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預防癲癇病的遺傳

什麼是癲癇?

癇是一種疾病和綜合征, 以腦部神經元反復突然過度放電所致的間歇性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失調為特徵。 是一種起源於大腦, 並反復發作的運動感覺、自主神經、意識和精神狀態不同程度的障礙。

癲癇的特點:

1、反復性:是指有第一次發作後, 間隔一段時間後, 肯定會有第二次、第三次以至多次發作。 即使是最常見的抽搐, 如果只發生一次, 也就不具備反復性, 是不能診斷為癲癇的。

2、發作性:是指症狀突然出現, 也突然中止。 我們也許曾見過有的患者正在行走中或吃飯時突然倒地抽搐, 過一段時間後又恢復正常。

Advertisiment
還有一些患有腹型癲癇的兒童在玩得正高興時突然劇烈腹痛, 啼哭不止或倒地不起, 幾分鐘或幾十分鐘後完全消失又繼續玩耍。

癲癇發作時的表現:

癲癇大發作——癲癇大發作也叫強直—陣攣性發作, 是最常見的發作類型, 約占所有癲癇發作的81%。 其表現:突然意識喪失、兩目上翻、瞳孔放大、牙關緊閉、大小便失禁、面部蒼白或青紫, 可有豬叫(或羊叫)聲, 繼全身強直痙攣, 約幾分鐘全身抽搐後自然停止, 口吐白沫或血沫(舌和口腔粘膜咬破時), 最後肌肉鬆弛, 病人呈昏迷或昏睡狀態, 臉色漸漸正常, 神志逐漸清醒。

癲癇大發作時, 病人意識喪失, 跌倒後可導致外傷, 痙攣時又可引起關節脫位、骨折、昏迷, 可導致吸人性肺炎、窒息等等。

Advertisiment
如果短期內癲癇大發作接連發生, 病人始終呈昏迷狀態, 則叫癲癇持續狀態(另述), 必須及時搶救。 

經過以上解釋, 不少准媽媽對癲癇有所瞭解了, 對於患有癲癇的准媽媽來說, 避免將癲癇遺傳給胎兒, 有必要知道如何預防癲癇, 下面就讓幸孕草為大家講解一下吧。

影響患有癲癇的准媽媽把癲癇遺傳胎兒的因素主要有兩個:一個是癲癇發作本身, 另一個是抗癲癇藥物, 這是患有癲癇的准媽媽想要生孩子時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那麼如何控制這兩個因素來預防小兒癲癇呢?下面就從這兩方面談一下如何預防:

1、癲癇發作本身:

這是患有癲癇的女性想要懷孕生孩子時必須考慮的問題。 經常碰到有些癲癇患者在懷孕以後發作次數明顯減少了,

Advertisiment
或者停止了發作, 也有的患者反而在懷孕後發作加重了。 有些患癲癇的母親只考慮藥物的副作用, 認為吃藥對孩子不好, 而盲目減藥停藥, 導致頻繁的癲癇大發作, 其實這樣反而會對胎兒造成了更大的傷害。 藥物的副作用固然可怕, 但在醫生的指導下, 癲癇准媽媽們可以通過調整藥物的種類和劑量而避免抗癲癇藥物的致畸作用。

所以說防止影響胎兒的正確方法是及時看癲癇的專科醫生, 早期進行諮詢, 在沒有發作或很少發作的前提下儘量減少抗癲癇藥物的用量。

一般認為胚胎發育早期的3周-8周最為重要, 缺氧和藥物可能對胚胎造成損害。 尤其是癲癇大發作可能造成胎兒的缺氧,

Advertisiment
危害極為嚴重。 因此, 妊娠早期如有癲癇大發作的孕婦應考慮中止妊娠。 非痙攣性的發作一般危害不大。 大部分妊娠早期的癲癇大發作均是由於病人擅自減藥停藥所致。

另外, 對胎兒的影響主要來自母親, 有癲癇病的父親一般不必有所顧慮。

2、抗癲癇藥物的作用:

服用抗癲癇藥物的婦女所生的嬰兒發生各種畸形的危險性高於正常人群2倍一3倍。 各種抗癲癇的藥物對胎兒的影響也不盡相同, 一般認為苯妥英鈉、魯米那、丙戊酸類藥物有較高的致畸率, 其它藥物如卡馬西平等也有一定的致畸性。 另外, 服用抗癲癇藥物的種類越多、劑量越大, 其危險性越高。

服藥中的癲癇婦女在懷孕前應在癲癇專科醫生的指導下做好計畫。

Advertisiment
在妊娠前半年就應將癲癇發作控制到最少限度, 藥物儘量由多劑減至單劑, 維持能夠控制癲癇發作的最低劑量。 整個妊娠期要定期隨診, 定期測定藥物血中濃度, 定期產前檢查, 包括B超檢查。 只要做好以上準備工作, 90%的癲癇婦女是能夠正常懷孕及分娩的, 所生的寶寶也是健康的。

總之, 患有癲癇的女性在準備懷孕前就應做好相應的準備, 徵求醫生的意見, 並在半年前就將抗癲癇藥物控制在最小劑量, 藥物的種類減至單劑。 在整個妊娠過程中也要定期檢查, 避免孕期中的不良情況。 只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充足的準備, 做好預防措施, 絕大多數都能做到有效的預防。 此外, 妊娠期患者還應補充足量的維生素、微量元素和葉酸, 保證充足的營養和睡眠,儘量避免服用其他的藥物,禁止飲酒和吸煙。

保證充足的營養和睡眠,儘量避免服用其他的藥物,禁止飲酒和吸煙。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