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選擇寶寶的睡前故事?

在日常生活中, 每個媽媽都有給自己孩子讀故事的經歷, 臨睡前的故事是許多孩子長大後對童年的美好記憶之一。 可如今的兒童故事讀物, 內容豐富卻也流品不一。 家長該如何選擇呢?

我的女兒妙妙今年4歲, 活潑、熱情。 幼稚園老師們都反映, 她的詞彙量明顯大於其它同齡孩子, 語言表達順暢得體。 我自己也有同感。 仔細想想, 除了我們家庭氣氛和諧, 從小就帶孩子參加社交活動給了她有益的影響外, 我們在她很小的時候, 就選擇童話原著作為她的晚安故事, 也功不可沒。

育兒百科:怎麼和寶寶讀睡前故事?

時長:7'00''

Advertisiment

播放:10492

來源:QQ播客

育兒百科:怎麼和寶寶讀睡前故事?關閉自動播放相關專輯 推薦視頻: 收起視頻

正在播放

最初選擇讀童話原著給妙妙是不得已而為之。 妙妙出生不久, 我和先生就去了歐洲學習, 留下她在奶奶家。 那時妙妙還不能發音講話。 直到我們回國, 妙妙已快3歲了, 見到我們的第一聲招呼是膠東口音很重的“爸、媽”。 給她玩具時, 我問她喜歡麼。 她含笑點頭:“喜。 ”

對於孩子過重的口音, 我們有些著急, 為此採取的行動是選購童話故事書, 每天睡前用普通話給她讀。 可如今的兒童圖書出版太過混亂, 錯別字、標點且不說, 一些名著縮寫過之後, 語言表意含混、沒有節奏、全無美感。 我們參考對比後, 還是決定選擇原版的安徒生和格林童話。

Advertisiment

儘管我們有自己的出發點, 可開始時妙妙並不買帳, 對我們讀的故事很不耐煩。 我從孩子的角度考慮, 發現童話原著接受起來主要有兩點困難。 首先是生僻詞不好理解, 另外因為孩子對故事的文化背景不熟悉, 所以理解故事情節有困難。 於是, 對出現的生僻詞, 我給女兒解釋含義, 並和同義詞相比較, 還隨機設計些情景表述, 讓她來選擇, 培養她對詞彙使用的準確判斷。 對涉及到的文化、民俗背景, 我也簡單解釋, 讓妙妙明白世界之大, 各有不同。

後來妙妙也開始有了自己的辦法。 她稱讀原著是學習, 讀以前有的縮寫本是聽故事。 不想睡時, 就拿原著來讀。 困了想睡時, 就拿出自己從前看過的書當催眠曲。

Advertisiment
童話原著裡的故事不僅僅是重視情節的表像, 還有許多內心活動的描述, 所以更容易引發孩子的興趣。 很多時候, 妙妙都會覺得故事裡的人物就是自己, 她從自己的角度思考問題, 想辦法, 並在後來情節發展中, 不斷驗證自己辦法的優劣。

這些讓妙妙漸漸養成這樣的意識:解決事情的方法, 不同性格的人會有不同風格。 這風格各有利弊, 效果也各有不同。 遇到事情, 不能輕易用自己的想法去強加給別人。 對別人要有更多的尊重, 更要從不同的處事風格中汲取有益的思路。

童話是一種古老又常新的文學體裁, 融匯了很多美好的哲理。 比如《青蛙王子》告訴孩子應該堅持信守諾言的做人原則;《海的女兒》告訴孩子人有不滅的信念,

Advertisiment
能夠創造不朽和永恆。 童話中包含的智慧和美德, 儘管有的孩子在小時候還領會不到,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 這些閃光點會像種子一樣, 在孩子心裡逐漸發芽。

小編總結:請爸媽別偷懶, 記得自己和孩子間的這個小約定!只要你也認為這是重要的, 願意全心全意保留這段專屬你、孩子與故事的交流, 全家人一起閱讀的美好經驗就是另一種幸福。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