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教育孩子的日常行為規範

如何教育孩子的日常行為規範?

語言規範

孩子會說話前靠聽來熟悉語言的感覺和模式。 父母經常使用的語言或語調會留在孩子的記憶中, 並對其日後的語言習慣產生影響。 所以培養孩子語言規範, 需要先規範爸爸媽媽的日常用語。

●不要使用嬰幼兒語言“嘟嘟”代表汽車、“哢哢”代表餅乾, 很多家長都用這種語言和孩子交流。 但對孩子語言習慣的形成會產生不良影響。 爸爸媽媽應儘量使用普通話, 對孩子不當的說話方式也要及時糾正。

●跟孩子用禮貌用語要想孩子說話有禮貌, 不僅父母之間,

Advertisiment
父母對孩子說話時也要有禮貌。 平時媽媽都溫柔地跟孩子說話, 孩子說話自然也不會生硬無禮。 見到長輩時, 家長更要注意禮貌用語, 孩子自然而然地會掌握禮貌的語言。 同時還要告訴孩子為什麼說話要有禮貌, 明白道理比形式更重要。

自己穿衣服

孩子2歲以後漸漸可以自己脫衣服了, 雖然還分不清左右腳, 但基本可以自己穿鞋。 3歲後就能自己穿脫不帶鞋帶的鞋子, 也會自己穿脫上衣。

●耐心等待把穿衣服當成每天都要進行的有趣遊戲吧。 有的媽媽看著孩子自己穿脫衣服不順利就著急地伸手代勞, 這其實是在剝奪孩子自己嘗試體驗的機會。

●選擇穿脫方便的衣服等到脫衣服的動作熟練了, 就可以進行穿衣服的訓練了。

Advertisiment
剛開始的時候, 選擇一些套頭的運動服或有鬆緊的褲子。 孩子自己穿上後, 即便穿反了, 或是穿歪了也不要指責, 只有稱讚才能讓孩子有再次嘗試的欲望。

相關用戶問答