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開發寶寶右腦

右腦具有音樂、繪畫、空間幾何、想像等功能。 掌管想像直覺、韻律空間等感性思維。 著重全貌, 具空間感, 又稱“藝術腦”。 較偏向情緒性或直覺式思考, 需要負擔較多的正反情緒感受與處理。 現代教育家紛紛指出, 人類的右腦原本就具有天才能力, 只是沒有加以充分開發利用, 而未來的世界是右腦發達的人活躍的時代。 怎樣從嬰兒期就開始開發右腦, 應是父母早教的重點之一。

0-2歲寶寶右腦開發:以感官訓練為主

嬰兒期主要是接受感知經驗, 包括大腦的視覺經驗、聽覺經驗、觸覺經驗、嗅覺經驗、味覺經驗以及本體感經驗等。

Advertisiment
這一階段, 寶寶往大腦裡存儲的感知經驗越多, 右腦的開發程度就越大, 以後可提取的資訊與經驗也就越多。 針對右腦主要在感覺領域發揮能力的這一特點, 此時, 父母主要是在寶寶的5大感覺領域鍛煉寶寶的右腦。

視覺訓練法:準備各式圖畫卡片, 以一張一秒鐘的速度翻閱圖畫卡給嬰兒看, 會取得很好的效果。 除了各種圖片外, 還應該多帶寶寶去看外面的世界, 沒有什麼色彩比自然界的色彩更豐富了;也可以多和寶寶做遊戲, 如混在一起的彩色珠子放到寶寶面前。 讓他挑出同樣顏色的珠子, 或者準備兩副相同的卡片。 讓寶寶給卡片配對。 這些簡單的遊戲不僅能提高寶寶的認知, 還能逐步提高觀察力、辨識能力及手眼協調能力等。

Advertisiment

觸覺訓練法:家長協助寶寶通過對手或玩具的吸吮、咬、舔等動作來探索世界, 同時。 通過手、腳、皮膚的觸覺感知, 體會冷暖、輕重、大小、粗細、軟硬、質地及形狀, 加深對周圍事物的認知。 使更多資訊儲存入大腦。

聽覺訓練法:右腦是音樂腦, 音樂的聯想能激發人的創造力。 讓寶寶能聽到各種音樂和聲音。 如自然界的流水聲、鳥叫聲、不同物體的敲擊聲等, 能夠對節奏和聲音產生感知反應:也可以用小石子、豆、米裝到塑膠瓶中, 製作成簡單的打擊樂器, 用來鍛煉寶寶的節奏感和聽覺, 促進右腦發育。 父母可以選擇智力音樂按照節奏類型稍做編輯, 根據寶寶不同的生活環節選擇不同的智力音樂做背景。

Advertisiment
使寶寶在潛移默化中右腦得到很好的訓練。

嗅覺和味覺訓練法:在五大感官的訓練中, 嗅覺和味覺訓練是最適合家庭環境的, 快樂的氣味和味道更多的來自於家庭, 不妨在好菜上桌後先讓寶寶聞個夠。

本體感訓練法:本體感是讓寶寶通過不同的位置、姿勢, 體會空間變化、體位變化等, 增強右腦細胞的活性。 使右腦範疇中的大運動協調能力、空間認識能力、平衡能力、注意力得到改善。

小建議:

有的父母帶寶寶玩滑梯時, 不讓他趴著滑, 認為這樣不安全, 而這種下滑的方式對促進平衡感很有幫助。 對空間、立體、感知能力都有改善。 如果做好保護措施。 可以讓寶寶嘗試趴著往下滑, 或者不用兩手扶。 體驗一下是什麼感覺;上下臺階、走獨木橋等遊戲,

Advertisiment
也可以起到相同的作用。

2歲-6歲寶寶右腦開發:著重于孩子的形象思維能力培養

此階段開發右腦的重點, 在於不斷豐富思維和創新的源泉, 訓練寶寶聯想、想像、記憶、直覺、分析、再現、對比、綜合和創造性思維能力, 訓練動手、動腳、體驗、創造等綜合能力, 使寶寶智力與非智力方面的素質得到更好的發展。

