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面對寶寶的小情緒

寶寶從一出生開始, 就有各種各樣的小情緒了, 有時候會開心地咯咯笑, 有時候會哭個不停, 有時候會憤怒地皺起小眉頭……媽媽面對寶寶的各種情緒容易抓狂, 不耐煩, 其實情緒也是需要管理的。 就像寶寶們學習走路一樣, 會一次次跌倒, 再一次次爬起來, 需要反復練習, 才能夠遊刃有餘地真正走起來。

作為父母一般都不太願意接受孩子們有負面情緒, 這主要是因為我們從小就一直被灌輸, 有負面情緒是不對的, 我們就應該每天開開心心的, 不能生氣不許憤怒, 所以當我們成為父母的時候, 也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有負面情緒。

Advertisiment
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 我們總會儘量不讓孩子有負面情緒的展現。 而一旦寶寶有負面情緒出現, 大多數父母會用粗暴的方法對待或者逃避去壓制和掩蓋這些情緒, 覺得只有這樣做了, 才會是好爸爸好媽媽。

事實上情緒並沒有對錯, 我們通常所說的“正面”或者“負面”情緒, 只是代表情緒帶給我們的感受, 是舒服或者不舒服。 不舒服的負面情緒, 其實是在提醒孩子們什麼事情需要改變或者調整, 這樣孩子們才能真正學會去面對自己的情緒, 有機會去面對如何處理如何改變自己的想法, 如何讓自己更舒服一些。

面對寶寶的小情緒

情景

陽陽2歲9個月, 出去玩喜歡買東西。 出門前已經打過“預防針”:“寶寶今天去公園玩,

Advertisiment
不買東西。 ”但在公園門口看到各種新奇古怪的玩具, 陽陽忍不住了, 要這要那, 不買就哭。 怎麼辦?

3位媽媽放大招:

晨晨媽轉身就走“說好不買就不買, 說到做到, 沒理由耍脾氣”。

月月媽“別哭別哭, 這東西不好, 回頭媽媽給你買好的。 ”

陽陽媽“寶寶, 媽媽看得出你想要這個玩具, 現在不能買你很難受, 對嗎?但我們出門前講好了今天不買東西, 媽媽願意和你一起遵守這個約定……你難過想哭是嗎?媽媽陪你……要不我們進公園裡看看有沒有寶寶喜歡玩的遊樂項目?”

分析

晨晨媽的表現是典型的強硬派, 因為媽媽的態度簡單粗暴, 孩子認為媽媽不理解自己。 因而媽媽講再多的道理, 孩子就是聽不進去。 時間久了母子間容易產生衝突。

Advertisiment

月月媽利用孩子的特點, 假裝妥協側面解決了問題。 這種做法對小寶寶短時間有效, 但長遠上並不可取。 隨著寶寶獨立思考能力的加強, 媽媽的這種小把戲容易被看穿, 同時孩子對媽媽的信任度也會受到損害。

陽陽媽從寶寶的角度考慮, 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 並幫著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 同時還想出辦法幫寶寶解決問題。 這樣的做法寶寶容易接受, 當孩子把重心放到解決問題上, 情緒就自然平復了。

理解、接受寶寶的負面情緒

作為父母, 要學會冷靜地對待孩子的負面情緒。 當寶寶發脾氣了, 別急, 可以先試著幫孩子給自己的情緒命名, “你剛才的問話媽媽沒有回應, 是不是不高興?”“小朋友剛剛拿走你的玩具,

Advertisiment
是不是不開心?”在這種引導下, 孩子會慢慢理解自己的情緒, 然後告訴你是因為這個或那個而不高興。

當孩子感覺到自己的情緒被理解和接受, 會慢慢平靜下來。 反之, 如果我們用強硬的態度來回應寶寶的情緒, 寶寶會覺得大人無法理解他們, 不知道他們的想法, 就會繼續他們的負面情緒。

因而當父母面對孩子的負面情緒時, 要給寶寶表達情緒的權利。 父母需要先處理好孩子的心情, 再去處理事情。 我們要做的不是讓寶寶沒有負面情緒, 而是讓寶寶慢慢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 不亂發脾氣。

父母管理自己的情緒

父母在行不言之教。 要想寶寶好, 父母自己先要做好。 比如不在公共場合批評寶寶, 不讓孩子覺得沒有面子,

Advertisiment
感到羞恥;不傷害孩子的自尊, 講“你怎麼那麼笨啊”等貶低孩子的話。 還有重要的一點, 父母尤其是媽媽自己不要太焦慮了, 媽媽一焦慮就會直接影響到孩子, 當媽媽無所適從的時候, 孩子更不知道怎麼應付自己的小情緒了。 而受到父母責怪或者責駡的孩子, 更容易產生情緒問題。

因而, 在寶寶成長的路上, 我們做媽媽的一定要學會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學會客觀地面對孩子成長中的各種改變, 各種情緒。 我們不能期望我們的孩子一點沒有情緒, 適當的情緒發洩是一件好事, 孩子情緒的表達越直接越好, 這個時候需要媽媽給予寶寶恰當的支援, 慢慢地讓寶寶承受和適應, 這對寶寶未來的成長會有很大幫助。 為了寶寶,媽媽們,加油!

為了寶寶,媽媽們,加油!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