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鍛煉寶寶的數位感知能力

如何才能夠説明寶寶建立和鞏固數字概念呢?生活中的潛移默化很重要。

數學邏輯智慧

智慧開發關鍵字:數10以內的數位/能夠認識簡單圖形/會5以內的加法/能對同一類事物進行歸類。

這個時期的寶寶, 在家長和老師的教學下, 逐漸掌握了數位的概念和大小, 並能在一定程度上記住數位的順序。 這個時候的寶寶, 數理邏輯能力還處於起步階段, 因此往往只能記住簡單的10以內的數位順序, 聰明的寶寶能倒數10以內的數字。 這個時候, 父母應該有意識地讓寶寶學習數字大小的不同, 進行比較等等,

Advertisiment
比如說, 我們可以把蘋果分成兩份, 一份3個, 一份2個, 讓寶寶去比較多少。 這樣的活動, 對建立寶寶對數字的認知很有效果。

能夠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圓形、梯形、橢圓形等等各類圖形形狀。 寶寶對形狀的認知雖然還處於較弱的狀態, 但是已經可以認知一些最基本、最簡單的形狀, 對於日常接觸的事物, 也開始慢慢能辨別出它的形狀。 拿玩七巧板來說, 這個時候的寶寶, 已經能將不同形狀的七巧板安放進不同形狀的模子中。

1.生活中巧妙建立寶寶的數位概念

寶寶對數位的認識往往是從口頭數數開始的。 最初, 寶寶們能夠對10以內的數字進行口頭數數,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唱數”, 有些寶寶甚至可以數得像順口溜一樣又快又流利。

Advertisiment
但這時候的寶寶對數的實際意義並不瞭解, 僅僅是一種機械的記憶。 比如寶寶可以順口背出1、2、3、4、5、6、7、8、9等, 但如果你在桌上放幾個蘋果, 讓他邊用手指著蘋果邊數, 則很難數對。 這也就是說最初寶寶還不具備真正的數字概念, 所以也不會按物點數。

如何才能夠説明寶寶建立和鞏固數字概念呢?生活中的潛移默化很重要。

比如說家裡買了水果, 我們可以把水果擺在桌子上, 媽媽點著水果數一遍:1、2、3、4、5, 然後讓寶寶也照著媽媽的樣子數一遍;然後媽媽把水果分成兩份分別放在兩邊, 一邊兩個, 一邊三個, 讓寶寶自己數數兩邊的水果, 哪邊多, 哪邊少;最後, 媽媽可以讓寶寶數數家裡幾個人, 問問寶寶如果每個人一個, 該怎麼分;起初寶寶可能沒辦法很快地做出反應,

Advertisiment
媽媽可以讓寶寶拿著蘋果, 自己來分一分。 通過實踐讓寶寶能夠按照語言的指示拿出數目對應的實物。 分水果的遊戲, 是生活中最簡單最常見也最容易產生效果的方式, 可以多與寶寶進行這樣的遊戲。

生活中還有很多機會可以幫助寶寶掌握數的概念。 比如讓孩子數數自己有幾個玩具、讓寶寶和自己一起掰著小手指數數;或者如上述例子所講的, 多讓寶寶為家裡分發食品等等。 經過多次類似的練習, 寶寶就會逐漸學會按實物數數, 對數的概念的掌握也會越來越明確, 越來越牢固。

2.利用教具鍛煉寶寶的數位感知能力

3歲左右的寶寶, 正處在對身邊各類事物的敏感期, 這個時期的寶寶對事物的接受能力非常強,

Advertisiment
開始對寶寶進行數學啟蒙教育不失為明智之舉。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可以當作教具的身邊小物, 比如生活中一些日常用品、食物、屋子裡的格子地板等等, 聰明的家長們可以利用這些教具來鍛煉寶寶的數位感知能力。 簡單的做法是讓寶寶自己數數, 還可以讓寶寶利用這些“教具”進行簡單的計算等等。

寶寶很喜歡吃糖果、巧克力這些零食, 家長們可以利用這個特點, 在為寶寶準備糖果和巧克力等零食的時候, 選取一些造型不同、顏色各異的品種。 在寶寶想要吃零食的時候, 家長把糖果和巧克力放在一個盤子裡, 對寶寶說:“寶寶, 你找找盤子裡一共有幾個三角形啊?”“盤子裡有幾塊綠色的糖啊?”這樣的問答可以引導寶寶把相同的形狀或者顏色挑出來,

Advertisiment
放在一起。 然後讓寶寶自己數一數, 圓形有幾個, 方形有幾個, 三角形有幾個;或者各種顏色的糖果各有幾個。

還可以讓寶寶自己比較一下, 哪種形狀或者哪種顏色的最多。 如果寶寶做得很好, 家長一定要記得誇獎寶寶, 要明確告訴寶寶說:“寶寶做得真好, 獎勵給寶寶一顆糖果吃。 ”這樣不但可以鍛煉寶寶的數位感知能力, 還可以為寶寶建立起一種“做好了一件事”才可以得到“獎勵”的意識, 促進寶寶學習的積極性。

喜歡玩水是寶寶的天性, 家長可以利用為寶寶洗澡的機會, 為寶寶準備一些跟數字相關的玩具。 比如說放一些數位造型的橡皮玩具在浴盆裡, 當寶寶抓住一個數字在把玩的時候,家長就可以問寶寶說:“寶寶,這是幾啊?”這樣反復引導和訓練,可以強化寶寶對數位的印象。

