機不暢, 加之妊娠血聚養胎, 使氣血運行和氣機升降受阻,
Advertisiment
發生氣滯血瘀, 瘀阻脈絡, 或因陰虛內熱, 熱鬱血瘀, 久瘀化火更加傷陰。 因此, 目前一般認為在妊高征中氣滯、陰虛、血瘀互為因果, 而中心環節為瘀。 治療應以消瘀為主, 臨床採用活血化瘀, 理氣行水, 平肝潛陽, 清熱熄風等法以消除病因, 恢復機體陰陽平衡, 使孕婦妊娠正常進行。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