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面對寶寶發脾氣

1. 本能的反應

年齡階段:一歲以前。 孩子通常以哭來表達憤怒。

例子:孩子疲倦或做不好某件事, 如玩積木總是倒塌下來, 或完興正濃, 父母親制止, 要他上床睡午覺。 孩子疲倦的精神狀況將減低他的耐性, 這都會使孩子容易感到生氣, 續而發脾氣。
家長應付方式:當孩子累了或煩躁時而發脾氣, 這時需要抱抱他、拍拍他、給予他安全感, 待他的脾氣稍微緩和, 再向他講理由, 並慰鼓勵。

避忌:父母不去理會孩子的胡鬧, 或採用責打的方式。 ---這樣只會讓孩子變本加厲。

2. 因為受忽視而亂發脾氣

年齡階段:二三歲時。

Advertisiment
雙足亂踢、地上打滾, 亂扔玩具。

比如:爸爸或媽媽加班遲遲未回家, 孩子感覺沒有安全感, 續而哭鬧、丟玩具等以發洩心中的委屈。

家長應付方式:孩子年齡越小, 情緒越不穩定, 注意力也容易轉移。 當孩子有不愉快時, 父母可採用遊戲轉移法, 如:帶孩子去他喜歡玩的蕩秋千, 讓孩子能發洩內心的緊張。 父母這方面一定要從心理出發, 從感情上來安撫他, 哄勸孩子, 要有耐心。

避忌:高聲喊罵, 甚至動怒打罵。 ---這樣, 孩子的脾氣會越演越烈。

3. 因為需要不滿足而發脾氣

年齡階段:三歲以上。 提高聲量、粗暴行為、攻擊及報復性的行為。

4妙招對待爆脾氣的寶寶

比如:孩子無論在家或在外得不到某種玩具、食物或外出遊玩的機會等, 就會通過大聲不停地哭鬧來達到目的。

Advertisiment

家長應付方式:把孩子放在床上或地毯上, 使他不至於嚴重傷害自己。 父母需堅定告訴他:“除非你平靜下來, 否則爸爸媽媽不會跟你講話。 ”然後, 安然走開。 (不要回頭, 否則孩子可能會胡鬧一番)等他平靜後, 把孩子擁抱懷裡, 談談剛才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事, 聽聽孩子的心聲。

即使在外也一樣, 父母可佯裝離開現場, 將孩子短暫隔離, 冷落他一會兒, 讓他有機會重新思考明白他自己的行為已經惹大人生氣了。 如此反復幾次, 孩子就會感到自己發脾氣、哭鬧也毫無意義, 得不到家長的注意, 得不到自己要得東西, 慢慢的, 就不再亂發脾氣了。 每次發作平息後, 父母要記得給孩子講道理。 直接告訴他剛才的行為是不好的。

Advertisiment
要讓孩子知道父母還是愛自己, 只是不愛他發洩憤怒的行為。

再者, 父母帶孩子出門前應向孩子提出明確、具體的要求, 讓孩子能照著做, 逐漸培養孩子的自製力。

避忌:與孩子對峙、不能因他發脾氣而順他的意思去做。 ---這會讓孩子越發越得寸進尺, 逐漸養成習慣就難以糾正過來了。

4. 因為別人不理解而發脾氣

年齡階段:五歲以上左右。 由於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增強, 所以開始從父母那兒學會責駡、粗暴語言、粗暴行為、失去耐性。

比如:當孩子盡情在講述自己同學趣事時, 父母因忙於別的事情, 而只是隨便點點頭或哼哼兩聲來應酬孩子, 孩子會感到自己受冷落, 也會藉故發脾氣, 哭鬧。

家長應付方式:家長暫時放下手中忙碌事項,

Advertisiment
以專注的神情, 專心聆聽和理解孩子的話語, 也陪孩子聊聊。

避忌:一些父母不但沒有反省自己的態度, 反而將注意力放在指責在孩子的哭鬧脾氣上。 有者父母更是批評、諷刺、指責孩子多話、牙尖嘴利沒禮貌, 如此一來, 孩子轉而不敢表達自己, 收藏自己內在的感覺, 悶在心裡。

一般來說, 孩子發脾氣的行為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減弱。 如果你的孩子發脾氣, 不要自責自己教子無方。 每個孩子養成這習慣的原因不同, 家長可採用不同的方式預防:

4妙招對待爆脾氣的寶寶

一歲以前兒童:只要發覺孩子過度疲倦或易怒時, 以溫和態度語氣叫他停止他正參與的活動, 或陪伴參與, 直到困難克服為止。

Advertisiment

二歲三歲以前兒童:協助孩子與其他孩子相處。 因這年齡的孩子還不懂得如何分享或輪流一起玩耍。

學習年齡兒童以上:家長可嚴格的告訴孩子, 亂發脾氣是令人難以忍受的。 家長決定懲罰孩子的方式要一致, 彼此溝通好, 千萬不要一人責備, 一人去哄勸, 還有一人去孩子面前討好, 更不要當著孩子面前爭論。 孩子發完脾氣, 待情緒平穩後, 家長可鼓勵孩子將他們自己內心的憤怒情緒、情感、想法寫下來, 讓孩子學習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

·家長本身應以身作則

父母應緊記不要經常發脾氣, 不宜太情緒化, 大吵大鬧。 父母是孩子模仿的對象, 如果父母本身常鬧脾氣, 孩子肯定受影響。 因此, 父母應該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氣氛, 讓孩子保持積極情緒,控制不良的情緒爆發。

總結:脾氣發作不僅嚴重損傷孩子的情緒和生理狀態,而且使父母深感懊惱。許多父母對發脾氣的孩子之所以感到棘手,是不瞭解孩子發脾氣的各種原因,如果瞭解了原因,並針對處理,情況也許就會好得多。但如果孩子發脾氣的暴力行為繼續惡劣,家長應尋求專業人員的協助。

讓孩子保持積極情緒,控制不良的情緒爆發。

總結:脾氣發作不僅嚴重損傷孩子的情緒和生理狀態,而且使父母深感懊惱。許多父母對發脾氣的孩子之所以感到棘手,是不瞭解孩子發脾氣的各種原因,如果瞭解了原因,並針對處理,情況也許就會好得多。但如果孩子發脾氣的暴力行為繼續惡劣,家長應尋求專業人員的協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