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通過遊戲對寶寶進行力量訓練

寶寶的運動能力與其先天身體狀況有很大關係, 但這並不意味著可忽視後天的訓練。 如果在寶寶小的時候不對其進行有意識的訓練, 那麼很有可能寶寶的遺傳潛能得不到開發。 所以媽媽應儘量多地為寶寶提供活動場所, 抓住活動時機, 經常帶寶寶走走跳跳。 若是做到了這些, 就算是不具備遺傳優勢的寶寶, 其運動能力也會呈現出較高的水準。

當寶寶能做到較好地協調身體進行活動時, 身體力量訓練也應跟上來。 有以下兩種方案可供媽媽採用。

提小豬

方法:

在步行的過程中, 如果寶寶感到腳累了,

Advertisiment
媽媽和爸爸可以一左一右地抓住寶寶的小手, 讓寶寶像玩吊環一樣緊緊地抓住爸爸媽媽的手, 然後腳一縮, 就可以被提起。

寶寶的手吊累了, 就可以換做走路。

說明:

走路的時候玩這個遊戲, 能夠打到四肢全面鍛煉的目的。 當然, 爸爸和媽媽也鍛煉了各自的手臂肌肉力量。

丟沙包

工具:

一個沙包。

方法:

讓寶寶們(最少三個寶寶)以“剪刀石頭布”來決定哪些為進攻方(投擲方), 另一組為防禦方(靶子)。 輸掉的兩個人為進攻方。

兩個投擲手相隔大約5米的距離面對面站著, “靶子”們站在兩個投擲者之間, 正對著握著沙包的那個投擲手。

投擲手開始發球。 記分規則為:靶子被擊中三次, 則要將投擲手換進來, 自己去當投擲手。 靶子用手接住了投擲手擲來的沙包,

Advertisiment
則可多一次機會, 接住的次數與被擊中的次數相抵消。

寶寶玩熟練之後, 可以啟發他們自己定制遊戲規則。

說明:

丟沙包的遊戲不僅鍛煉了寶寶雙臂的力量以及腿部的彈跳能力, 還鍛煉了寶寶的全身協調能力以及手動作的方向感。 尤其投擲手要相互配合, 而“靶子”們要相互提醒、互為掩護, 去識別投擲手的假動作和真意圖, 這考驗了寶寶的判斷能力, 並讓他們瞭解了團隊精神的力量。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