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護理小兒腦癱


小兒腦癱的表現

小兒腦癱的症狀包括運動障礙、姿勢障礙、語言障礙、視聽覺障礙、生長發育障礙、牙齒發育障礙、口面功能障礙、情緒和行為障礙、癲癇。

Advertisiment

其實腦癱兒童在早期所表現的運動異常、姿勢異常, 以及進食異常等, 只要細心地觀察就不難發現。 一般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觀察識別:

1.腦癱嬰兒在各方面的發育都比同齡正常兒童差。 如:全身發軟、無力或四肢發緊;易驚、角弓反張, 少動或過多地亂動;餵奶時出現吸吮無力、吞咽困難或經常嗆、噎、吐奶;嬰兒的嘴不能很好閉合, 哭聲微弱或發出陣陣尖叫;2—3個月時, 不會笑、抬頭;持續哭鬧, 手指緊握, 不會張開;4—5個月還不會翻身;8個月還不會坐, 甚至不會抓、握, 也不會把手放到嘴邊。 另外, 智力發育也落後于同齡正常兒童。

2.異常的動作或姿勢。 如:流口水、顫抖;在學站時, 兩腿併攏, 雙腳總是腳尖著地, 有時甚至出現交叉,

Advertisiment
呈剪刀型;肢體運動不協調, 不對稱, 頭不能保持正立位置等, 這些都是腦癱兒童常見的異常動作或姿勢。

總之, 根據腦癱兒童與正常兒童的各種不同姿勢, 結合母親在懷孕時及產時的高危因素, 便可早期發現, 應儘早去醫院神經科檢查, 以明確診斷, 進行早期的治療。

據瞭解, 腦癱兒如在出生3個月內就被發現並接受正規治療, 治癒率可高達98%。 但很多家長往往忽視孩子早期的一些症狀, 譬如常常不明原因哭鬧, 6個月孩子還不會翻身、半躺, 到了2歲還不會走路, 而將其誤認為是孩子胖、不願動、缺鈣或佝僂病, 導致超過半數的患兒都是在1周歲後才被發現, 這樣, 康復機會就大為降低。

Advertisiment

小兒腦癱患兒的餵食方法

給正常的嬰兒餵食幾乎是每一個做媽媽的必修課。 但媽媽們也許很少會過問正確的餵食對孩子的正確生理發育有什麼關係, 其實, 正確的餵食方式是孩子以後語言發育的重要基礎。

對於腦性癱瘓孩子的母親來說, 在給孩子餵食是會遇到種種麻煩,

Advertisiment
特別是那些顏面肌肉痙攣, 口腔閉合困難, 咀嚼、吞咽運動不能很好完成的孩子, 餵食時更是困難重重。 那麼給這樣的孩子餵食要注意些什麼呢?首先要注意的是給腦性癱瘓嬰幼兒餵食的姿勢。

如果孩子已具有一定的頭部控制能力和軀幹直立能力, 母親可以讓孩子坐在自己的一條大腿上, 孩子的膝關節屈曲並擱在母親的另一條大腿上。 為了使孩子的膝 關節也保持充分的屈曲, 母親的一隻腳下可墊置1~2塊磚, 如圖 21所示。 母親的一隻手可以根據需要扶助孩子的肩部或者髖部。 這樣的姿勢既有利於餵食, 又有利於正確姿勢的發育。

對於一些口腔閉合困難的腦性癱瘓孩子, 當母親用調羹將食物放入其嘴內後, 可用食指與中指夾住孩子的下巴並稍用力緩緩上抬,

Advertisiment
使孩子的嘴閉合, 也可以用拇指和中指托住下巴稍用力緩緩上抬, 使孩子的嘴閉合。 如果孩子仍將食物含在嘴裡不吞咽, 家長可用上一節中介紹的手法, 用兩個手指刺激孩子舌根來促使他產生吞咽動作。

這兒要重點說明一下的是:有一些腦性癱瘓孩子有強烈的咬牙反射, 當調羹一放進他的嘴裡時, 他會反射性地立即用牙將調羹牢牢咬住。 在這種情況下, 家長千萬不要採用暴力將調羹抽出, 因為這樣會損傷孩子的牙齒, 也會刺激孩子咬得更牢。 正確的操作手法是:耐心等待孩子鬆口, 然後迅速取出。 當然, 家長如果知道自己的孩子有這樣反射, 就應該避免使用堅硬的金屬調羹, 而選用塑膠調羹給孩子餵食,以保護孩子的牙齒。

而選用塑膠調羹給孩子餵食,以保護孩子的牙齒。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