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聰明判斷寶寶是否過敏

過敏性疾病

意指與先天性家族過敏體質的遺傳、後天環境與飲食等因素有關的過敏性發炎反應。 常見的過敏性疾病包括氣喘、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和過敏性結膜炎等。

常見的錯誤認知

NG1 醫師的過度診斷

氣喘雖然是造成慢性咳嗽的重要成因之一, 但無論在國內外, 慢性咳嗽的原因中, 非肺部疾病占了極大部分。 統計上鼻涕倒流是最常見的, 而胃食道逆流則在第二至第三位之間。 此外, 如妥瑞式症有時也會出現咳嗽或清喉嚨的症狀, 但其實是神經系統出問題。 醫師若沒有早點將這些不屬於過敏免疫的疾病做排除與轉介,

Advertisiment
則可能會延誤到治療時間, 因此準確的鑒別診斷方法十分重要。

NG2 家長不遵照醫囑

許多家長擔心服用類固醇會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 因此隨意自行停藥, 實際上, 所有國內外統計結果皆顯示, 長期使用吸入型的類固醇, 並不會影響到身高與腎上腺素。 顏瓊鞏表示, 過敏性疾病的病情隨時都有變化, 甚至可能會再誘發發炎, 家長不要以為寶寶狀況已獲得控制就可以停止服藥了, 必須等到醫師說沒有問題時才能停下來。 此外, 使用中醫治療, 並不能達到控制發炎的動作, 因此即使要嘗試接受中醫診治, 也必須同時在西醫門診做定期追蹤。

過敏性疾病越早介入治療, 日後的預後狀況會越好,

Advertisiment
甚至有機會完全緩解, 家長不要因為一時的自作主張擅自停藥或調整藥物, 造成日後病情惡化時, 才帶寶寶掛急診, 結果反而需要一次使用更多的類固醇。

聰明判斷寶寶是否過敏

一般來說, 在診斷寶寶是否有過敏性疾病時, 醫師會詢問家族史與寶寶所出現的臨床症狀, 接著再進行過敏指數檢測。 2歲以前要診斷氣喘很難, 這是因為免疫系統要到2歲後才會趨於成熟, 因此2歲前的嬰幼兒, 若出現類似氣喘的症狀, 一定要先排除其他問題。 2歲前的寶寶, 醫師最常下的診斷為急性細支氣管發炎, 如果給藥治療後仍未痊癒, 且排除其它結構性異常, 如胃食道逆流、支氣管軟化症等, 才會懷疑是氣喘, 此時稱之為嬰兒型的氣喘,

Advertisiment
2歲以後才會真正稱為氣喘。

要鑒別別寶寶是否有過敏現象, 家族史是一個重要的參考。 顏瓊鞏表示, 過敏的兩大成因為體質和環境, 當父母親其中一方有過敏體質時, 後代遺傳發病的機會為l/3到l/2, 而若父母雙方均有過敏體質時, 其後代得過敏病的機率增為2/3, 假如父母雙方都是過敏體質, 且生出的第一胎寶寶有過敏性疾病, 則第二胎寶寶有過敏性疾病的機率高達90%。

寶寶有無氣喘?

氣喘的診斷需符合三條件, 包括陣發性的呼吸道阻塞症狀、上述症狀發生後至少可以部分緩解、其他肺部疾病必需先予排除。 周怡宏與顏瓊輦皆表示, 細支氣管炎的症狀與氣喘類似, 但是2歲以前的發生率遠高於氣喘, 因此寶寶有類似症狀時,

Advertisiment
一般會先診斷導向感染性的細支氣管炎, 而當服藥治療與觀察後, 仍無好轉, 則懷疑是氣喘問題。

此外, 門診也可見到寶寶因異物吸入而引起氣喘症狀, 但異物嗆入時, 寶寶的哮喘是突然的, 家長必須觀察寶寶症狀出現的時間與表現方式, 讓醫師有判別的依據。

寶寶有無過敏性鼻炎?

通常鼻過敏症狀是在多年進展後逐步惡化加重, 很少會在一開始有症狀後即造成明顯變化。 尤其是5歲以下幼兒, 要將過敏症狀與反復發生的上呼吸道感染區分是十分困難的。 醫師本身必須認真觀察症狀演變, 並要求家長配合記錄每一次症狀的表現、時間及持續期間, 才能做出最後的正確診斷。

為寶貝的健康把關

Advertisiment

嬰幼兒過敏疾病是遺傳體質, 因此家長本身有無經過過敏疾病確認診斷(而不是只由類似的症狀表現)尤其重要。 當醫師宣稱寶寶有過敏疾病時, 家長毋須太過緊張, 最好的方法是等到年紀足夠後給予確切的過敏檢查結果出來, 瞭解寶寶的過敏原為何, 再做適當的處理。 建議家長平時即應仔細觀察與記錄寶寶日常生活中的症狀表現, 讓醫師診斷時能有所依據。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