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看待孩子的“侵略”

在孩子受到別的孩子所謂的“侵略”之後, 媽媽到底應該怎麼表現才算恰當?媽媽到底怎麼做才能避免孩子再受“侵犯”?

媽媽在尷尬之後自述——我對女兒進行“野蠻”教育

前幾天, 我家車庫旁邊的另一個車庫被人租去做了麻將館。 一幫無所事事的人聚著打麻將, 有的媽媽還把孩子帶來, 讓他們在車庫前面玩。

我女兒3歲不到, 性格嬌柔。 那天, 我帶著她去車庫取她的小自行車, 本想好好玩玩。 但麻將館裡跑出一個2歲多一點的小男孩, 他直勾勾地盯著女兒手裡的小皮球。 女兒看見, 不自覺地把球往身後藏,

Advertisiment
然後壯著膽喊:“你不許搶我的小皮球!”

小男孩好像看出女兒的外強中乾, 沖上來就搶。 女兒嚇得嚎啕大哭。 我正搬著小自行車出來, 見此景便對小男孩說:“小弟弟, 你怎麼可以搶東西呢?”又對女兒說, “小弟弟比你還小呢, 你為什麼怕他?來, 和小弟弟握握手, 大家做個好朋友。 ”

小男孩做個鬼臉, 跑了。 女兒哭著竟然不再肯騎車。 沒有辦法, 只好回家。 回家後, 我對孩子說:“別人搶你東西, 你就喊媽媽;別人打你, 你也可以對他凶。 這樣, 他以後就不敢打你了。 ”女兒聽了還是哭。

也許小男孩看出女兒特別膽小, 容易欺負, 從此只要她經過, 他就會過來打她一下, 或者把她手裡的東西搶走。 聽到孩子的哭鬧聲, 有時男孩的媽媽會放下麻將, 把他叫走。

Advertisiment
後來, 女兒只要看到那個小男孩, 哪怕玩得再開心, 也會嚇得趕快回家。

又有一天, 我和老公在外面吃過晚飯帶女兒回家, 路過麻將館, 小男孩沖過來要搶女兒手裡的書。 女兒十分害怕, 往我身邊躲, 求助地看著我。 我故意站著觀察沒有干涉, 但很快, 女兒哭了。 我大聲對女兒說:“不許哭。 愛哭的孩子媽媽不喜歡。 ”女兒無奈, 繼續躲。 小男孩越發膽大, 伸手去抓她的臉。

老公看不過去了, 開始喝斥那個小男孩。 男孩的媽媽也出來了。 我當著那個男孩和他媽媽的面, 對女兒說:“不許哭, 不許躲, 他打你, 你也打他。 他沒有你力氣大, 打不過你。 ”女兒還是不敢抬手。 這時, 老公打開了車庫的防盜門, 女兒一下子跑了進去, 說:“爸爸, 快關門, 不要讓小哥哥進來。

Advertisiment
” 看爸爸把門關起來, 她才松了一口氣, 說:“他進不來, 打不到我啦。 ”

我注意到女兒竟將比她小的孩子升級為“哥哥”, 不由惱怒起來。 長此以往, 將來怎麼辦?我開始嚴厲地教育女兒:他打你, 你就打他。 狠狠地打。 “就這樣!”然後在她面前做了了個打人的動作, 再讓她學一遍。 可憐的女兒連做一個打人的動作都不敢。

“我不喜歡他!”女兒看了我一眼。

“對, 如果他再欺負你, 你要打他!”我又示範了一遍, “這樣!”

女兒用小手假假地揮了一下:打他。

“要用力。 ”

“用力打。 我打好多下。 ”女兒的小手不停地揮, 像趕蚊子。

我下了決心:以後自己的女兒再被

那個小男孩欺負的話, 堅決不幫她。 就拿那個小男孩來練小姑娘的膽量。 反正, 那麼小的孩子, 再打, 也不會把女兒打成什麼樣。

Advertisiment
我就是不幫她, 就是不准她哭, 就是不開門讓她躲。 我要一次次地強化她:如果別人先打了你, 你就得還手打別人, 保護自己!一直到她堅定信心, 不怕別人欺負她為止。

調查結果1

哪些孩子更容易被“侵略”

