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讓1歲的孩子,喜歡上繪本?

演繪本

有兩種演法——按照劇情和劇情脫線。

1按照劇情, 就是根據繪本中的內容, 用聲音、表情、動作等來呈現情景。

比如對不同角色和不同場景, 用不同的聲音語氣來對人物和情節做區分,或者是用誇張的表情來表達圖畫和文字的內容, 必要時, 比劃一下更會給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一種方法是, 用“多媒體”方式, 讓繪本的畫面動起來。

舉個例子, Byron Barton的《My bus》是我家娃很喜歡的繪本, 也是從這個繪本裡, 我發現他對交通工具很感興趣。 故事講的是一個公車司機Joe, 車上搭載了5只貓5只狗, 最後動物們分別上了船、飛機、火車,

Advertisiment
離開了。

有一頁講的是, 幾隻狗和幾隻貓上了輪船, 船開走了。 (I drive on dog and two cats to the boat, they sail away.)。 頁面上畫了一隻紅色的大船, 在海邊的港口慢慢駛離。 講到這一頁時, 我會模仿著船開的聲音“嗚~~嗚~~”, 然後把繪本舉起來, 慢慢向船頭的方向移動, 看起來就好像是一隻船在慢慢開走。

同樣的, 講到貓和狗坐著飛機離開時, 我會模擬飛機起飛的全過程。 我會說:now, the plane is taxing. Wow, we are taking off… 並且舉著繪本上的飛機, 分別作出機頭向上揚, 平飛, 降落等種種姿態。 說到火車時, 則模擬“chow chow”的聲音, 讓繪本火車逐漸遠離視線。

後來, 每當我講到飛機、火車、輪船等交通工具, 甚至在別的繪本上說到這些詞、看到這些圖案時, 娃也會自己舉起繪本, 讓交通工具“移動”起來。

第二種方法是, 讓孩子身臨其境。

Advertisiment

我在給孩子讀時, 會把裡面很多內容編成動作。 比如the wheels on the bus go round and round. 我就用兩隻手握拳, 在胸前互相轉圈, 仿佛車輪轉起來一樣;再比如the wipers on the bus go swish swish swish, 我會伸出兩個手指, 併攏, 和小臂保持方向一致, 在身體前面像雨刮器一樣“掃來掃去”。

不僅如此, 我更希望他能用身體上的“體會”。 所以在讀到“The people on the bus go up and down”時, 我會抱起孩子, 舉起來, 落下去, 反復如此, 讓他體會, 什麼叫up和down。 每次他都會樂開花。

更重要的是, 要結合生活現實演繪本。 坐車顛簸時, 可以念叨一下“the people on the bus go up and down”, 或者根據情境, 把bus 改成 car。 在火車站看到火車開走, 就可以說, Look, boys and girls ride away, chow chow chow…

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 演書也可以成為一項家庭遊戲。 比如在向我家娃引入時, 就試過媽媽讀書, 爸爸根據書的內容來扮演不同的動物。

2劇情脫線, 也就是不要拘泥於故事劇情本身,
Advertisiment
根據畫面自由發揮。

繪本Dear zoo講的是, 一個小朋友寫信給動物園, 希望動物園給自己寄一個寵物來。 結果動物園依次寄來了大象、長頸鹿、獅子、駱駝、蛇、青蛙、猴子, 這些動物都不合適, 小朋友一一把他們都退回去了。 最終, 他收到了一隻狗, 並決定要飼養它。

對於1歲不到的孩子, 往往我還沒有讀完頁面上那三四句話, 他就已經把翻翻書的翻頁打開了。 一旦打開了這一頁, 他就會很快翻去下一頁。

所以, 看到娃沒耐心聽完故事, 我就也不執著於按書講內容。 我就根據他翻到的內容, 蹦一些單詞和短句即可。

比如, 孩子翻開箱子看到大象的那一頁, 對應的文字是:He was so big, I sent him back.

如果孩子不理解前面一堆“我寫信給動物園, 請他們送給我……”的背景介紹,

Advertisiment
那麼這裡的I sent him back就沒有任何意義。 所以我就把書當成“猜猜我是什麼動物”的遊戲來用。

翻到大象這一頁時, 翻頁是一隻箱子, 箱子上寫了Heavy。 在孩子還沒有翻開箱子看到大象時, 我會說:Guess, what am I, I am so heavy. 只要他一翻開大象, 我就會把眼睛和嘴巴都睜得大大的, 然後說“Wow, he is soooooooo big”, 在發出big這個單詞時, 用雙手在身前, 從上到小畫一個巨大的圓。

想想, 1歲以內的孩子, 可能大多都沒有看到過活的大象, 更不知道big是什麼意思。 所以你需要用動作、聲音、表情讓他意識到big所形容的那種狀態是什麼。

同樣的, 當看到翻開長頸鹿, 出現tall時, 我會站起來, 站到他身旁, 然後比劃我的頭頂和他的頭頂說:I am soooooo tall.

他更喜歡的是獅子那一頁, 獅子下方寫著的文字是:He was so fierce. 於是我就會忽然變一種很粗的聲音,

Advertisiment
說著“I am a lion, I am so fierce”, 然後兩手變成爪子, 撲向孩子, 嘴巴裡還吼著“嗷~~嗷~~”。 他會大笑起來, 仿佛也有些害怕的樣子, 一下縮到我的懷裡。 此後, 只要看到這一頁, 或是我提到lion這個詞, 他就會自己吼著“嗷~嗷~”, 然後撲向我, 我也很配合, 做出害怕的樣子縮成一團, 孩子就更開心了。 我是如何知道他可能部分明白了fierce的意思的呢?因為他以前很怕小黃人的一個玩具, 往往遠遠看到就躲開了, 但自從學會了獅子叫之後, 他看到小黃人, 會跑過去對著它“嗷~嗷~”, 然後就開始自己鼓掌。 最後, 竟然下巴一抬, 很驕傲地摸了一下小黃人, 趾高氣昂地走了。

演繪本的方法還有好多, 但無論用什麼方式演, 演得戲夠不夠, 目的只有一個——繪本就是生活, 它是可參與的。

它是可參與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