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給寶寶選擇家庭醫生

以下6點, 教您如何給寶寶選擇一個合適的家庭醫生

1.儘量選擇附近的醫生

嬰兒出生後, 一定會需要醫生的幫忙, 即使十分健康的嬰兒, 在成長過程中, 難免會生病。

趁著嬰兒健康的時候, 趕快決定找醫生。

照顧嬰兒確實很麻煩, 平常媽媽又必須注意育兒事項, 因此如果能找一位附近的小兒科醫生當家庭醫生就很理想。 如果沒有小兒科時, 儘量找熟悉的內科醫生也沒關係。 因為與其花30分鐘的時間帶去找小兒科醫生, 倒不如找附近的內科醫生, 以減輕嬰兒的痛苦。

原則上應在鄰近範圍內尋找醫生,

Advertisiment
不管多有名的醫生, 若離你家太遠, 反而會增加困擾, 如果有汽車, 而母親也會駕駛的話, 那就另當別論, 不過這得依家庭狀況決定。

2.最理想是小兒科醫生

有的媽媽在生產一個月後會到婦產科接受檢查, 同時順便讓嬰兒也做檢查。 但是, 媽媽還是應該為嬰兒選擇一位小兒科的家庭醫生。

由於是嬰兒的主治醫生, 當然應該選擇小兒科醫生。

幾乎大部分的內科都包含有小兒科, 由招牌中可得知醫生是否有小兒科專業。

外面有許多內科小兒科的廣告板, 請盡可能地選擇小兒科專業醫師, 因為如果兼任內科的話, 大人也可以去看診, 這樣就很可能會被大人所患疾病而傳染。

3.多聽聽他人的評語

優秀的小兒科醫生必須附帶數個條件。

Advertisiment

例如:是否喜歡小孩, 是否能指導母親有關家庭護理。 最初求醫時, 如果對醫生完全不瞭解, 的確是令人困惑。

這時候可以詢問其他母親, 如果評價不錯, 應該不會太差。

聽聽附近居民、媽媽前輩們的評語來選擇醫師和醫院。 若是碰到自己難以解決的或必須到大醫院檢查的時候, 能夠馬上介紹有專業醫師駐診的醫院的話, 像這樣的醫師也就是值得信賴的了。

4.能詳細說明病名和藥性的醫師

選擇能夠詳細地說明嬰兒罹患的病名、藥性的醫師, 當然醫學用語說了也不太明白, 但能夠簡潔容易理解地說明, 並且有耐心聽取疑問的醫師, 不是能讓人從心裡信賴嗎?因此, 媽媽心中若有疑問點或不知道的地方,

Advertisiment
要讓媽媽無所顧慮地詢問醫師直到明白為止。

5.合得來的醫師

選擇能夠耐心聽取小孩病情, 同時也可商討病情的醫師, 就不會讓媽媽煩惱問錯了問題是不是太失禮了, 或者想要知道的事, 又不知該如何開口。

6.必須相處融洽

有些過敏體質的嬰兒, 會上醫院找主治醫生治療。 如果是這種情形, 能在家裡附近另外找一家可靠的私人診所, 緊急時很有幫助。

相反地, 如果需要徹底檢查和住院治療時, 好的家庭醫生會迅速介紹適當的醫院。 但如果病情已很嚴重, 欲不採取進一步行動時, 患兒有生命危險, 就必須立即去醫院。

和家庭醫生交往時, 要重視彼此的信賴關係。 瞞著家庭醫生隨便找其他的醫生, 或一開始就去私人診所,

Advertisiment
這並不是明智之舉。

醫生與母親的關係是建立在信賴之上, 如果母親不能信賴醫生, 實在使人惱火, 即使其他的母親對他大為讚賞, 也無法得到母親的諒解。

相反的, 其他母親對某位醫生有所批評, 只要母親覺得信賴就行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