★膽小的孩子:他們往往比較自卑, 在受到侵略時不知所措。

★不受寵愛的孩子:大人對他的評價容易提供給其他孩子資訊, 從而影響對他的態度。

★長得胖的孩子:長得胖, 往往比較忽視小個同伴的推推搡搡, 反而成為侵略的對象。

★動作緩慢的孩子:這些孩子容易在集體活動中跟不上節奏, 易被同伴輕視嘲笑。

★愛哭的孩子:對喜歡“侵略”的孩子來說, 他們的哭聲更容易激起“侵略”的成就感。

★小氣的孩子:他們不容易跟別的孩子分享玩具和情感,

Advertisiment
容易引起其他孩子的排斥。

★不合群的孩子:他們不能注意到周圍對他的玩耍需求, 無意中會讓別的孩子的熱情受到拒絕。

★看不起別人的孩子:他們老是覺得所有的同伴不如他, 往往激怒同伴。

調查結果2

為自己的“侵略”辯護

★(我看她的辮子很好看)我拉拉她, 她就哭了。

★(我搭房子用的紅色積木不夠, 都被他拿走了) 我從他的手裡拿紅積木, 他不肯給。

★我要擠到他的前面去, 給老師看看!(我跳舞比他好)

★(我沒有打他)我拉她的衣服, 叫她跟我們一起看小螞蟻。

★我打他是為他好!(爸爸打我時就是這樣說的)

★他拿我的小枕頭!(我喜歡我的小枕頭, 誰也不許碰它)

老師仔細觀察後解說——幼稚園裡的“侵略”版本

我在全班的孩子中選出了精英,準備向家長進行英語公開教學活動展示。

源源發現自己不在被選之列,很是沮喪,耷拉著腦袋,哇地一聲就痛哭流涕起來。旁邊的小朋友嘲笑他說:“自己不好,誰讓你頑皮呀!”這話一出,引得源源愈加火冒三丈起來,伸出小拳頭就向旁邊的小朋友揮過去。

在幼稚園中,這樣的事件經常可見。每當父母在幼稚園教室門口接孩子的時候,有些“武功派掌門人”寶寶總是會低頭坐在教室一角,腔勢強硬地甚至會昂首挺胸怒視與他產生紛爭的同伴。緊接著自然是老師與父母的一番溝通。媽媽們頭痛的莫過於此,特別得知自己的孩子對別家小孩造成“傷害事故”,更是不知如何是好。

孩子的“侵略”有這樣幾種情況

誰動了我的乳酪版

林林帶來一個新玩具,小朋友們都把目光聚焦在那個玩具上了。樂樂向林林索取新玩具玩,林林不肯。樂樂嘗試著摸摸林林手裡的玩具。林林發脾氣了,小個子的林林卻將大個子樂樂搞個了人仰馬翻。

概念混淆版

莊莊帶來一輛玩具車,恰巧沙沙家裡也有一模一樣的車。沙沙見莊莊拿了“自己家的車”,生氣地說:“這是我的!”說完就去奪。女孩子有時比男孩更厲害。

武林高手模仿版

江江跑到我面前告狀:“老師,凡凡打我。”調查

了情況後才知道,江江昨晚剛看了《西遊記》,原來他是學《西遊記》裡的孫悟空,把凡凡當作妖怪來消滅了。

惟我獨尊版

萬萬坐在一個小椅子上玩,過了一會兒,他離開小椅子去取另一樣玩具。回來的時候發現皎皎已經坐在他的椅子上了。“這是我的椅子!”皎皎被萬萬推到地上。

如果自己的寶寶總是“侵略”別的孩子

幼稚園老師建議媽媽:

一、轉移家庭的注意力:爸爸媽媽和祖輩不要把注意力全集中于孩子身上。溺愛會強化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識。

二、讓孩子“移情別戀”:當孩子因為喜歡別人玩具遲遲不肯甘休,而你又沒有更好玩的玩具時,可以用更精彩的話題吸引他,讓孩子主動地退出,避免侵略。

三、樹立卡通榜樣:用一些正面的卡通形象告訴孩子,他們是怎麼友善地與其他小朋友相處,並得到大家歡迎的。使孩子通過模仿改變“侵略”行為。

四、讓孩子有機會參加集體活動:這是發展孩子交往能力的最好的手段。讓孩子在交往中調節和克服自己的霸道。媽媽也可以通過觀察,及時地糾正寶寶的行為,讓寶寶在集體中漸漸體會與人合作和受人歡迎的快樂。

