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果BB還經常感冒 大概因為沒做到這些

為什麼如此精心護理、小心翼翼, 寶寶依然小病不斷?家有寶寶的你是不是很苦惱, 下面就由一位媽媽網友來講述, 對於如何提高寶寶的抵抗力, 如何減少寶寶的感冒次數, 如何把感冒的小火苗掐滅在搖籃之中, 我們一起來聽聽她與寶寶感冒的“抗爭”經驗。

一、6個月以後是疾病多發階段, 要提高警惕
一旦過了六個月, 嬰兒體內的母體免疫球蛋白逐漸耗盡, 疾病的高發期從此開始。 所以, 六個月之後的寶寶, 要比以往的日常護理提高警惕。 以往不會生病的情況, 現在可不一定, 千萬不能大意。 尤其到春季、冷熱交替的季節,
Advertisiment
都是感冒及各種疾病的高發季節, 要特別注意, 從思想上重視起來, 從行動上緊張起來。
二、為寶寶正確減衣減被很重要
寶寶生病的最大導火線就是著涼了, 自身的溫度沒有調節好, 這就需要在平時護理的時候適時增減衣物。 其實為寶寶減衣減被也需要勇氣和正確的判斷, 媽媽們總是擔心寶寶會著涼。 標準就是, 減衣減被後, 摸摸寶寶的小手, 溫溫的就是溫度適宜。 熟睡時, 腳也是溫暖的, 但不出汗, 就是最舒適的溫度。 寶寶自身的散熱和排汗功能還不夠完善, 大人如果穿衣多了, 會覺得熱、出汗、不舒服, 而寶寶就不一定, 他不會說話, 只能這樣熱著。 如果寶寶長期穿衣過多, 手心經常是熱熱的, 尤其是幹熱,
Advertisiment
不出汗, 就不是一件好事。 這樣過不了多久, 寶寶就會肺胃蘊熱, 降低抵抗力, 引發呼吸道感染。
三、寧可少吃不要多吃, 兼顧易消化還保證營養
其實寶寶的消化系統與他的免疫系統也是密切相關的。 如果攝入食物過多, 必然造成消化系統、代謝系統的超負荷運轉, 腎臟、肝臟負擔過重。 不久就會食積成滯熱, 留阻體內, 妨礙正常迴圈, 降低抵抗力, 引發疾病。
每頓飯都嚴格控制, 稠的食物不可超過半小碗, 很稀的食物可以稍多一些;每天的蔬菜量略有增加, 但葷菜類少吃, 堅決不超過1大匙, 哪天感覺他消化不太好時就不吃。 葷菜類多吃魚, 少吃肉。 必要的情況下, 可以減掉一頓輔食, 但牛奶和水果不減。 這樣既易消化, 還保證了營養。
Advertisiment

還是那句老話:“要得小兒安, 三分饑和寒”。 老一輩傳下來的育兒理念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四、讓寶寶養成愛喝水的好習慣
眾所周知, 水是個好東西, 水能治百病。 但到了小寶寶身上, 有時喝水變成了一件很困難的任務。 添加輔食後的寶寶, 一定要每天加水。 稍大一點的嬰兒, 由於吃的食物成分已逐漸接近成人, 每天一定要喝水。 一般150毫升是嬰兒的一天需水量。
對於拒不喝水的寶寶, 一定不可以一直順著他, 要想辦法改掉這個壞習慣, 比如用果汁加水或用小勺喂。 小寶寶的習慣是靠家長來培養的, 如果他十個月時不喝水, 那到一歲他也不喝, 到兩歲、三歲, 如果一直沒有養成喝水的習慣, 對健康是非常不利的。
這是因為小嬰兒腎臟功能發育不全,
Advertisiment
往往由於餵養不當, 腎臟功能受到一定的影響。 喝水也是增強腎臟功能、濾出毒素的重要手段。 身體代謝系統功能增強, 消化系統、免疫系統都隨之良好運轉。
最後, 還要告訴各位媽媽的是, 不要對小寶寶的生病太緊張。 即使我們百般精心護理, 小孩子也總要生病的, 每年3-4次的感冒都是正常的, 也是自身免疫系統完善和提高的一個標誌。 媽媽的心都是柔軟無比的, 寶寶生病時的焦急是人之常情。 但我們在盡最大努力去避免可以避免的病痛之外, 要學習的, 就是用輕鬆一點的心態去對待寶寶的病痛, 積極地照顧他、治療他。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