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訓練寶寶的社交能力

社交能力不止是成人才需要, 在寶寶的世界裡同樣也是一門大學問。 許多家長開始關注孩子的人際關係, 既希望他們能和小夥伴打成一片, 又擔心寶寶和小夥伴之間產生衝突, 怕寶寶太好說話被欺負, 或是不知輕重欺人太甚。 許多寶寶因為先天或後天的各種原因, 在與他人交流的過程中的確存在一定問題, 如何訓練寶寶們的社交能力呢?

 
案例1:小敏是個非常乖巧的孩子, 但有時卻過於小心翼翼了。 孩子們在一起玩難免磕磕碰碰, 前兩天在早教中心被另外一個寶寶推了一下, 小敏就再不願和其他孩子們一起玩了,

Advertisiment
其實媽媽知道小敏很喜歡和其他孩子在一起, 只是害怕被其他小朋友們排斥, 因此才不願邁出勇敢的第一步。 可是媽媽對於小敏的膽怯絲毫沒有辦法, 於是向金寶貝的老師討教。 老師觀察小敏一段時間後, 在課後嘗試和小敏一起玩對抗性☆禁☆遊☆禁☆戲, 比如比賽搶板凳, 慢慢建立起寶寶的抗挫能力。 其次老師讓小敏的家長經常和小敏玩一些角色扮演的遊戲, 刻意安排小敏扮演勇敢的角色, 放大小敏的勇氣。 另外, 老師還經常帶著小敏在中心轉悠鼓勵她幫助更加弱小的寶寶。 時間久了, 媽媽發現小敏的膽子漸漸大了, 樂意說出自己的想法, 與其他孩子在一起也多了些主見。

分析:小敏屬於被動小心型的寶寶,

Advertisiment
這樣的寶寶比較好帶, 通常不需要大人聲嘶力竭的管教, 但是在與他人的交流中通常不能堅持己見, 容易無原則跟隨他人,喪失自己的想法, 在自卑害怕中變得退縮不敢向前。 這樣的寶寶需要多多鼓勵, 推動他的勇氣爆發, 為他創造更好的交流條件。
案例2:西西從來都不缺主意。 比如當小朋友們都想去玩泥巴的時候, 西西會生硬的拒絕, 強行要求去跳繩。 而且西西很容易因為一些小事和夥伴們起爭執, 甚至有時候會主動動手。 日子久了, 西西的朋友越來越少, 媽媽看在眼裡, 急在心裡。 有一天在金寶貝上育樂課需要寶寶之間相互配合, 但是因為之前的遊戲環節中, 西西和其他孩子有了摩擦, 沒有孩子願意和西西一起合作。
Advertisiment
課後老師對西西的媽媽說, 西西的自我意識過強, 缺乏容忍性, 容易被其他孩子孤立。 老師給了媽媽一個方案, 在平時要控制住對西西的過分表揚, 在日常生活上提高難度, 讓西西感受到挫折。 當西西來到中心, 老師會為西西製造一些小小的困難, 讓其他孩子來幫助西西, 讓西西瞭解團體的意義, 並懂得感恩。

分析:西西和小敏是兩種相反的性格, 如果說小敏容易被欺負, 那麼西西就是那個容易去欺負人的孩子。 每種性格都有他的兩面, 西西的父母不用費心去猜他的心理, 因為西西想什麼就會馬上表現出來。 但是西西的自我意識膨脹, 容易情緒化, 被人敬而遠之。 這樣的寶寶家長可以給予適當的挫折體驗,

Advertisiment
讓他慢慢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案例3:小水是個很安靜內向的寶寶, 因為明年就要上幼稚園了, 所以爸爸經常會帶小水早教中心, 讓小水有機會先體驗一下集體生活。 小水上課時雖然能認真的完成老師教的畫畫、唱歌等內容, 但下課後永遠是安安靜靜的在角落裡做自己的事情, 對周遭同齡人正在玩的遊戲一點也沒興趣。 爸爸覺得小水的性格太孤僻了, 總是希望推小水離開自己的角落, 可是小水總是彆彆扭扭。 老師建議爸爸要尊重小水的獨處行為, 給小水足夠的時間慢慢成長。 但是同時, 要求家長要先為孩子做出榜樣, 可以熱情的和其他家長交流讓小水感受到人與人之間交流的重要性。 當小水不願意主動去接觸他人時,
Advertisiment
爸爸媽媽可以代替小水邀請其他孩子一起遊戲, 但是推動小水的痕跡不能太明顯, 不要讓小水覺得自己有問題。

分析:生性安靜的小水不會給大人添麻煩, 在自己的空間裡也能自得其樂。 小水和小敏的不同在於, 小敏是不敢與外界接觸, 而他是不願意。 這樣的孩子如果沒有反復做一些游離於同齡人之外的事情, 大人應該給予尊重。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小孩的寶寶的社交能力是怎麼體現出來的?

    有很多方面可以體現,嬰兒期的社交就是媽媽抱著小孩,孩子注視著大人面部會表現安靜,而且擁抱時候會表現喉部動態,對視覺,聽覺有刺激反應。當媽媽對著孩子說話,孩子會注視媽媽,嘴巴也會有動作,好像模仿,這就... [詳細答案]

  • 1回答

    寶寶的社交能力是如何體現的呢?

    其實新生兒也有社交能力,嬰兒期的社交就是媽媽抱著小孩,孩子注視著大人面部會表現安靜,而且擁抱時候會表現喉部動態,對視覺,聽覺有刺激反應。當媽媽對著孩子說話,孩子會注視媽媽,嘴巴也會有動作,好像模仿,... [詳細答案]

  • 2回答

    寶寶的社交能力提現在哪些方面?

    這個新生兒也有社交能力,嬰兒期的社交就是媽媽抱著小孩,孩子注視著大人面部會表現安靜,而且擁抱時候會表現喉部動態,對視覺,聽覺有刺激反應。當媽媽對著孩子說話,孩子會注視媽媽,嘴巴也會有動作,好像模仿,... [詳細答案]

  • 4回答

    請問如何訓練寶寶入廁了

    訓練時間一般選在每次主餐後一小時以內,父母可以讓寶寶在便盆上坐便至少10分鐘,並在旁邊發出一些與大便有關的如“臭臭”、“拉拉”等語號來誘導他大便。剛開始時,寶寶不一定會按大人的示意去排便,但父母對孩... [詳細答案]

  • 3回答

    請問寶媽們是如何訓練寶寶上廁所的

    寶寶一般2歲半-3歲開始如廁訓練比較好。一般來說,男寶寶建議由爸爸進行訓練,女寶寶由媽媽進行訓練,這同時也是讓她/他對男女性別的不同開始產生意識,這個過程應該循序漸進,讓寶寶認識如廁的步驟,家長也應...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