想像力訓練法:想像力訓練可以給右腦細胞更多的刺激, 只要寶寶不厭煩。 就可以經常和寶寶玩充滿想像力的遊戲。 比如, 和寶寶一起看看藍天上的白雲像什麼:也可以讓寶寶面對一面沒有過多視覺刺激的牆。 父母手裡拿著圖畫卡片或積木等, 從寶寶的左耳後方進入他的左眼視野。

Advertisiment
問寶寶:“你看這個像什麼呀?”讓他用自己豐富的想像來回答媽媽的問題。 注意在問問題時, 一定不要問“這是什麼?”這樣的問題很容易得到單一答案。 禁錮了寶寶的想像。

圖式思考訓練法:在認識功能中, 先著眼局部後顧及整體是左腦功能。 而先把握整體再類推局部是右腦功能。 圖式思考遊戲可使左右腦功能更加協調地溝通。 父母可以先給寶寶看虛線的圖案, 讓他判斷是什麼, 然後再做連線練習, 看看他猜得對不對:也可以把隱藏的圖形讓寶寶看。 如蝴蝶隱藏在蝴蝶花中, 讓他找找, 畫面上有幾隻小蝴蝶, 幾朵蝴蝶花:或把一張複雜的圖片給寶寶看。 裡面有人物、動物和色彩的變化等, 先讓他看整體, 再把局部給他看, 讓他說說這是整體的哪一部分。

記憶訓練法:左腦的記憶為“背記能力”。遺忘率很大,而右腦的記憶是以形象記憶為主,它包含有形狀認識力和類型識別力。父母可以在寶寶已經有了形象記憶和類型識別的基礎上,開始這個遊戲。如給他看一張圖片,上面有動物、食物、用品等。讓寶寶指出哪些是食物,哪些是用品。然後再換另一張,上面比第一張有增有減。讓寶寶說說少了什麼,多了什麼。

語言訓練法:2歲多的寶寶詞彙還不豐富,對語言的理解也不到位,有時不願意表達。語言練習的重點在於説明寶寶鍛煉表達能力、理解能力。可以多給寶寶朗讀故事,並鼓勵寶寶敘述一些簡單的故事。

繪畫訓練法:繪畫是開發右腦的最好方式之一,繪畫的能力是一種綜合訓練,它包括了許多項內容。如視覺感受、動手能力、聽覺描述、語言理解等。繪畫也是提高寶寶觀察能力的好方法。在繪畫過程中。右腦對曲線的感受更明顯。可以和寶寶多做這方面的遊戲。曲線拓描和聯想。是比較有趣和易實行的方式。

右腦開發家庭小遊戲

遊戲一:踢腿伸腰

玩法:放舒緩的古典音樂,爸爸媽媽説明寶寶做身體的動覺訓練:頭頸運動(前、後、左、右),手臂操(前、後、左、右、伸及繞環),腿部運動(取坐位雙腳做內收、外展、屈、伸、繞環)等練習。爸爸媽媽邊為寶寶做操,邊看著寶寶的眼睛,念口令:一二三四,二二三四……

小提示:這個遊戲適合0~1歲的寶寶。身體左側部位的活動由右腦指揮,右側部位的活動由左腦指揮。所以爸爸媽媽經常幫助寶寶做運動,不僅能提高寶寶身體機能的靈活性和協調性,而且培養了寶寶空間的概念,促進右腦的發育。

遊戲二:像什麼

玩法:讓寶寶面對一面沒有過多視覺刺激的牆。爸爸媽媽手裡拿著圖畫卡片或積木等,從寶寶的左耳後方進入他的左眼視野。問寶寶:“你看這個像什麼呀?”讓他用自己豐富的想像來回答問題。注意:一定不要問“這是什麼?”這樣的問題很容易得到單一答案,禁錮了孩子的想像。

小提示:這個遊戲適合1歲半至3歲的寶寶玩。想像力訓練可以給右腦細胞更多的刺激。只要您的寶寶不厭煩,就可以經常和他玩充滿想像力的遊戲。如:在晴朗的天氣裡,爸爸媽媽可以和寶寶躺在草地上觀察天上的雲朵,啟發他將不同形狀的雲朵看成動物、仙女、天使等。