媽媽怎麼看待孩子的“侵略”

三歲左右,孩子的自我意識開始萌芽,自我中心是兒童早期自我意識發展的一個必然階段。也就是說,孩子往往從“自我”出發來進行行為選擇,他的意識發展規律規定了他不能顧及考慮他人。也正是這個因素,使他們不如成人一般具有忍耐力。

對於孩子的“侵略”行為,媽媽不必過度擔心,這是處於這一年齡段孩子的正常反應。但不是說可以放棄對孩子的教育。

來源:搜狐社區

我在全班的孩子中選出了精英,準備向家長進行英語公開教學活動展示。

源源發現自己不在被選之列,很是沮喪,耷拉著腦袋,哇地一聲就痛哭流涕起來。旁邊的小朋友嘲笑他說:“自己不好,誰讓你頑皮呀!”這話一出,引得源源愈加火冒三丈起來,伸出小拳頭就向旁邊的小朋友揮過去。

在幼稚園中,這樣的事件經常可見。每當父母在幼稚園教室門口接孩子的時候,有些“武功派掌門人”寶寶總是會低頭坐在教室一角,腔勢強硬地甚至會昂首挺胸怒視與他產生紛爭的同伴。緊接著自然是老師與父母的一番溝通。媽媽們頭痛的莫過於此,特別得知自己的孩子對別家小孩造成“傷害事故”,更是不知如何是好。

孩子的“侵略”有這樣幾種情況

誰動了我的乳酪版

林林帶來一個新玩具,小朋友們都把目光聚焦在那個玩具上了。樂樂向林林索取新玩具玩,林林不肯。樂樂嘗試著摸摸林林手裡的玩具。林林發脾氣了,小個子的林林卻將大個子樂樂搞個了人仰馬翻。

概念混淆版

莊莊帶來一輛玩具車,恰巧沙沙家裡也有一模一樣的車。沙沙見莊莊拿了“自己家的車”,生氣地說:“這是我的!”說完就去奪。女孩子有時比男孩更厲害。

武林高手模仿版

江江跑到我面前告狀:“老師,凡凡打我。”調查

了情況後才知道,江江昨晚剛看了《西遊記》,原來他是學《西遊記》裡的孫悟空,把凡凡當作妖怪來消滅了。

惟我獨尊版

萬萬坐在一個小椅子上玩,過了一會兒,他離開小椅子去取另一樣玩具。回來的時候發現皎皎已經坐在他的椅子上了。“這是我的椅子!”皎皎被萬萬推到地上。

如果自己的寶寶總是“侵略”別的孩子

幼稚園老師建議媽媽:

一、轉移家庭的注意力:爸爸媽媽和祖輩不要把注意力全集中于孩子身上。溺愛會強化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識。

二、讓孩子“移情別戀”:當孩子因為喜歡別人玩具遲遲不肯甘休,而你又沒有更好玩的玩具時,可以用更精彩的話題吸引他,讓孩子主動地退出,避免侵略。

三、樹立卡通榜樣:用一些正面的卡通形象告訴孩子,他們是怎麼友善地與其他小朋友相處,並得到大家歡迎的。使孩子通過模仿改變“侵略”行為。

四、讓孩子有機會參加集體活動:這是發展孩子交往能力的最好的手段。讓孩子在交往中調節和克服自己的霸道。媽媽也可以通過觀察,及時地糾正寶寶的行為,讓寶寶在集體中漸漸體會與人合作和受人歡迎的快樂。

媽媽怎麼看待孩子的“侵略”

三歲左右,孩子的自我意識開始萌芽,自我中心是兒童早期自我意識發展的一個必然階段。也就是說,孩子往往從“自我”出發來進行行為選擇,他的意識發展規律規定了他不能顧及考慮他人。也正是這個因素,使他們不如成人一般具有忍耐力。

對於孩子的“侵略”行為,媽媽不必過度擔心,這是處於這一年齡段孩子的正常反應。但不是說可以放棄對孩子的教育。

來源:搜狐社區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