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陪孩子一起做好入學的準備

孩子在家裡同, 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睡幾乎都由父母細心照顧。 在父母照料下生活, 孩子能獨立支配的活動和事情很少, 獨立生活的能力、自理能力、獨立學習的能力和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都較差。 為此, 家長要提前從以下方面做好孩子獨立生活的準備, 及早培養他們獨立生活的能力。

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

要讓孩子知道, 自己長大了, 即將成為一個小學生了, 生活、學習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師, 要慢慢地學會生存、生活、學習和勞動, 自己的事自己做, 遇到問題和困難自己要想辦法解決。 要培養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

Advertisiment
在學習生活中, 要自我觀察、自我體驗、自我監督、自我批評、自我評價和自我控制等, 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讓他們懂得什麼時候應該做什麼事並一定要做好;什麼時候不該做什麼事, 並控制自己的願望和行為。

培養孩子生活處理能力

培養孩子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等方面的處理能力和習慣, 逐漸減少父母或其他成人的照顧, 學會生存。 在日常生活中, 讓他們學會自己起床、睡覺, 脫穿衣服、鞋襪, 鋪床、疊被;學會洗臉、漱口、刷牙、洗手、洗腳, 自己大小便;學會擺放、洗涮碗筷, 端菜盛飯, 收拾飯桌;學會洗簡單的衣物, 如小手絹、襪子等。

培養孩子學習方面的動手操作能力

教給孩子有關學習生活的常規知識, 要求孩子愛護和整理書包、課本、畫冊、文具和玩具;學會使用剪刀、鉛筆刀、橡皮和其他工具,

Advertisiment
會削鉛筆, 並能製作簡單的玩具等。

培養孩子服務性勞動的能力

要求孩子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 學點簡單的勞動技能, 會開關門窗, 掃地、擦桌椅, 在活動、遊戲或開飯前後, 拿出或放回餐具、玩具、用具和圖書等。

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規

在幼稚園大班階段, 要適當調整孩子的作息時間。 例如, 每天6:30以前起床, 8:30入園, 下午4:00以後離園, 晚上8:30就寢。 暑假在家適當縮短午睡時間。 晚飯前後與孩子共同商量一些活動內容, 如畫畫、彈琴、玩玩具、看書等, 動靜結合, 使孩子每天的生活富有節奏, 與小學生的生活相接近。

培養孩子活動的堅持性

上小學後, 孩子上課和完成作業,

Advertisiment
很大程度上需要較強的堅持性。 一般, 幼稚園大班孩子注意的保持時間為8~10分鐘, 家長可以有意識地延長孩子的活動時間。 對孩子藉口不感興趣而頻繁變換活動內容的現象, 父母可以從孩子最感興趣的活動開始, 並陪著孩子玩, 逐步提高時間要求, 直到孩子一個活動25分鐘不覺疲勞。

創造利於孩子生長的環境

家長要合理安排孩子在家的膳食供給, 保證營養的全面攝入。 家庭成員之間要互尊互愛, 不當孩子的面爭吵, 從而使孩子情緒高漲, 達到良好的精神狀態。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