遊戲三:扔紙球

玩法:拿一個籃子,菜籃或洗衣籃都可以,然後拿一些報紙,把報紙裹成一團,做成一個一個紙球,媽媽、爸爸和寶寶輪流扔紙球,每人扔10個,看誰扔進籃子裡的球最多。

小提示:這個運動遊戲適合2歲以上的寶寶玩,需要寶寶控制自己小手的動作,對空間距離做出判斷,這些都有利於寶寶的右腦開發。

遊戲四:皮球遊戲

玩法一:媽媽雙腳分開當球門,爸爸、寶寶輪流左腳來射門,比一比誰的命中率高。

玩法二:爸爸、媽媽和寶寶輪流左右手拍球。可以提出不同的指令,如:“把球拍得最高”或“把球拍得最低”。

玩法三:將球用繩子固定在比寶寶高出10~20釐米處,請寶寶雙腳向上跳,用頭頂球,頂到的計數,積累到一定的數字獎勵一張貼紙。

玩法四:寶寶按照指令左右腳配合撥動地上的球,或往前或往左、右走,最後把球送回指定的“家”。

玩法五:地上擺好4~8個絨毛玩具,爸爸、媽媽和寶寶比賽,左手對準目標滾動小球,玩具倒下的最多為勝。

小提示:這種球類遊戲適合3歲以上的寶寶玩,在四肢運動與腦神經系統反復作用過程中,促進大腦皮層和神經細胞的發展。

遊戲五:識別多少

玩法:給寶寶看一張圖片,上面有動物、食物、用品等。讓寶貝指出哪些是食物,哪些是用品。然後再換另一張,上面比第一張有增有減,讓寶貝說說少了什麼,多了什麼。

小提示:左腦的記憶為“背記能力”,遺忘率很大,而右腦的記憶是以形象記憶為主,它包含有形狀認識力和類型識別力。3歲以上的寶寶已經有了形象記憶和類型識別的基礎,爸爸媽媽可以和寶寶進行記憶訓練遊戲。

遊戲六:區分左右

玩法一:屈指:左手屈拇指,右手同時屈小指,或者左手屈食指,右手同時屈無名指,動作可由慢到快。

玩法二:指“五官”,拉著寶寶的一隻手,掌心向上,讓他的另一隻手的食指放在鼻尖、嘴、眼睛、耳朵上,鼓勵寶寶隨家長拍打手心及喊出的口令而變動位置。

玩法三:摩腳敲膝,左手心向下摸左大腿,右手握拳,放在右大腿上,喊口令“開始”時,左手前後搓左腿,右拳上下敲右腿。一搓一敲,等雙手習慣時再下口令“換”,左右手可交替進行。

小提示:這種不對稱動作的遊戲適合5歲以上的寶寶玩。寶寶在按指令做不對稱動作的時候,左右大腦會不斷地受刺激,使腦細胞擴大功能範圍,以增強大腦的發育。

讓他說說這是整體的哪一部分。

記憶訓練法:左腦的記憶為“背記能力”。遺忘率很大,而右腦的記憶是以形象記憶為主,它包含有形狀認識力和類型識別力。父母可以在寶寶已經有了形象記憶和類型識別的基礎上,開始這個遊戲。如給他看一張圖片,上面有動物、食物、用品等。讓寶寶指出哪些是食物,哪些是用品。然後再換另一張,上面比第一張有增有減。讓寶寶說說少了什麼,多了什麼。

語言訓練法:2歲多的寶寶詞彙還不豐富,對語言的理解也不到位,有時不願意表達。語言練習的重點在於説明寶寶鍛煉表達能力、理解能力。可以多給寶寶朗讀故事,並鼓勵寶寶敘述一些簡單的故事。

繪畫訓練法:繪畫是開發右腦的最好方式之一,繪畫的能力是一種綜合訓練,它包括了許多項內容。如視覺感受、動手能力、聽覺描述、語言理解等。繪畫也是提高寶寶觀察能力的好方法。在繪畫過程中。右腦對曲線的感受更明顯。可以和寶寶多做這方面的遊戲。曲線拓描和聯想。是比較有趣和易實行的方式。

右腦開發家庭小遊戲

遊戲一:踢腿伸腰

玩法:放舒緩的古典音樂,爸爸媽媽説明寶寶做身體的動覺訓練:頭頸運動(前、後、左、右),手臂操(前、後、左、右、伸及繞環),腿部運動(取坐位雙腳做內收、外展、屈、伸、繞環)等練習。爸爸媽媽邊為寶寶做操,邊看著寶寶的眼睛,念口令:一二三四,二二三四……