同時家長也可以拿幾隻不同大小的空杯子或者空瓶子,讓寶寶自己盛水玩兒。寶寶在裝水,倒水的過程中,會感受到量的增減的變化。不過這時候寶寶只有感受,還沒有真正理解,還需要家長悉心指導。

3.兒歌讓寶寶與數位成為好朋友

兒歌輕快的節奏能舒緩寶寶的情緒,讓寶寶在愉悅的情緒下學到各種知識。因此,在教導寶寶學習時,我們可以多採用念兒歌的方式對寶寶教學,尤其是在建立寶寶數理邏輯能力的時候。數字對寶寶來說是相當枯燥乏味的,而兒歌貼近寶寶生活實際,能夠將抽象的數字與寶寶的具象思維相結合,讀起來朗朗上口,易學易記,所以利用兒歌教寶寶認識數位,學習數學,是很好的招數哦。比如下面這幾首數字兒歌就很有趣。

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一個小孩穿花衣。

你拍二,我拍二,二個小孩梳小辮兒。

你拍三,我拍三,三個小孩吃餅乾。

你拍四,我拍四,四個小孩寫大字。

你拍五,我拍五,五個小孩敲大鼓。

你拍六,我拍六,六個小孩吃石榴。

你拍七,我拍七,七個小孩坐飛機。

你拍八,我拍八,八個小孩吹喇叭。

你拍九,我拍九,九個小孩交朋友。

你拍十,我拍十,十個小孩站得直。

數字歌

1像鉛筆細又長,2像鴨子水上漂。

3像耳朵聽聲音,4像小旗迎風搖。

5像秤鉤來賣菜,6像豆芽咧嘴笑。

7像鐮刀割青草,8像麻花擰一遭。

9像飯勺來盛飯,10像鉛筆和雞蛋。

數蛤蟆

風來了,雨來了,

蛤蟆背著鼓來了,

什麼鼓,花花鼓,

乒乒乓乓二百五。

一隻蛤蟆一張嘴,

兩隻眼睛四條腿,

撲通一聲跳下水。

兩隻蛤蟆兩張嘴,

四隻眼睛八條腿,

撲通撲通跳下水。

跟數字相關的兒歌還有很多,有心的爸爸媽媽不妨多搜集一些,用這些兒歌説明寶寶提高數字感知能力。爸爸媽媽還可以自己編一些數字兒歌。

另外,在教寶寶吟唱兒歌時,聰明的家長會主動加上動作,這樣不僅可以把兒歌變得更加生動形象,還能提高寶寶的學習興趣,甚至寶寶也會主動參與到這樣的動作中。加入動作的兒歌,可以讓父母和寶寶產生更多互動,既能説明寶寶學習數位,又能鍛煉寶寶的肢體協調能力,一舉兩得。

當寶寶抓住一個數字在把玩的時候,家長就可以問寶寶說:“寶寶,這是幾啊?”這樣反復引導和訓練,可以強化寶寶對數位的印象。

同時家長也可以拿幾隻不同大小的空杯子或者空瓶子,讓寶寶自己盛水玩兒。寶寶在裝水,倒水的過程中,會感受到量的增減的變化。不過這時候寶寶只有感受,還沒有真正理解,還需要家長悉心指導。

3.兒歌讓寶寶與數位成為好朋友

兒歌輕快的節奏能舒緩寶寶的情緒,讓寶寶在愉悅的情緒下學到各種知識。因此,在教導寶寶學習時,我們可以多採用念兒歌的方式對寶寶教學,尤其是在建立寶寶數理邏輯能力的時候。數字對寶寶來說是相當枯燥乏味的,而兒歌貼近寶寶生活實際,能夠將抽象的數字與寶寶的具象思維相結合,讀起來朗朗上口,易學易記,所以利用兒歌教寶寶認識數位,學習數學,是很好的招數哦。比如下面這幾首數字兒歌就很有趣。

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一個小孩穿花衣。

你拍二,我拍二,二個小孩梳小辮兒。

你拍三,我拍三,三個小孩吃餅乾。

你拍四,我拍四,四個小孩寫大字。

你拍五,我拍五,五個小孩敲大鼓。

你拍六,我拍六,六個小孩吃石榴。

你拍七,我拍七,七個小孩坐飛機。

你拍八,我拍八,八個小孩吹喇叭。

你拍九,我拍九,九個小孩交朋友。

你拍十,我拍十,十個小孩站得直。

數字歌

1像鉛筆細又長,2像鴨子水上漂。

3像耳朵聽聲音,4像小旗迎風搖。

5像秤鉤來賣菜,6像豆芽咧嘴笑。

7像鐮刀割青草,8像麻花擰一遭。

9像飯勺來盛飯,10像鉛筆和雞蛋。

數蛤蟆

風來了,雨來了,

蛤蟆背著鼓來了,

什麼鼓,花花鼓,

乒乒乓乓二百五。

一隻蛤蟆一張嘴,

兩隻眼睛四條腿,

撲通一聲跳下水。

兩隻蛤蟆兩張嘴,

四隻眼睛八條腿,

撲通撲通跳下水。

跟數字相關的兒歌還有很多,有心的爸爸媽媽不妨多搜集一些,用這些兒歌説明寶寶提高數字感知能力。爸爸媽媽還可以自己編一些數字兒歌。

另外,在教寶寶吟唱兒歌時,聰明的家長會主動加上動作,這樣不僅可以把兒歌變得更加生動形象,還能提高寶寶的學習興趣,甚至寶寶也會主動參與到這樣的動作中。加入動作的兒歌,可以讓父母和寶寶產生更多互動,既能説明寶寶學習數位,又能鍛煉寶寶的肢體協調能力,一舉兩得。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