小提示:這個遊戲適合0~1歲的寶寶。身體左側部位的活動由右腦指揮,右側部位的活動由左腦指揮。所以爸爸媽媽經常幫助寶寶做運動,不僅能提高寶寶身體機能的靈活性和協調性,而且培養了寶寶空間的概念,促進右腦的發育。

遊戲二:像什麼

玩法:讓寶寶面對一面沒有過多視覺刺激的牆。爸爸媽媽手裡拿著圖畫卡片或積木等,從寶寶的左耳後方進入他的左眼視野。問寶寶:“你看這個像什麼呀?”讓他用自己豐富的想像來回答問題。注意:一定不要問“這是什麼?”這樣的問題很容易得到單一答案,禁錮了孩子的想像。

小提示:這個遊戲適合1歲半至3歲的寶寶玩。想像力訓練可以給右腦細胞更多的刺激。只要您的寶寶不厭煩,就可以經常和他玩充滿想像力的遊戲。如:在晴朗的天氣裡,爸爸媽媽可以和寶寶躺在草地上觀察天上的雲朵,啟發他將不同形狀的雲朵看成動物、仙女、天使等。

遊戲三:扔紙球

玩法:拿一個籃子,菜籃或洗衣籃都可以,然後拿一些報紙,把報紙裹成一團,做成一個一個紙球,媽媽、爸爸和寶寶輪流扔紙球,每人扔10個,看誰扔進籃子裡的球最多。

小提示:這個運動遊戲適合2歲以上的寶寶玩,需要寶寶控制自己小手的動作,對空間距離做出判斷,這些都有利於寶寶的右腦開發。

遊戲四:皮球遊戲

玩法一:媽媽雙腳分開當球門,爸爸、寶寶輪流左腳來射門,比一比誰的命中率高。

玩法二:爸爸、媽媽和寶寶輪流左右手拍球。可以提出不同的指令,如:“把球拍得最高”或“把球拍得最低”。

玩法三:將球用繩子固定在比寶寶高出10~20釐米處,請寶寶雙腳向上跳,用頭頂球,頂到的計數,積累到一定的數字獎勵一張貼紙。

玩法四:寶寶按照指令左右腳配合撥動地上的球,或往前或往左、右走,最後把球送回指定的“家”。

玩法五:地上擺好4~8個絨毛玩具,爸爸、媽媽和寶寶比賽,左手對準目標滾動小球,玩具倒下的最多為勝。

小提示:這種球類遊戲適合3歲以上的寶寶玩,在四肢運動與腦神經系統反復作用過程中,促進大腦皮層和神經細胞的發展。

遊戲五:識別多少

玩法:給寶寶看一張圖片,上面有動物、食物、用品等。讓寶貝指出哪些是食物,哪些是用品。然後再換另一張,上面比第一張有增有減,讓寶貝說說少了什麼,多了什麼。

小提示:左腦的記憶為“背記能力”,遺忘率很大,而右腦的記憶是以形象記憶為主,它包含有形狀認識力和類型識別力。3歲以上的寶寶已經有了形象記憶和類型識別的基礎,爸爸媽媽可以和寶寶進行記憶訓練遊戲。

遊戲六:區分左右

玩法一:屈指:左手屈拇指,右手同時屈小指,或者左手屈食指,右手同時屈無名指,動作可由慢到快。

玩法二:指“五官”,拉著寶寶的一隻手,掌心向上,讓他的另一隻手的食指放在鼻尖、嘴、眼睛、耳朵上,鼓勵寶寶隨家長拍打手心及喊出的口令而變動位置。

玩法三:摩腳敲膝,左手心向下摸左大腿,右手握拳,放在右大腿上,喊口令“開始”時,左手前後搓左腿,右拳上下敲右腿。一搓一敲,等雙手習慣時再下口令“換”,左右手可交替進行。

小提示:這種不對稱動作的遊戲適合5歲以上的寶寶玩。寶寶在按指令做不對稱動作的時候,左右大腦會不斷地受刺激,使腦細胞擴大功能範圍,以增強大腦的發育。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